王宇蒙
時下,學生的個性化寫作異彩紛呈:結構安排新穎別致、立意捕捉敏銳深刻、語言表達活潑俏皮甚至犀利冷峻…… “解放”了的學生習作呈現(xiàn)出前所未有的灑脫、機智與獨創(chuàng)性。反觀老師寫作教學的個性化步伐,則沉重而滯緩。老師在作文教學中缺少必要的富有個性化的準備。
教學個性,是教師個人獨特的教學思想、教學氣質(zhì)、教學習慣的總和。有的老師性格活潑,課堂語言睿智靈活,很多時候話已出口半晌,學生才領會過來爆發(fā)出會心的大笑,學生的習作受其熏陶也常閃爍著聰慧、機變的光彩;有的老師不茍言笑,常一板一眼地說話做事,學生的習作也隨之顯得穩(wěn)健、嚴謹;有的老師常眼光獨到、言辭犀利,學生也思維新穎、語言多具穿透力、震撼力;有的老師溫和婉轉,學生習作也常顯得含蓄蘊藉……哪種風格更好?應該說每種風格都可給學生帶來教益,關鍵在于教師能否揚長避短,以獨有的思想個性、視角個性、語言個性濡染學生,并將他們引向個性化的寫作之路。所以,教學個性鮮明的老師,挖掘自身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并灌注于作文教學中,自然可以帶動學生的個性寫作;沒有明顯風格的老師,則要力爭打造出一些教學個性來,這既是業(yè)務提升的需要,更是服務于學生發(fā)展的要求。
那么,要想使作文教學富有個性,老師應怎樣做呢?
老師要不斷地追求個性。無論處于哪個年齡段,用積極的心態(tài)觀察生活,捕捉并觀照其間的新現(xiàn)象、新事物,老師的個性才不至于流變成落伍或固執(zhí),才能在求新、求異的學生眼中獨領時代的“風騷”,才有可能成為他們的“同路人”,老師所想傳遞的作文知識、寫作理念才更易滲入學生的心田。正如易中天老師在 “品三國”時,將“帥哥、美女、酷”等流行語、網(wǎng)絡語奇異地與歷史人物對接,不時贏得滿堂會心的掌聲、笑聲。這不正是他追求教學個性的效應?當然,老師畢竟是師者,須用健朗、陽光、蓬勃的眼光評判篩選并引領學生的個性,才不至于使自己走偏,更不至于貽誤學生。并且,老師追求個性的行動本身就會給學生帶來“個性化”的影響。
要注意接納或包容學生的寫作個性。因為學生的寫作個性可能與老師的認知體系、評判標準不完全吻合,甚至是背離,如有的老師喜歡大氣、豪放、剛健的文章,而對哀婉、小我的習作則看不上眼。此時老師應多些認同,只要學生的立意個性、結構個性、語言個性等沒有相悖于社會主流價值觀、倫理道德、法律法規(guī)等,老師都應給以充分的肯定。眼下的學生雖有很多的特立獨行,但在很大程度上還很在乎老師對他們的評價。老師所做的任何一次不恰當?shù)姆穸ǎ加锌赡軅λ麄冚^敏感的個性化探索的觸角。
很多時候,老師已擁有了不少個性化的東西,卻不知怎樣才能轉化為教學的行動,來給學生以有效的指導。這就需要老師有意識地加強自己表現(xiàn)個性的行動力,比如有的老師音質(zhì)優(yōu)美,就可以多創(chuàng)造朗讀的機會,用情感、語調(diào)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激情;有的老師對民風民俗頗有研究,可以用對生活現(xiàn)象的獨特感受加深學生的理解,從而豐富寫作素材;有的老師中氣十足,聲音洪亮,就可用有力的語勢喚醒學生的寫作情感;有的老師深諳書法,就可利用書寫的騰挪回蕩開啟學生的習作思維……總之,只要愿意追求,并展示適當,這些個性化的行為,無一不是引導學生個性寫作的資源。
