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旺鵬,李志俊,李慧潔,李 振,李 欣
(武漢理工大學自動化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0)
隨著科技的進步,越來越多的智能設備都需要對天氣進行監(jiān)控,車用雨感器需要智能地判讀雨量大小控制雨刷的動作,保證駕駛員的視野足夠明亮、清晰;自動升降防雨窗簾需要智能地判斷天氣情況控制窗簾的開合,保證房間的干燥、舒適;戶外自動監(jiān)控站需要智能地判斷天氣,并根據天氣的變換開合保護罩,保證內部電路的安全、干燥等。智能雨感器成為越來越多的設備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傳統的雨感器主要采用電極感應降雨狀況,根據兩極之間電容的變化反映天氣的變化,該傳感器電極直接與雨滴接觸,腐蝕較嚴重,傳感器的壽命較短[1-2]。
針對上述情況,筆者設計了一種基于光學原理的新型雨水傳感器,該傳感器不與雨水直接接觸,能夠實時地判斷天氣的變化,通用性強,制作方便,壽命長,成本低廉。
光從一種透明介質1(如空氣)斜射入另一種透明介質2(如水)時,會發(fā)生折射,傳播方向一般會發(fā)生變化[3-4]。其計算公式為:
式中:n1為介質1的折射率;θ1為入射角;n2為介質2的折射率;γ2為折射角。
光由光密(即光在其中傳播速度較小的)介質射到光疏(即光在其中傳播速度較大的)介質的界面時,如果入射角大于臨界角,會發(fā)生反射,光線會全部被反射回原介質內。
紅外線以θ1垂直射入玻璃,無雨時,紅外線的光路軌跡如圖1(a)所示;下雨時,紅外線的光路軌跡如圖1(b)所示。
圖1 光路軌跡示意圖
紅外線從玻璃射入空氣時,根據式(1)得:
式中:n1,n2分別為空氣和玻璃的折射率;θ1為入射角;γ1為折射角。
紅外線從玻璃射入雨水中時,根據式(1)得:
式中:n2、n3分別為玻璃和雨水的折射率;θ1為入射角;γ2為折射角。
查常用物體折射率表可知空氣的折射率為1.000,普通玻璃的折射率為1.500,水的折射率為1.333。令θ1=90°,根據式(2)和式(3)可以計算,光從玻璃(光密介質)射入空氣(光疏介質)中時,發(fā)生全反射的臨界角為41.81°;光從玻璃射入水中時,發(fā)生全反射的臨界角為62.71°。
無雨時,為了使紅外線從玻璃射入空氣時發(fā)生全反射;有雨時,為了使紅外線從玻璃射入雨水時發(fā)生折射,θ1必須大于42°小于62°。
該系統主要由微處理器(MCU)、發(fā)射模塊、接收模塊、導光器和顯示模塊等部分組成,系統結構如圖2所示。微處理器通過程序產生38 kHz的脈沖波,驅動紅外發(fā)射管產生紅外線,紅外線通過玻璃產生折射和反射。若下雨,則紅外線折射到空氣中,接收管接收不到紅外線,輸出低電平;若干燥,則發(fā)生全反射現象,接收管接收到38 kHz的信號,輸出高電平。微處理器通過判斷接收管反饋的電平狀況,實時地反映天氣情況[5]。
圖2 雨感器結構圖
雨感器整體電路圖如圖3所示。X4為紅外發(fā)射管接口,微處理器通過定時器產生4路38 kHz的方波,驅動紅外發(fā)射管;X3為紅外接收管接口,微處理器不斷掃描接收管的狀態(tài),并進行處理;P1.3通過三極管控制繼電器K1動作,如果有雨,則將繼電器合上;如果沒雨,則將繼電器斷開;X5為繼電器外部接口,將天氣情況反饋給其他設備;X6為NOKIA5110顯示接口,實時地顯示天氣的情況[6]。
圖3 雨感器整體電路
紅外發(fā)射管發(fā)射出的紅外線是散射光,為了使紅外光線以42°~62°的角度射向玻璃,該系統采用了一個導光模塊,如圖4所示。面板上有4對發(fā)射接收孔,右側為導光孔側視圖,導光孔與面板成固定角度,即為42°~62°的角度。導光孔上端為玻璃或者與玻璃折射率相同的填充物,上端水平確保能夠與擋風玻璃緊密接觸,下端與紅外發(fā)射接收管垂直,確保光線能夠垂直射入玻璃而不改變發(fā)射方向。紅外線通過導光孔引導,垂直射入玻璃內,與面板成固定的角度發(fā)射出去;經過反射后的光線通過導光孔到達接收管,接收管接收固定角度的紅外線。該雨感器用導光模塊取代了傳統的玻璃,避免了與雨水的直接接觸,使用時只需緊緊貼在玻璃表面,簡單、方便、實用。
圖4 導光模塊結構圖
為了提高系統的靈敏度,擴大覆蓋感應范圍,該系統采用4路紅外發(fā)射管,單路紅外發(fā)射電路圖如圖5(a)所示。微處理器驅動信號從IN1輸入,為了增強紅外發(fā)射管的發(fā)射功率,該電路采用了一個NPN管進行驅動;為了增加微處理器IO口的驅動能力,該電路使用了一個10 kΩ的電阻上拉。
