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好發(fā) 黃本才
(吉林省交通規(guī)劃設計院,吉林長春 130021)
目前,我國存在大量的舊橋、危橋,已經成為影響道路運營的瓶頸,亟待改造。其中,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大量修建的荷載等級為汽—13、汽—15級跨徑16 m的鋼筋混凝土簡支T形梁橋在我國各級公路上應用廣泛,本文將其作為研究對象。本文旨在對粘鋼加固T梁結構的裂縫做進一步的研究。
1)模型試驗設計?;诤奢d等級為汽—15、掛—80跨徑16 m的鋼筋混凝土T梁原型,按1/8縮尺比例設計,制作3片相似模型T梁試件,3片T梁采用相同的混凝土標號和相同的配筋,但所粘貼的鋼板數量不同。確定相似模型的幾何尺寸如表1和圖1所示。
表1 模型與原型尺寸 m
2)試驗方案。試驗共預制了3片鋼筋混凝土T梁,編號1~編號3,各梁的配筋、混凝土標號都相同。1號梁,不加固,作為比較梁;2號梁,加載前粘貼寬2.1 cm鋼板于T梁肋底,鋼板長度1.8 m,采用2根膨脹螺栓錨固鋼板兩端;3號梁,加載前粘貼寬4.2 cm鋼板于T梁肋底,鋼板長度1.8 m,采用2根膨脹螺栓錨固鋼板兩端。
3)模型試驗結果分析。a.由表2可知,首條裂縫出現時的荷載2,3號梁比1號梁有所提高。由加載過程可知,鋼板在抑制裂縫開展方面發(fā)揮的作用十分明顯,裂縫寬度和高度均較小,有效增加了受壓區(qū)高度。b.2,3號梁裂縫多,平均間距小,寬度小。c.1號梁裂縫開展較早,到極限荷載的40%左右時,裂縫數目達到極值,此后裂縫數目不變,僅寬度加大。相對應地,2,3號梁在全過程中新裂縫斷續(xù)出現,裂縫寬度變化速度也較1號梁緩慢。
圖1 模型T梁示意圖(單位:cm)
表2 裂縫試驗結果
結合實驗結果,給出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d,b 分別為鋼筋直徑、鋼板厚度;Aj,Ej,Ab,Eb分別為鋼筋面積、鋼筋彈模、鋼板面積、鋼板彈模;ψ為系數,由試驗結果可知其值應取7;fk為混凝土標準抗拉強度;w0為截面抵抗矩。由式(1)計算各梁的開裂彎矩,并與試驗結果進行比較,結果見表3。
表3 開裂彎矩計算值及試驗結果
可見式(1)能夠較準確的計算出粘鋼加固梁的開裂彎矩,計算值與實測值吻合較好。
未加固梁的裂縫平均間距可以采用經驗式(2)計算:
其中,d,ρ分別為鋼筋直徑、截面配筋率;ε,ε1分別為T梁受拉、受壓翼緣的加強系數。
對于加固后的梁,對式(2)進行修正,有:
其中,bs為粘貼鋼板寬度;k為修正系數,根據試驗結果應取4.7;Ac為混凝土毛截面面積。由式(2)及式(3)計算各梁的平均裂縫間距,并與試驗結果進行比較,結果見表4??梢娛?3)能夠較準確地計算粘貼鋼板加固梁的平均裂縫間距,計算值與實測值吻合較好。
表4 平均裂縫間距計算值與試驗值比較結果
JTG D62-2004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計規(guī)范建議的計算公式為:
其中,C1,C2,C3均為系數,詳見JTG D62-2004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計規(guī)范;σss為鋼筋應力:
其中,d,ρ分別為縱向受拉鋼筋As直徑(mm),縱向受拉鋼筋配筋率;As0為換算鋼筋截面積為縱向受拉鋼筋截面積,Ab為粘貼鋼板截面積。
試驗表明,粘貼鋼板可以顯著地減小裂縫開裂寬度,減小的程度與鋼板的數量有關,為此需對式(4)引入修正系數C0:
其中:
式(4)表明在正常使用狀態(tài),鋼筋應力與最大裂縫寬度成正比,模型試驗也證明了這一點。故最大裂縫寬度與荷載成正比,對荷載與最大裂縫寬度線性回歸得:
本文在3片模型T梁試驗的基礎上,研究了粘貼鋼板對鋼筋混凝土T梁裂縫的作用及效果,研究的主要結論如下:
粘貼鋼板加固顯著地減小了主梁的裂縫間距、寬度、高度,抑制了裂縫開展,對提高普通鋼筋混凝土構件的耐久性和適用性有重要意義。本文針對粘鋼加固后的T梁,給出了開裂彎矩、裂縫間距及裂縫寬度的修正計算公式,修正公式的計算結果與實測值對比可知,公式準確可靠。
1)膠的耐久性對于實際結構是一個值得重視的問題,在實際工程應用中,加固效果是否會由于粘貼用膠的老化而降低。2)膠層是否會在長期荷載下發(fā)生滑移,從而降低其抑制裂縫發(fā)展的作用。3)對工程實例進行跟蹤分析研究,積累技術資料,為完善加固理論及分析方法提供技術依據。
[1] 丁大鈞.鋼筋混凝土構件抗裂度、裂縫和剛度[M].南京:南京工學院出版社,1986.
[2] 朱海峰,曹雙寅,瞿瑞興,等.粘鋼加固砼受彎構件剛度和裂縫的研究[J].建筑物鑒定與加固改造,2000(8):91-92.
[3] 王天穩(wěn),王曉光,劉利珍.粘鋼加固混凝土梁裂縫寬度驗算[J].武漢水利電力大學學報,1997(8):91-92.
[4] 賀拴海,宋一凡,彭多善.粘貼鋼板加固鋼筋混凝土梁式橋的分析研究[J].西安公路交通大學學報,2000(6):17-18.
[5] 袁旭斌.碳纖維布對RC梁抗彎加固研究[D].西安:長安大學研究生論文,2002.
[6] Sharif,A,AI-Sulaimani,G.J.Strengthening of shear-damaged RC beams by external bonding of steel plates[J].Magazine of Concrete Research,1995(8):67-68.
[7] Houssam A Toutanji,Mohamed Saafi.Flexural Behavior of Concrete Beams Reinforced with Glass Fiber-Reinforced Polymer(GFRP)Bars[J].ACI Structural Journal,2000(7):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