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美秀
骨科患者常因各種原因引起尿潴留,如:下肢骨折患者臥床時常不習慣床上小便;脊髓損傷影響排尿中樞;椎管麻醉(腰麻、硬膜外麻)后等,這并非是由于膀胱或尿道本身存在器質性病變所致。傳統(tǒng)解除尿潴留方法是熱敷、給患者聽流水的聲音、溫水沖洗會陰、變動患者體位、應用新斯的明等誘導排尿法。但傳統(tǒng)方法處理后,仍有較多患者不能排尿,需要導尿解除尿潴留癥狀。本研究旨在探討膀胱擠壓排尿法用于骨科尿潴留患者的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8 年9 月—2013 年5 月我院骨科尿潴留患者160 例,其中男111 例,女49 例;年齡16 ~67 歲。排除標準:器質性病變者,如前列腺增生、尿道狹窄、膀胱腫瘤、尿路結石等,合并下腹部創(chuàng)傷或手術者,肛門、會陰部創(chuàng)傷者,骨盆創(chuàng)傷合并尿潴留者,膀胱高度充盈者。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將患者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各80 例,其中試驗組男56例,女24 例;年齡16 ~65 歲。對照組男55 例,女25 例;年齡16 ~67 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方面具有均衡性。
1.2 方法 試驗組采用膀胱擠壓排尿法:腹部叩診,根據(jù)膀胱濁音區(qū)評估儲尿量,膀胱中度充盈者取平臥位,女性患者臀下放置便盆,男性患者使用接尿器,囑患者放松并深呼吸,將雙腿分開放平。護士將手掌放于患者恥骨聯(lián)合與臍連線的1/2或中下1/3 交界處,輕柔按摩2 ~3 min,分散患者注意力,然后操作醫(yī)師手臂繃直,兩手掌交叉放置于患者下腹部(膀胱底部),向后下方用力按壓,注意不要突然用暴力,用力必須均勻、持續(xù),囑患者配合操作,同時用力排尿,按壓力度以患者能忍受并能排出尿液為宜。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誘導排尿法:用熱毛巾熱敷患者下腹部、給患者聽流水的聲音、溫水沖洗會陰、變動患者體位、應用新斯的明等護理措施。
1.3 觀察指標 (1)排尿情況,有效:排出小便,尿潴留癥狀得到緩解;無效:需導尿緩解癥狀。 (2)記錄處理后<10 min、10 ~30 min、>30 min 能自主排出尿液患者的例數(shù)。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1.5 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 <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排尿情況 試驗組患者有效76 例(95.0%);無效4 例(5.0%)。對照組患者有效51 例 (63.9%);無效29 例(36.1%)。試驗組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處理后首次排尿時間 試驗組<10 min、10 ~30 min 能自主排尿者所占比例高于對照組,試驗組>30 min 自主排尿者所占比例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 <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首次排尿時間比較〔n (%)〕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 first time urination between two groups
使用膀胱擠壓排尿法應注意:(1)事先做好與患者及家屬溝通解釋工作,消除其顧慮,積極配合; (2)不可突然用暴力;(3)患者膀胱高度充盈時,不能采用此法,避免膀胱破裂;(4)第一次行膀胱擠壓排尿,排尿量控制在<800 ml,避免患者膀胱內壓力突然下降。膀胱擠壓排尿法針對尿潴留患者,通過施加外力擠壓膀胱,增加腹腔內壓,刺激膀胱逼尿肌收縮,引起尿道括約肌弛緩,使患者有尿液流出,而尿液對尿道的刺激又可進一步反射性刺激排尿中樞,從而促使自主排尿恢復[1]。傳統(tǒng)誘導排尿法,如給患者聽流水聲,促進患者精神反射而排尿[2],但是由于部分患者排尿反射功能被抑制,局部刺激作用較小,有時需要較長時間。本研究中,對照組中37 例患者 (46.3%)在30 min 后排出小便,且29 例患者(36.1%)無效,不能達到理想效果。試驗組患者<10 min 排尿51 例(63.8%),10 ~30 min 排尿24 例(30.0%),無效4例(5.0%)。
留置導尿管是侵入性操作治療措施,是導致尿路感染直接且嚴重的相關因素,也是院內感染較常見的原因之一。尿路感染占院內感染的比例高達40%,約80%的尿路感染與導尿管有關[3-4]。在美國,尿路感染與留置導尿管的相關性高達95%[5]。膀胱擠壓排尿是非侵入性治療措施,減少了尿路感染發(fā)生危險以及院內感染發(fā)生率。留置導尿管患者常有明顯的不適癥狀,如下腹部墜脹、疼痛、尿急、尿道口脹痛、排尿不暢等,同時患者活動稍有不便以及生理功能恢復時間延長,有時會出現(xiàn)自我形象紊亂、自尊心受影響等社會及心理問題[6]。膀胱擠壓排尿法能減輕患者經(jīng)濟負擔,且能減少留置導尿管患者數(shù)量,減輕患者心理負擔,提高其自信心及舒適度。尿潴留常導致患者下腹部脹痛不適,而膀胱擠壓排尿法對尿潴留者膀胱區(qū)進行輕柔按摩,是一種專業(yè)性皮膚接觸護理,可作用于患者精神及神經(jīng)系統(tǒng),在感到舒適的同時,其焦慮及恐懼情緒也得到緩解。同時能增加患者對護理人員的信任度,更好地改善護患關系[7]。
膀胱擠壓排尿法能有效降低骨科尿潴留需要導尿患者例數(shù),不但能減輕患者痛苦,增加患者對護理人員信任感,加強護患關系,而且提高患者對護理服務工作滿意度,具有臨床實用價值。
1 黃揚云,陳偉惠,梁波. 膀胱擠壓排尿法用于椎管麻醉術后尿潴留的臨床觀察[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5,21 (3):40 -41.
2 蘇秀寧,黃琳俐,韋金翠. 術后尿潴留的護理進展[J]. 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7 (14):97 -99.
3 Prevention of hospital - acquired infections:a practical guide [S].2nd edition. WHO/CDS/CSR/EPH/2002. 12.
4 Haley RW,Culver DH,White JW,et al. The nationwide nosocomial infection rate. A new need for vital statistics [J]. Am J Epidemiol,1985,121 (2):159 -167.
5 Trautner BW,Darouiche RO. Catheter - associated infections:pathogenesis affects prevention [J]. Arch Intern Med,2004,164 (8):842 -850.
6 王玉瓊,龍德蓉,陳鳳瓊. 宮頸癌術后患者恢復自主排尿功能方法的探討[J]. 中華護理雜志,2004,39 (6):474 -475.
7 來鳴,周云仙,張艷陽. 治療性觸摸應用于肝癌經(jīng)導管動脈化療栓塞術后疼痛控制的研究[J]. 中華護理雜志,2006,41 (3):198 -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