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 毅,王政軍,陳克克,韓 軍,孫鐵峰
(1.陜西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陜西西安 710062;2.西安文理學院生物技術(shù)學院,陜西西安 710065)
植物多酚(Plant Polyphenols)是多羥基酚類化合物的總稱,是植物中重要的次生代謝產(chǎn)物,分子內(nèi)含有多于一個或幾個苯環(huán)相連的羥基化合物[1],具有很好的抗菌消炎、抗氧化、酶活性抑制、防輻射突變、抗衰老、降血壓、增強免疫力等作用,可預(yù)防與治療多種疾病,在食品工業(yè)中作為天然添加劑被廣泛用作防腐劑、抗氧化劑和澄清劑等[2-3]。費菜(Sedum aizoon L)為景天科(Crassulaceae)景天屬(Sedum)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陜西、江蘇、河南、湖北、寧夏和山東等多個省區(qū),以根及全草入藥,為秦嶺“太白七藥”之一,具有散瘀止血、安神、解毒之功效,含有黃酮與酚類、生物堿、谷甾醇、齊墩果酸、景慶庚糖等藥用成分,主治出血、損傷、心悸、失眠、毒蟲蜇傷等癥[4];費菜莖葉可食,被收于明朝朱橚所著《救荒本草》,作為野生蔬菜具有心血管保健的功效,被稱為養(yǎng)心草[5],同時也是多酚的資源植物之一[6]。本文使用福林酚法(Folin-Ciocalteu,F(xiàn)C)對費菜不同部位70%甲醇提取物中的多酚含量予以測定,并采用牛津杯法、MIC和MBC法綜合評價費菜提取物對10種細菌的抑制作用,以期為綜合開發(fā)利用費菜資源提供一定的參考。
1.1 材料與儀器
植物材料 采自陜西省西安市灞橋區(qū),經(jīng)陜西師范大學田先華教授鑒定為景天科景天屬植物費菜(Sedum aizoon L.),干燥后將其地上、地下部分分離,粉碎并過40目篩,保存?zhèn)溆?蠟狀芽孢桿菌(Bacillus cereus)A18、枯草芽孢桿菌(Bacillus subtilis)A20、巨大芽孢桿菌(Bacillus megaterium)A21、大腸桿菌(Escherichia coli)A70、凝結(jié)芽孢桿菌(Bacillus coagulans)A89、白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lbus)A113、藤黃八疊球菌(Sarcina luteu)A119、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cocus aureus)26003、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cocus epidermidis)1.2429、肺炎克雷伯氏菌(Keleiboshijun ganran)1.1736 北京微生物研究所;沒食子酸標準品 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Folin-Ciocalteu試劑 上海荔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四環(huán)素 Wolsen公司;二甲基亞砜(DMSO) Sigma公司;Mueller-Hinton Agar培養(yǎng)基(MHA)、MH 肉湯培養(yǎng)基(MHB) 青島高科園海博生物技術(shù)有限公司;甲醇 西安化學試劑廠;其它試劑 均為國產(chǎn)分析純。
TU-1810紫外分光光度計 北京普析通用儀器有限責任公司;FZ102微型植物粉碎機 黃驊市中興有限責任公司;Q/BKYY31-2000型電熱恒溫鼓風干燥箱 上海躍進醫(yī)療器械廠;SL202N型藥物電子天平 上海明橋精密科學儀器有限公司;HH-6B數(shù)顯恒溫水浴鍋 國華電器有限公司;索氏提取裝置,超凈工作臺,不銹鋼數(shù)顯卡尺等,牛津杯(內(nèi)徑6mm,外徑7mm)。
1.2 實驗方法
1.2.1 多酚含量測定
1.2.1.1 樣品溶液的制備 精確稱取費菜地上與地下部分植物材料各10.0g,分別使用70%甲醇100mL熱回流提取兩次,每次3h,過濾后合并濾液,定容至200mL,即為費菜不同部位多酚提取液。
1.2.1.2 沒食子酸對照品溶液的配制 精確稱取已烘干至恒重的沒食子酸標準品(純度≥95%)13mg,用甲醇溶解并定容至50mL,即得終濃度為0.26mg/mL沒食子酸標準品溶液。
