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熊, 梁 健, 黃廼奇, 楊春欣, 呂遷洲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藥劑科,上海200032)
黃芩素 (Baicalein)異名:黃芩苷元,黃芩黃素,為唇形科Labiatae黃芩屬Scutellaria多年生草本中藥植物黃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中提取的黃酮類化合物,是黃芩的最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抗氧化、抗腫瘤、抗纖維化及心腦血管、神經(jīng)元保護等藥理作用,提示黃芩素具有多層次、多途徑、多靶點的藥理活性作用[1]。黃芩素在胃和小腸中吸收良好,在結(jié)腸中有少量吸收,提示適宜制成緩控釋制劑[2,3]。微丸作為多單元劑型,具有受生理因素影響小、胃腸道分布廣、釋藥變異小等優(yōu)點,因此是緩控釋和靶向制劑的優(yōu)良劑型[4]。
Eudragit RS與Eudragit RL屬于水不溶性成膜材料,在水中可溶脹,Eudragit RS比Eudragit RL滲透性和溶脹性小,將二者配合使用,可有效調(diào)節(jié)包衣型緩釋制劑的釋藥速率[5]。本研究應用Box-Behnken試驗設計法優(yōu)選出釋放效果理想的緩釋包衣處方,并檢驗模型的預測性。
黃芩素原料 (陜西慈緣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黃芩素對照 (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批號1115952200604);微晶纖維素丸芯 (Celphere 507,日本旭化成公司);Eudragit RS 30D與Eudragit RL 30D(上海羅姆公司藥用樹脂部);聚乙烯吡咯烷酮 (PVP K29/32,國際特品公司);羥丙甲纖維素 (HPMC,6cps,上海卡樂康包衣技術有限公司);檸檬酸三乙酯 (TEC,美國Morflex公司),甲醇、乙腈為色譜純,其它試劑均為分析純。
氣流粉碎機 (JGM-H50型,華東理工大學),流化床包衣機 (GPCG 1,Glatt,德國);智能溶出儀 (ZRS-4型,天津大學無線電廠);Agilent 1200高效液相色譜系統(tǒng) (美國)。
2.1.1 載藥微丸的制備 用氣流粉碎機對原料藥物進行微粉化。以25%PVP水溶液為黏合劑,攪拌下將微粉化的黃芩素 (粒徑2~10 μm)分散于其中制成混懸液。將空白丸芯至于包衣機中,采用底噴法,丸芯在流化狀態(tài)下預熱5 min,工藝條件見表1,包衣過程中需對包衣液持續(xù)攪拌。包衣完成后,再包一層HPMC層作為隔離層,增加質(zhì)量2%。
表1 黃芩素載藥微丸和緩釋微丸制備工藝參數(shù)Tab.1 Process parameters for baicalein layering and the sustained release coating of layered pellets
2.1.2 緩釋微丸的制備 分別稱取Eudragit RS 30D與Eudragit RL 30D兩種水分散體,按預定比例混合,加水適量,攪勻。將滑石粉、檸檬酸三乙酯和消泡劑 (甲基硅油)加入適量水中,混勻。將此混懸液緩慢倒入上述水分散體中,攪勻,過80目篩,即得緩釋包衣液。取黃芩素載藥微丸適量至于包衣機中,采用底噴法,按表1工藝參數(shù)制備,包衣結(jié)束后同樣包一HPMC隔離層。
2.2.1 色譜條件 Phenomenex Luna C18色譜柱(150 mm×4.6 mm,5 μm),流動相為0.05%三氟乙酸-乙腈-甲醇 (55∶20∶25);體積流量 1.0 mL/min;檢測波長272 nm;柱溫30℃,進樣量20 μL。
2.2.2 測定方法 取黃芩素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流動相制成每1 mL含500 μ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取黃芩素微丸適量,研細,精密稱取細粉500 mg(約相當于黃芩素5 mg),置10 mL量瓶中,加流動相9 mL,超聲處理30 min,加流動相稀釋至刻度,混勻,用0.45 μm微孔濾膜濾過,作為供試品溶液。
取對照品溶液和供試品溶液,按2.2.1項下操作,記錄色譜圖,按外標法以峰面積計算。
2.3.1 標準曲線的制備 精密吸取上述對照品溶液2、10、20、30、40 μL進樣,按上述色譜條件測定其峰面積值。以峰面積值X對進樣量Y(μg)進行回歸,得回歸方程為Y=64696X+5689,r=0.9999(n=5),表明黃芩素進樣量在1.00~20.00 μg范圍內(nèi)與峰面積呈良好的線性關系。
