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飛 黃穎
人格不是天賦的,它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與多種因素密切相關,是在先天和后天環(huán)境和教育相互作用下形成的。教育的現代化,首先是人格精神的教育和培養(yǎng)。當代大學生的人格塑造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育現代化的結果。21世紀要求人的素質的全面發(fā)展和提高,人格的健全與否直接影響社會發(fā)展的進度。因此,現代化的教育必須要致力于人格的完備與構建。不但要向受教育者傳授文化知識,也要全面發(fā)展受教育者的人格。
單親家庭大學生在進入大學之后,大部分學生都離家較遠。此時,家庭對他們的影響較之先前相對減弱。距離產生美。之前,單親家庭母親和子女可能更多的是關心生活起居,學習成績等話題,心靈的溝通相對較少。進入大學之后,單親家庭大學生的人格發(fā)展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心理發(fā)展開始走向成熟。單親家庭母親此時要善于利用這個契機,加強和子女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探討關于人生的意義等話題。
單親家庭母親要建立正確的教育意識和培養(yǎng)目標。離異固然對自身、對子女、對整個家庭來說都是打擊,但不能把離婚作為溺愛子女的理由,不恰當的愛會讓子女偏離人格發(fā)展的正常軌道。單親父母給予子女充足而專一的愛,無可厚非,然而對子女認識和行為錯誤的寬容就是縱容,影響子女健康人格的發(fā)展。另一方面,單親家庭母親亦不能把離婚當作壓力施加在子女身上,望子成龍的心態(tài)可以理解,但切不可把學習成績的優(yōu)異作為培養(yǎng)子女的唯一目標。
良好的溝通是加強單親家庭親子關系的必要手段。關于離婚的既成事實,做家長的和做子女的心里都會有自己的想法,家長坦然面對,告訴子女自己內心的想法,來引導他們釋放自己內心的壓抑和委屈。家長要認真傾聽,耐心地與之進行平等的溝通和交流。在這種平等的親子溝通中,單親父母和子女會更加了解彼此的想法,也容易在生活和教育問題上達成一致。
家庭教育作為學校教育的有力助手和必要補充,不僅是培養(yǎng)目標的客觀需要,同時也是教育內部規(guī)律的客觀要求。學校教育不可能面面俱到,家庭教育也不是萬能的,家長有時候也很難完全了解子女在校期間的行為習慣、思想品德以及人際狀況,等等??梢哉f,在教育問題上,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有交點但又不完全重合。
針對目前單親家庭大學生在高校校園中人數增多的現狀,高校管理者要從宏觀上了解和把握他們的思想動向和人格發(fā)展趨勢。首先需要建立起專門的單親家庭大學生的檔案資料,包括家庭經濟狀況、單親家長文化程度、單親家庭親子關系,中學階段學習狀況、人際關系等等。學校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上要定期與單親家長進行溝通,盡可能多的了解單親家庭大學生的成長背景和性格特點,及時把握他們的行為變化,找出原因,從而有針對性的開展人格教育工作。
設立心理健康咨詢中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高校心理健康咨詢中心不能成為擺設和空架子,必須要在學生人格教育上發(fā)揮它的重要作用。首先,咨詢中心要配備具有相關豐富心理知識的老師。他們能夠運用科學的心理學知識對單親家庭大學生進行心理測評和心理調適工作。其次,心理咨詢中心要做好單親家庭大學生檔案資料的收集和整理,以及完善和保存的工作。最后,心理咨詢中心要定期開展心理教育咨詢活動。心理咨詢中心的老師們通過和班主任或者輔導員的配合,分階段分批次的親自和單親家庭大學生進行面對面的談話,因勢利導的對他們開展人格教育工作。