1.2.1.3 沒食子酸標準曲線的制備 分別精密吸取沒食子酸標準品溶液 0、0.1、0.4、0.5、0.6、0.8mL 置于25mL量瓶中,向量瓶中依次加入10.0mL蒸餾水,再各加入Folin-Ciocalteu顯色劑2.0mL,充分振蕩后靜置6min,分別加入15%Na2CO3溶液2.0mL,蒸餾水定容后搖勻,在室溫下避光放置反應(yīng)2h。以第1瓶溶液作為空白對照,于765nm波長處測定吸光度,重復(fù)3次。根據(jù)沒食子酸溶液的濃度和吸光度值,繪制標準曲線。
1.2.1.4 樣品的含量測定 分別取樣品溶液50μL,按照1.2.1.3沒食子酸標準曲線的制備方法進行實驗,測定費菜樣品中多酚的含量,重復(fù)3次。
1.2.1.5 精密度實驗 分別取3份地下部分樣品,參考1.2.1.1樣品溶液的制備方法,1.2.1.4樣品的含量測定方法,在相同的條件下分別進行6次平行測定,檢測方法的精密度。
1.2.1.6 穩(wěn)定性實驗 將上述樣品溶液每隔1h測定1次吸光度,重復(fù)3次,連續(xù)測定4次,考察4h內(nèi)的穩(wěn)定性。
1.2.1.7 重復(fù)性實驗 分別取3份樣品,參考1.2.1.1樣品溶液的制備方法平行制備,分別測定吸光度,考察其重復(fù)性。
1.2.1.8 加樣回收率實驗 精密吸取25μL已知濃度的樣品溶液各3份,各組分別精密加入已知含量沒食子酸標準品溶液25μL,按1.2.1.3沒食子酸標準曲線的制備方法顯色后,以不含樣品的溶液作為空白對照,于765nm波長處測定吸光度,重復(fù)3次,計算加樣回收率。
1.2.2 抗菌活性研究
1.2.2.1 菌懸液的制備 將供試菌在MHA斜面培養(yǎng)基上活化,37℃培養(yǎng)12h。用接種環(huán)挑取適量菌體于0.9%的生理鹽水中,當OD600值在0.15~0.25之間,其對應(yīng)細菌數(shù)目應(yīng)為106~108CFU/mL,即為實驗用菌懸液。
1.2.2.2 樣品溶液的制備 精確稱取費菜材料50.0g,70%甲醇熱回流連續(xù)提取兩次,每次3h,過濾后合并濾液,干燥箱烘干(45~50℃)。提取物用DMSO溶解,配制成濃度為200mg/mL的樣品溶液,同時用無菌水配制濃度為0.5mg/mL的鹽酸四環(huán)素溶液作陽性對照,過濾除菌。
1.2.2.3 抗菌活性實驗 抑菌圈實驗采用牛津杯法測定[7]。將已滅菌的MHA培養(yǎng)基倒入無菌培養(yǎng)皿,待培養(yǎng)基平板冷凝后,吸取0.1mL菌懸液滴加至平板中涂布均勻。每個培養(yǎng)皿放置3個牛津杯,每個牛津杯中加入100mg/mL的樣品溶液50μL,另設(shè)陽性對照為0.5mg/mL鹽酸四環(huán)素,陰性對照為DMSO溶液。將培養(yǎng)皿4℃固定2h后轉(zhuǎn)入37℃培養(yǎng)箱,12h后測定抑菌圈。每組實驗重復(fù)3次。
最小抑菌濃度(MIC)采用96孔板法測定[8]。將MHB培養(yǎng)基與菌懸液按20∶1混勻后取100μL加入96孔板中,于第1孔中加入200mg/mL的樣品溶液100μL混勻,采用倍半稀釋法稀釋至第11孔,并從第11孔中吸取100μL棄去,第12孔作為陰性對照,不含樣品溶液。向每孔中分別加入5μL菌懸液。陽性對照組用鹽酸四環(huán)素替代樣品溶液。將加好樣的96孔板密封后置于4℃冰箱1h后放入37℃培養(yǎng)箱,12h后觀察。以肉眼觀察,無渾濁者,即為受試菌的最小抑菌濃度(MIC)。每組實驗重復(fù)3次。
最小殺菌濃度(MBC)采用 96 孔板法測定[9-10]。將每個 MIC前(包括 MIC)的混合液取5μL,移入100μL新鮮MHB培養(yǎng)基的96孔板中,37℃繼續(xù)培養(yǎng)24h后觀察,無混濁者即能殺死99.5%原始種入的細菌,為該菌的最低殺菌濃度(MBC)。每組實驗重復(fù)3次。
2.1 費菜多酚含量的測定
2.1.1 沒食子酸標準曲線繪制結(jié)果 以沒食子酸質(zhì)量濃度(μg/mL)為橫坐標,相應(yīng)吸光度值為縱坐標,繪制沒食子酸標準曲線(圖1),得回歸方程:y=0.1282x+0.0142,相關(guān)系數(shù) R2=0.9985,RSD(n=3)=1.58%。實驗結(jié)果表明,沒食子酸標準品溶液濃度在1.04~8.32μg/mL范圍內(nèi)線性關(guān)系良好。
圖1 沒食子酸標準曲線Fig.1 Standard curve of gallic acid
2.1.2 樣品中多酚含量測定結(jié)果 根據(jù)沒食子酸標準曲線的回歸方程,算出費菜不同部位多酚含量。由表1可知,費菜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多酚含量分別為45.59±0.87和96.25±0.47mg/g(以沒食子酸量/干材料表示,n=3)。
表1 費菜多酚含量測定結(jié)果Table1 Contents of total polyphenols in Sedum aizoon L.