2.3.2 精密度試驗 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20 μL,于同日內(nèi)連續(xù)進樣6次,記錄峰面積,黃芩素的RSD為0.82%(n=6)。
2.3.3 穩(wěn)定性試驗 取同一供試品溶液分別于0、2、4、6、8、12 h進樣20 μL,記錄峰面積,黃芩素的RSD為2.83%,表明處理后的樣品溶液室溫放置12 h內(nèi)穩(wěn)定性良好,符合實驗測試要求。
2.3.4 重復性試驗 取微丸 (批號120117)研勻,精密稱取6份,每份約500 mg,按2.2.2項下方法制備,再按2.2.1項下的色譜條件測定,黃芩素的RSD為1.60%。
2.3.5 加樣回收率 精密稱取2.3.4項下已測定含量的微丸6份,每份約500 mg,精密加入對照品適量,按2.2.2項下方法制備,再按2.2.1項下的色譜條件測定,黃芩素的平均回收率為98.21%,RSD為1.92%。
2.3.6 體外釋放度測定 根據(jù)中國藥典2010年版二部附錄X D第一法,采用溶出度測定法 (附錄X C)第一法的裝置,稱取黃芩素微丸適量 (含黃芩素約10 mg),以脫氣的新鮮純化水900 mL為介質(zhì),溫度為 (37±0.5)℃,轉(zhuǎn)速為75 r/min,依法操作,分別于2、6、12 h取樣5 mL,同時補充(37±5)℃同體積的釋放介質(zhì),樣品經(jīng)0.45 μm微孔濾膜濾過,測定含量,計算累積釋放度。
2.4.1 Box-Behnken設計 在單因素考察的基礎上,選取對緩釋微丸系統(tǒng)釋藥影響較明顯的3個因素,即增塑劑 (TEC)在包衣液中的質(zhì)量分數(shù)、聚合物比例 (Eudragit RS 30D:Eudrgit RL 30D)以及包衣增重,分別記為X1、X2和X3,在3個水平上進行了優(yōu)化研究,以2、6、12 h的釋放度為響應值,分別記為Y1、Y2和Y3,建立數(shù)學模型,優(yōu)化黃芩素緩釋微丸處方。試驗中每個因素的3水平分別記作-1、0、+1,見表2,試驗設計及結(jié)果見表3。
表2 Box-Behnken設計的因素和水平Tab.2 Independent variables:factors and their levels for Box-Behnken design
表3 Box-Behnken設計及響應值Tab.3 Experimental runs and observed values of responses for Box-Behnken design
其中,Adj.R2為校正后的決定系數(shù) (Adjusted R-Squared),結(jié)果表明,緩釋微丸在2、6、12 h的釋放度與增塑劑質(zhì)量分數(shù)、聚合物比例、以及包衣增重三因素各水平的非線性擬合效果較好,相關系數(shù)較大 (Adj.R2>0.94)。
2.4.3 處方優(yōu)化和預測 應用Design Expert 7.0進行擬合作圖,得響應面圖和等高線圖,可直觀反應各因素和響應值、以及各因素之間的交互作用,以響應值Y2為例,列舉了各因素和響應值的三維圖。
為了確定黃芩素緩釋微丸優(yōu)化模型的取值區(qū)域,根據(jù)緩釋制劑指導原則,對3個取樣點的釋放度分別設定目標范圍,其中2 h為10%~30%,考察藥物是否有突釋;6 h為40%~60%,用于確定釋藥特性;12 h為90%以上,用于考察釋藥是否基本完全,此3點可用于表證體外緩釋制劑藥物釋放度[6]。經(jīng)Design Expert7.0軟件計算,得到最優(yōu)處方為:X1為11%,X2為4%,X3為12%,響應值的預測值分別為:Y1為28.34%,Y2為58.56%,Y3為95.00%。
2.4.4 驗證性試驗 根據(jù)上述最優(yōu)處方組成,增塑劑檸檬酸三乙酯在包衣液中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11%,聚合物比例 (Eudragit RS∶Eudragit RL)為4∶1,包衣增重為11%,按表1工藝參數(shù)制備3批黃芩素緩釋微丸,考察釋放度,得3個指標的實測值,將實測值與預測值比較,根據(jù)以下公式計算偏差:偏差=(實測值-預測值)/預測值×100%,偏差越小,表明所建立的模型預測性越好。結(jié)果見表4。結(jié)果顯示制得微丸的釋放度實測值與預測值基本一致,說明所建立的擬合模型具有較高的可靠性,預測性良好。
各因素與響應值 (Y2)的三維圖見圖1。
2.4.2 Box-Behnken設計-響應面法優(yōu)化試驗結(jié)果運用Design Expert 7.0,經(jīng)多元線性及非線性回歸處理并適當簡化,得擬合方程:
表4 預測值與實測值的偏差Tab.4 Bias between predicted and observed values