當然,教學個性也需不斷發(fā)展、完善。比如使一直沉穩(wěn)的風格融入智慧型的幽默,使輕松活潑類的風格注入成熟、端莊的元素,使慣于引經(jīng)據(jù)典的風格揉進課堂生成的新鮮,使注重學生活動的熱烈氛圍帶點傳統(tǒng)文化的厚重……老師不拘一格的個性化課堂,自然能為學生提供個性寫作的素材,激發(fā)出學生個性化的寫作愿望。
除此之外,教師還應著力錘煉自己課堂語言的個性化,處理課堂問題、學生問題的個性化,作文批改的個性化……總之,凡能帶動學生個性化發(fā)展的東西,老師都可將它納入自己追求的范圍,并把它們轉化為自己的一種課堂展示,老師表現(xiàn)個性的行動力就會彰顯出來,學生的寫作個性自然也會被帶動起來。
老師在追求教學個性化、引領學生寫作個性化的同時,還必須有明辨高下優(yōu)劣、糾錯糾偏的睿智。時代要求張揚個性,但個性的東西并非都是好的。個性寫作應扎根于真、善、美的泥土,而非長成假、惡、丑的毒株。尤其是中學生還處在可塑階段,他們的思想里混雜著許多灰色的、非主流的東西,部分中學生甚至簡單地認為凡與眾不同的,就是“個性”的。
有兩篇習作大意是這樣的——
貪污腐敗、以權謀私、制假販假到處橫行,各級政府的冷面孔、不作為,社會上的強者凌弱、金錢至上、處處“拼爹”,讓我無以言說,我還能做什么?我只祈求有活干、有飯吃……
“班頭”今天又請我“喝茶”了,煩不煩啊?學不學是我自己的事,亂倒飯菜浪費的是我自己的錢,關你什么事?社會上那么多亂竄的青年、那么大的浪費,你去管??!
很明顯,以上“個性”已背離了教育方向、社會主流價值觀。面對這樣的“真情”傾吐、“個性”張揚,簡單說教很難奏效。教師若缺少對此類個性的果斷定位、深刻剖析,缺少讓學生信服的學識、見解及相機引導的教學智慧,就可能使這種貽害匪淺的謬誤得以流傳。而這引導的智慧又可以展現(xiàn)老師多少個性化的特點!
任何個性化的課堂都少不了一名個性化的老師。因此,老師必須擁有打造自我個性和教學個性的魄力與魅力。
首先,打造自己獨特的人格魅力。老師的處事能力、談吐氣質(zhì)、思維特質(zhì),板書書寫、站姿坐態(tài)等,都可能成為老師人格魅力的符號。它們會在無形中對學生產(chǎn)生巨大的吸引力、影響力,所以老師要敢于向自己挑戰(zhàn),在能夠對學生產(chǎn)生影響的各方面盡力提升自己,真正做到在職業(yè)生涯中與學生一起成長,像李鎮(zhèn)西、韓軍那樣做一個智慧型、魅力型的老師。
其次,打造自己深厚的學識和修養(yǎng)。學識是老師的名片,修養(yǎng)是老師的精魂。而兼具學識和修養(yǎng)的老師則會成為學生追隨的偶像,在對學生進行個性化指導時更容易言傳身教。所以,老師不僅要終身學習,更要致力于學識和修養(yǎng)的日益精進,從而為自己的個性化教學提供最堅實的后盾。
個性化是時代的呼喚與需求,它不僅僅是對學生的要求,也應是對學生的領路人——老師的要求,每位教師應義不容辭地擔負起打造個性化的自己的責任,然后才有資格、有能力去完成學生個性化的塑造。
總之,想要打造學生作文的個性化,老師首先要具備個性化的寫作教學能力。老師要像要求學生一樣來要求自我,在心胸、思想、學識、修養(yǎng)等方面都能與時俱進,不斷求索,才能做好“個性化教學”這篇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