費菜作為藥食兩用植物,以根或全草入藥,地上部分的莖葉亦可食用,一般地下部分在春秋季采挖,全草隨用隨采[11];根據(jù)測定的結(jié)果,地下部分作為費菜最重要的藥用部位,其多酚含量是地上部分的兩倍以上,但地上部分一年可多次采收,畝產(chǎn)可達8000kg,資源量較大,因此,開展費菜全草綜合利用研究對于費菜工業(yè)化開發(fā)利用具有重要意義。
2.1.3 精密度實驗結(jié)果 由表2可知,精密度實驗RSD為0.14%,表明儀器精密度良好。
2.1.4 穩(wěn)定性實驗結(jié)果 由表3可知,穩(wěn)定性實驗RSD為0.22%,表明待測樣品溶液在4h內(nèi)基本穩(wěn)定。
2.1.5 重復(fù)性實驗結(jié)果 由表4可知,重復(fù)性實驗RSD為0.15%,表明方法重復(fù)性良好。
表2 精密度實驗結(jié)果Table2 Result of precision test
表3 穩(wěn)定性實驗結(jié)果Table3 Result of stability test
表4 重復(fù)性實驗結(jié)果Table4 Result of repetitive test
2.1.6 加樣回收率實驗 加樣回收率實驗結(jié)果見表5,加樣回收率實驗RSD為0.75%,表明方法的準確率較高。
2.2 抑菌活性結(jié)果與分析
費菜提取物對8種常見的細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具有廣譜抗菌的效果。尤其是對于藤黃八疊球菌、白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其抑菌圈大小分別為13.97±0.8、13.94±0.4、13.63±0.4和12.39±0.5mm,但對表皮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均無抑制作用,結(jié)果見表6。
2.3 MIC和MBC結(jié)果與分析
費菜提取物在較低的濃度下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表現(xiàn)出較強的抑菌和殺菌作用,其MIC、MBC分別為6.25、25mg/mL。對于巨大芽孢桿菌和藤黃八疊球菌,費菜提取物有一定的抑菌效果,但殺菌作用不甚明顯。費菜提取物對凝結(jié)芽孢桿菌、蠟狀芽孢桿菌、枯草芽孢桿菌、大腸桿菌以及白色葡萄球菌的MIC大于或等于25mg/mL,MBC大于或等于50mg/mL,說明對這5種菌均無明顯的殺菌抑菌作用,實驗結(jié)果見表7。
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cocus aureus)是引起食品污染和細菌性食物中毒的一種重要細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廣泛,其致病力主要取決于產(chǎn)毒素和酶的能力,主要有溶血毒素、腸毒素、血漿凝固酶和耐熱核酸酶等[12];植物多酚可以破壞金黃色葡萄球菌細胞膜的結(jié)構(gòu),導(dǎo)致細胞通透性增加和細胞內(nèi)容物外泄,同時,通過影響細菌核酸、磷脂等細胞重要成分的合成及能量代謝,阻礙細菌蛋白正常表達,從而影響其細胞的結(jié)構(gòu)組成以及酶的催化活性,最終導(dǎo)致細菌正常生理功能的喪失[13]。由于多酚類物質(zhì)的組成及含量差異導(dǎo)致不同植物來源的多酚提取物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不同,目前,我們正在對費菜多酚的組成及其抗菌機制進行進一步研究,以期開發(fā)出新的可用于工業(yè)化應(yīng)用的天然抗菌劑。
表5 多酚加樣回收率實驗結(jié)果Table5 Results of recoveries tests
表6 費菜提取物的抑細菌圈直徑(mm)Table6 Diameter of inhibition zone of Sedum aizoon L.(mm)
表7 費菜提取物對10種病原菌的MIC和MBCTable7 MICs and MBCs of Sedum aizoon L.to 10 species of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s