為了簡化電路,該系統采用一體化接收頭紅外專用集成接收芯片HS0038,與發(fā)射管對應,系統采用了4路紅外接收管,單路接收模塊電路圖如圖5(b)所示。該芯片將光接收二極管、放大電路、帶通濾波器和檢波電路封裝在一起,以接收脈沖編碼信號調制的紅外光信號,塑料封裝可濾除可見光,電路簡單,體積較小。HS0038有3個引腳:l腳輸出,2腳接地,3腳接+5 V電源。芯片內部集成了放大、濾波、解調及其控制電路,1腳直接輸出高低電平。HS0038只有接收到38 kHz的脈沖信號才會輸出高電平。當HS0038接收不到38 kHz的脈沖信號時,1腳輸出高電平;當接收到38 kHz的脈沖信號時,1腳輸出低電平。HS0038通過OUT將信號反饋給微處理器,微處理器根據OUT的電平判斷天氣的變化。
圖5 發(fā)射部分電路圖
為了節(jié)約成本,該系統選用了穩(wěn)定而廉價的液晶顯示屏 NOKIA5110,84×48的點陣LCD,可以顯示4行漢字,用串行接口與主處理器進行通信,接口信號線數量大幅度減少,包括電源和接地在內的信號線僅有9條。該顯示屏支持多種串行通信協議(如AVR單片機的SPI、MCS51的串口模式0等),傳輸速率高達4 Mb/s,可全速寫入顯示數據,無等待時間。LCD控制器/驅動器芯片已綁定到LCD晶片上,模塊的體積很小。采用低電壓供電,正常顯示時的工作電流在200 μA以下,且具有掉電模式。
NOKIA5110的接口電路圖如圖6所示,微處理器通過P1口模擬SPI總線協議與NOKIA5110顯示屏進行通信。RST為NOKIA5110復位腳,SCE為芯片使能引腳,R/ˉC為模式選擇數據命令,DIN為串行數據線,SCLK為串行時鐘線 ,BL為背光燈控制引腳,LED高電平啟動背光,該顯示屏采用5 V供電,能夠方便地與微處理器連接。
圖6 NOKIA5110屏幕接口電路圖
該系統選擇ATMEL公司生產的低電壓、高性能CMOS 8位單片機AT89C2051,其片內含2 k bytes的可反復擦寫的只讀程序存儲器(E2PROM)和128 bytes的隨機數據存儲器(RAM),器件采用ATMEL公司的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儲技術生產,兼容標準MCS-51指令系統,片內置通用8位中央處理器和Flash存儲單元,它能對許多嵌入式控制應用提供高度靈活和成本低的解決辦法[7-8]。
該系統軟件流程圖如圖7所示,系統上電復位,初始化定時器0和定時器1、顯示器、IO管腳,定時器0輸出固定頻率38 kHz的脈沖波,程序不斷收集接收管的狀態(tài),并對4路接收管的狀態(tài)進行判斷和綜合處理;若4路接收管中有任意一個輸出為高電平,則為下雨狀態(tài),將P1.3置高,繼電器閉合;若4路接收管全部為低,且持續(xù)一段時間全部為低,則為天晴狀況,將P1.3置低,繼電器斷開。
圖7 系統軟件流程圖
該系統以AT89C2051單片機為控制核心,結合光學原理,利用紅外線反射和折射效應,通過導光模塊感知下雨情況和雨量的大小,應用范圍廣,反應靈敏度高,實用性強,并且成本低廉,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使用時,只需輕輕地貼在玻璃表面,不必與雨滴直接接觸,便能實時地反映天氣情況。該系統能夠方便地與其他設備融合,可方便快捷地實現智能控制。
[1] 楊李箭,張美鳳,姚駿.紅外車用雨量傳感器測試裝置的設計[J].儀表技術,2009(10):60-63.
[2] 趙巖,訾鴻.汽車雨滴傳感器的設計[J].佳木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25(6):801 -803.
[3] 趙巖,王哈力,蔣貴龍,等.一種新型紅外線汽車雨水傳感器的設計[J].傳感器世界,2006(8):24-26.
[4] 郭劍鷹.車用雨量傳感器應用[J].汽車電器,2008(11):27-31.
[5] 鮑迪,賈文超,柏丹.車用雨量檢測裝置設計研究[J]. 應用技術,2010(1):86-87.
[6] 孫曉冰,王德生,劉海波,等.紅外全反射式雨量傳感器設計研究[J].儀表技術與傳感器,2010(9):96-98.
[7] 余輝洋,顧興蓮,秦明.一種可用于雨量測量的壓力傳感器[J]. 東南大學學報,2010,40(3):522-526.
[8] 王偉國,姚駿,史驥.汽車紅外雨量傳感器的設計[J].儀表技術,2011(1):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