學??梢蚤_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如社團的建立、各種素質競賽、心理沙龍等,充實單親家庭大學生的課外生活,讓他們在新的環(huán)境和集體中感受到生活的多姿多彩。社團的建立要盡可能多的吸納單親家庭成員,從心理咨詢中心或者相關輔導員處獲取信息,社團干部要充分調動干事積極性,發(fā)動單親家庭大學生加入進來,鼓勵他們成為社團的一分子。
營造校園人格教育環(huán)境,不僅是對全校學生負責,更是對單親家庭大學生的高度負責。人格教育環(huán)境的營造需要顯現在校園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和各個方面,如定期聘請教育專家進行大學生人格分析和教育講座、通過校園網,校報,校廣播電臺不定期的宣傳古今中外歷史名人高尚人格的形成過程、通過板報形式在校園中開展人格教育專欄等等。
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質如何直接影響學生的人格培養(yǎng)效果。因此,只有“兩課”教師強化理論知識體系,提高人文關懷素養(yǎng),才能把全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實處,落到心上。思想政治教育輔導員是離學生思想最近的導航針,輔導員的一言一行,在大學四年期間每一天都影響著學生的思想和行為。輔導員要以一個思想政治教育者無私的胸懷來接受和關愛單親家庭大學生,用語言和行動給他們無形和有形的教育,引導單親家庭大學生人格積極發(fā)展。
高校學生大都來自五湖四海,因地區(qū)的不同,思想行為認識等也有較大差異,但這并不影響學生在新的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感情和找到共鳴。高素質人才就應該具備高品質人格。讓單親家庭大學生在溫暖的環(huán)境中重新感受到大家庭的溫暖。來自完整家庭的大學生的信任,加快他們融入到所有學生的校園生活中。
英國學者彼得·湯森1979年出版了《英國的貧困》一書,他經過對單親家庭的抽樣調查,得出的結論是:“約一半家庭和3/5子女處于貧困狀態(tài)或出于貧困的邊緣”。單親家庭經濟普遍較差是個公認的事實,尤其是由母親支撐的單親家庭。在經濟問題上,要靠社會各界的廣泛支持和資助。近年來,中國也開始發(fā)展新的社會救助制度,為貧困家庭提供幫助。只要通過經濟狀況調查,家庭人均收入低于當地規(guī)定的最低生活水平就可以納入到社會救濟的對象中,如果單親家庭屬于這種情形,則可相應獲得一些補助。希望政府能夠聯合一些知名企業(yè),設立單親家庭大學生專項獎學金,使他們通過學習上的優(yōu)異來解決一些經濟上的困難。
筆者建議企業(yè)在追求經濟利益的同時,也能夠回報社會,為社會公共事業(yè)和教育事業(yè)做出貢獻。由政府牽頭,有效組織專門為單親家庭大學生提供的寒暑假期間、學期課程期間的專兼職崗位安排工作。單親家庭大學生在為企事業(yè)單位出謀劃策,貢獻力量的同時,也能夠利用課余時間,豐富自己的大學生活及早融入社會。通過企事業(yè)等社會單位對他們的幫助,單親家庭大學生也能夠感受到社會對自己的關愛和照顧,以積極的心態(tài),良好的行為來回報整個社會。
大眾媒體要轉變固有思想觀念,徹底擯棄對單親家庭“怪異”的思想,樹立對單親家庭的正確認識。單親家庭的教育也有成功的案例,單親家庭的子女也有優(yōu)秀的人才。大眾媒體不要只把重點放在單親家庭教育的弊端、失誤等等消極方面,因為即便是完整的核心家庭也不一定有是百分百能保證實施正確的教育措施。這樣會誤導人們,讓他們的思想里填滿了關于單親家庭消極的一面?!昂煤⒆邮墙坛鰜淼摹!毕嘈旁谝黄膭盥曋校厝粫霈F新的“世外桃源”。
[1]張曄,秦華偉.人格理論與塑造[M].北京:國防工業(yè)出版社,2006.
[2]王世軍.堅強與無奈——單親家庭[M].保定: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