3.1 植物多酚是植物主要成分之一,具有重要的生理活性,不同產(chǎn)地的氣候與生態(tài)環(huán)境以及藥用植物種質(zhì)間的基因差異均會影響其形成與積累,同一植物不同部位的多酚含量也會有所差異。本實驗采用的福林酚試劑法作為測定多酚含量的常規(guī)方法之一,較高錳酸鉀法、酒石酸亞鐵法、普魯士蘭法等方法準確度和精密度更高、穩(wěn)定性更好[14-15],可用于有效成分的檢驗和質(zhì)量控制。實驗表明費菜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多酚含量分別為45.59±0.87、96.25±0.47mg/g(以沒食子酸量/干材料表示,n=3),多酚含量較高,尤以地下部分多酚含量最高。同時,費菜是我國傳統(tǒng)藥材,其來源植物分布廣泛,種植栽培容易,資源量極大,可以為其工業(yè)化應(yīng)用提供良好的原料保障。
3.2 實驗中選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微生物檢測費菜提取物的抗菌活性,結(jié)果表明費菜提取物對多種細菌具有一定的抗菌效果,特別是對能引起細菌性食物中毒、易產(chǎn)生耐藥性的金黃色葡萄球菌抗菌效果明顯。
費菜作為一種藥食兩用植物,其多酚含量高,抗菌活性強,資源量大,可廣泛用于食品、藥品以及化妝品等工業(yè)生產(chǎn),具有進一步開發(fā)利用的價值。
[1]耿中華.植物多酚的研究進展[J].廣西輕工業(yè),2008(5):4-6.
[2]尤新.有益人類健康的植物多酚類功能性食品添加劑和配料(上)[J].食品工業(yè)科技,2012,33(12):18-20.
[3]李健,楊昌梅,李群梅,等.植物多酚的應(yīng)用研究進展[J].廣西輕工業(yè),2008(12):1-3.
[4]中藥大辭典編委會.中藥大辭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2006:3316-3317.
[5]郭素華,黃建福,鄭連梅,等.養(yǎng)心草及其制劑的研究[J].福建中醫(yī)學院學報,2001,11(4):35-38.
[6]朱太平,劉亮,朱明.中國資源植物[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708.
[7]周德慶.微生物學實驗手冊[M].上??茖W出版社,1986:93-96.
[8]Ebrahimabadi A H,Ebrahimabadi E H,Djafari-Bidgoli Z,et al.Composition and antioxidant and 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the essential oil and extracts of Stachys inflata Benth from Iran[J].Food Chemistry,2009(6):37-42.
[9]Visnja K,Sonja S M,Dardjela S,et al.Polyphenolic profile,antioxidant properties and 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grape skin extracts of 14 Vitis vinifera varieties grown in Dalmatia(Croatia)[J].Food Chemistry,2009(10):1-9.
[10]G More,T E Tshikalangea,N Lall,et al.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medicinal plants against oral microorganisms[J].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2008,119:473-477.
[11]中華本草編委會.中華本草[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1999:765-766.
[12]王小紅,戚向陽,謝筆鈞,等.植物多酚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耐熱核酸酶抑制作用的研究[J].食品工業(yè)科技,2004,25(4):66-68.
[13]錢麗紅,陶妍,謝晶.茶多酚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銅綠假單胞菌的抑菌機理[J].微生物學通報,2010,37(11):1628-1633.
[14]徐佳,辛立方,張瑞廷,等.改良的 Folin-Ciocalteu比色法測定核桃外果皮中總多酚含量[J].食品工業(yè)科技,2012,33(6):60-63.
[15]程春龍,李俊清.植物多酚的定量分析方法和生態(tài)作用研究進展[J].應(yīng)用生態(tài)學報,2006,17(12):2457-2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