圖1 各因素與響應值 (Y2)的三維圖Fig.1 Three-dimensional response surface plot showing effect of independent factor Y2 on response values
本實驗制備的黃芩素緩釋微丸,體外釋放度主要取決于包衣液中增塑劑質(zhì)量分數(shù)、包衣液中聚合物比例、以及包衣增重。通過Box-Behnken設計-響應面優(yōu)化,得到最優(yōu)處方,制得包衣微丸可以達到緩釋的目的。根據(jù)參考文獻[7,8],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緩釋微丸中黃芩素的量和釋放度,方法準確、簡便、重現(xiàn)性好。
Box-Behnken試驗設計法是響應面設計法的一種,它可以提供多因素、三水平的實驗設計及分析,目前已被廣泛的應用于中藥提取[9]和藥物制劑處方篩選和優(yōu)化[10,11]等藥學研究領域。
評價模型擬合度時,向模型中增加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變量,決定系數(shù)R2值仍會增大,校正后的決定系數(shù) (Adj.R2)克服了自變量個數(shù)的影響,當模型中增加的變量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時,校正決定系數(shù)會減小,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n為觀測值個數(shù),p為解釋變量個數(shù),Adj.R2越大,模型擬合越好[12]。
為簡化方程求解,在保證擬合度的前提下,進行了相應的方程簡化。以響應值Y1為例,擬合得到完整的二次多項式為:Y1=116.02-3.05X1-9.47X2-4.00X3+0.06X1X2+0.01X1X3+0.13X2X3+0.05X12+0.48X22+0.06X32,P < 0.0001。根據(jù)方差分析結(jié)果,除X1X2項和X1X3項外,其余各項均為顯著項 (P<0.05)或以上,本實驗在置信度P=0.05水平上簡化方程,舍去P>0.05的項,得到簡化的擬合方程為 Y1=107.13-2.60X1-8.34X2-3.74X3+0.13X2X3+0.05X12+0.48X22+0.06X32,R2=0.9896,P <0.05,同理簡化了Y2和Y3兩個響應值的擬合方程,并驗證簡化模型的預測性,結(jié)果顯示預測準確可靠。上述結(jié)果顯示,Box-Behnken設計-響應面法具有良好的預測性,可有效應用于黃芩素緩釋微丸的處方篩選和優(yōu)化。
[1]彭 蕾,顧振綸,薛仁宇,等.黃芩素對大鼠高脂血癥性脂肪肝的防治作用研究[J].中成藥,2011,33(3):414-418.
[2]劉太明,蔣學華.張梅娟,等.黃芩苷和黃芩素的大鼠在體腸吸收特性[J].中國藥學雜志,2006,41(23):1784-1787.
[3]劉太明,蔣學華.黃芩苷和黃芩素大鼠在體胃、腸動力學研究[J].中國中藥雜志,2006,31(12):999-1001.
[4]沈 熊,吳 偉,徐惠南,等.5-氟尿嘧啶結(jié)腸定位釋藥微丸的研制及釋藥特性[J].中國醫(yī)藥工業(yè)雜志,2004,35(3):146-149.
[5]韓海嶺,王建新.藥用丙烯酸樹脂在中藥緩控釋制劑中的應用[J].中成藥,2009,31(1):112-115.
[6]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二部[S].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10,附錄 XIX D:201.
[7]王艷偉,宋立言,代雪平,等.雙黃連注射液HPLC指紋圖譜研究[J].中成藥,2011,33(9):1461-1464.
[8]姚亞紅,張立偉.黃芩素穩(wěn)定性研究[J].光譜實驗室,2006,23(2):346-348.
[9]陳 京,姜春波,熊耀康.基于RSM法優(yōu)化補骨脂中總呋喃香豆素的提取工藝[J].中成藥,2011,33(6):1065-1067.
[10]魏 萍,尹蓉莉,李東芬,等.Box-Behnken設計-效應面法優(yōu)化淫羊藿總黃酮微孔滲透泵片處方[J].中成藥,2010,32(7):1124-1128.
[11]郝吉福,王建筑,郭豐廣,等.基于Box-Behnken實驗優(yōu)化龍血竭固體脂質(zhì)納米粒的制備[J].中成藥,2011,33(10):1713-1718.
[12]應用線性回歸[M].2版.北京:中國統(tǒng)計出版社,1998,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