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代萍
(宜賓市南溪區(qū)環(huán)境監(jiān)測站四川宜賓644000)
工業(yè)上大規(guī)模地進行甲苯的硝化反應,以生產用于制造染料、藥物、涂料、聚氨酯等重要的有機合成中間體。目前多使用工藝成熟的混酸硝化法,但生產過程會產生大量的硝化廢酸,廢酸的酸度較大,廢酸中硝化物種類較多,對環(huán)境的污染較大。為便于對廢水針對的處理,需快速準確了解廢酸中的硝化物的種類和含量。本方法在無任何資料借鑒的前提下,對廢酸的萃取及色譜分析條件進行了大量的試驗,取得了滿意的結果,為廢水治理提供了較好地依據(jù)。
1.1.1 儀器:GC-14A氣相色譜儀(日本島津公司),配備FID檢測器和N2000色譜軟件;
1.1.2 試劑:2,6-二硝基甲苯、2,5-二硝基甲苯、2,4-二硝基甲苯、3,5-二硝基甲苯、2,3-二硝基甲苯、3,4-二硝基甲苯、2,4,6-三硝基甲苯,以上試劑均由國防科工委化學計量一級站火炸藥分站(西安)提供;1)對硝基甲苯、間硝基甲苯、鄰硝基甲苯、對硝基氯苯、甲苯、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丙酮:以上試劑均為優(yōu)級純。2)內標物標準溶液:0.3g/mL對硝基氯苯的丙酮溶液。3)廢酸標準溶液:10種硝化物的丙酮溶液,模擬廢酸的酸度。
準確移取10mL工業(yè)廢酸溶液加入125mL分液漏斗中,加入50mL水,混勻,再準確加入10mL苯,劇烈振動2分鐘(200次/分鐘)后,放出水層后,再加入50mL水,劇烈振動0.5分鐘,靜置5分鐘,放出水層,重復上述二次進行加水洗滌、振蕩和靜置。最后將萃取后的苯溶劑放入10mL容量瓶,加入50uL對硝基氯苯內標物標準溶液,再加苯定容到刻度,供氣相色譜法分析用。
1.3.1 色譜條件
1) 石英毛細管柱:OV-225,Φ0.25mm*20m;2)N2:0.1MPa,尾吹:0.05MPa;H2:0.06MPa;空氣:0.05Mpa;3)升溫程序:180℃保持5min,以 30℃/min升至 220℃保持 30min;4)汽化室溫度:250℃,分流比:1:100;5)FID檢測器溫度:250℃。
1.3.2 校正因子
將廢酸標準溶液按樣品前處理方法萃取后進行氣相色譜分析,以對硝基氯苯為內標物,測量其內標法的校正因子。
樣品經(jīng)前處理后進行氣相色譜分析,以對硝基氯苯為內標物,按內標法計算其各組分的含量。
根據(jù)硝化物的極性,分別選擇了強、中和弱極性的氣相色譜柱(型號:OV 101、SE 30、PEG20000、OV 225)進行分析選擇,結果表明OV 225石英毛細管柱對全部硝基化合物的分離性能較好。
根據(jù)硝化物的沸點范圍,對不同柱溫進行了恒溫和程序升溫方法分別的測試,結果表明,采用低溫恒溫,在程序升溫的方法能達到基線分離,分離效果和時間較好。
2.3.1 萃取試劑
廢酸中的硝化物由于與水混溶,須對硝化物萃取。根據(jù)硝化物在不同溶劑中的溶解度差異性,從常用的有機試劑(甲苯、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溶劑進行萃取后進行氣相色譜分析。實驗表明甲苯由于萃取中加水硫酸放熱,引起硝硫混酸與甲苯發(fā)生硝化反應增加硝化物含量;四氯化碳由于密度較大,萃取時分層時間太長,且分層效果不好;二氯甲烷和三氯甲烷由于揮發(fā)性較強,損失較大。苯的萃取分層效果好、分層時間短、揮發(fā)損失較小、回收率高等表現(xiàn)突出。但由于苯的毒害性較強,萃取操作必須
2.3.2 萃取條件
硝化廢酸的酸性很強(PH遠小于1),若直接有機溶劑萃取后進樣分析,會對色譜柱造成嚴重傷害。因此考慮用水洗或堿中和的方法降低溶液的酸性,由于酸濃度很大,用堿中和不現(xiàn)實,故采取水洗。通過對用水量和洗滌次數(shù)的試驗,實驗表明采用50 mL水、三次水洗的效果較好。
為達到實驗的快速、簡便,本實驗首選內標法,沒有選擇外標法。將廢酸標準溶液按樣品前處理方法分別進行10次萃取后進行氣相色譜分析,采用內標法測量其10次的校正因子,各組分校正因子的相對標準偏差在0.36%~5.28%。
將廢酸標準溶液按樣品前處理方法分別進行10次萃取后進行氣相色譜分析,考查其不同硝化物成分的回收率,測量結果表明平均回收率在92.7%~99.5%。
實驗取已知結果的廢酸標準溶液經(jīng)樣品前處理萃取后進行氣相色譜分析,不同硝基化合物的檢測限在2.47*10-8g至3.01*10-7g之間,能滿足測試的要求。
本分析方法采用苯溶劑為萃取試劑,對硝基氯苯作為內標物,氣相色譜法分析。方法萃取效果好,溶液分層時間快、萃取劑揮發(fā)損失小,不同硝基物測量準確、回收率高。本方法操作快速、簡便、測定準確,能較好地滿足企業(yè)生產廢水治理的需要。
[1]華東化工學院、成都科學技術大學分析化學教研組.《分析化學》(第三版),1989年。
[2]劉虎威.《氣相色譜法及應用》.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0年。
[3]蔡亞岐、江桂斌、牟世芬.《色譜在環(huán)境分析中的應用》.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