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廣珍
(吉林省溫泉醫(yī)院,吉林 白山134502)
慢性軟組織損傷采用小針刀療法配合中醫(yī)傳統(tǒng)方法治療的預后觀察
沈廣珍
(吉林省溫泉醫(yī)院,吉林 白山134502)
目的 探討小針刀療法配合中醫(yī)傳統(tǒng)方法治療慢性軟組織損傷的預后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自2009年至2010年收治的88例慢性軟組織損傷患者,隨機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4例,給予對照組患者單純小針刀治療,給予觀察組患者小針刀療法配合中醫(yī)傳統(tǒng)方法治療,對兩組患者的治愈率及治療總有效率進行比較。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治愈率及治療總有效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給予慢性軟組織損傷患者小針刀療法配合中醫(yī)傳統(tǒng)方法治療了有效的提高治療效果,臨床效果顯著值得推廣和應用。
小針刀療法;慢性軟組織損傷;中醫(yī)傳統(tǒng)方法
我院為提高慢性軟組織損傷的治療方法,對收治的88例患者行不同的治療方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xiàn)將具體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本次研究選取的是我院自2009年至2010年收治的88例慢性軟組織損傷患者,男56例,女32例,最小年齡15歲,最大年齡76歲,病程最短2周,最長8年,其中26例患者為頸部病,24例患者為腰背部病,18例患者為上肢部病,20例患者為下肢部病?;颊呔闲♂樀动煼爸嗅t(yī)骨傷科學的診斷標準,術前均行血、尿、MRI、生化、CT及B超等檢查,排除合并椎管狹窄、椎間隙明顯狹窄及側隱窩狹窄患者;排除有嚴重退行性變患者;排除椎間盤突出病史較長患者;排除突出髓核伴有明顯粘連及突出物較大、壓迫硬脊膜囊>50%的患者;排除合并椎體滑脫、脊柱及椎管其他病變患者;排除伴有嚴重心腦肝腎疾病患者;排除糖尿病患者、精神病患者及孕婦。隨機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4例,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對照組患者單純小針刀療法治療。以患者患病部位為依據(jù),取相應姿勢,選取患者壓痛敏感點,并用龍膽紫進行標記。然后進行常規(guī)消毒鋪巾,然后利用濃度為1%的普魯卡因對患者進行局部麻醉,在無回抽血后,將針刀從標記部位刺入,并且要確保刀鋒和局部血管、神經(jīng)成平行狀態(tài),在患者伴有嚴重酸脹感的部位,進行橫行或切割削刮5~10次,然后將針取出。
觀察組:對照組的基礎上以患者的實際情況為依據(jù)給予其相應的中醫(yī)傳統(tǒng)方法治療。對于頭夾肌損傷、肩周炎、第三腰椎橫突綜合癥、背腰肌膜勞損患者要在行小針刀療法的基礎上配合使用拔罐法治療,即在針刀拔除后,在不壓迫針眼的前提下及時進行拔罐,留置十分鐘,然后起罐,并擦拭干凈由針孔拔出的少量血液;對于頸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則要在小針刀治療的基礎上配合使用頸椎牽引加手法治療,即利用頸椎牽引機進行30min的牽引,并且要將重量控制在8~12kg之間,牽引結束后,采用滾揉手法對患者池頸部肌群進行松弛,然后再給予患者提旋復位法進行整復治療。對于腰椎問盤突出癥則要給予其小針刀配合腰椎骨盆牽引加手法治療,對患者腰椎骨盆進行30min的牽引,牽引重量為50~60kg,牽引結束后,同樣采用滾揉手法對患者松腰背部肌群進行放松,然后再給予患者坐位旋轉整脊復位法治療。對于網(wǎng)球肘、膝側副韌帶勞損、跟痛癥患者則要行小針刀配合中藥洗劑治療,即在患者行小針刀治療2d后,給予患者舒筋通絡洗劑燙洗,其主要成分為沒藥、紅花、細辛各15g,靈仙、三棱、莪術各20g,伸筋草、土花椒、透骨草、三椏苦各30g,每天1劑,分早晚兩次燙洗。拔罐則為3d/次,小針刀法每5~7天1次,牽引加手法治療每日1次,以5~7d為1個療程。
1.3 療效判定
治愈:患者疼痛癥狀徹底消失,功能恢復正常,隨訪6個月后無復發(fā)現(xiàn)象發(fā)生;顯效:患者疼痛癥狀基本消失,功能明顯恢復;好轉:患者疼痛癥狀顯著改善,功能有所好轉;無效:治療3次以上患者癥狀體征無明顯變化[1]。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臨床資料均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用()形式表示計量資料。對組間數(shù)據(jù)展開t檢驗,組內數(shù)據(jù)展開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的治愈率為79.55%,對照組患者的治愈率為36.36%,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7.93%,對照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79.55%,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具體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愈率及治療總有效率對比
由慢性軟組織損傷引起的頑固性疼痛是現(xiàn)階段臨床上常見的一種疑難病癥,然而現(xiàn)階段臨床上并未明確有效的治療軟組織損傷疼痛的方式。臨床上常用的治療方式,比如中藥熏洗、拔管、牽引等治療方法并且達到滿意的效果,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小針刀療法逐漸在臨床上得到應用,但同樣具有一定的局限性[2]。因此,及時探討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法就顯得至關重要。
在中醫(yī)上慢性軟組織損傷屬于“痹癥”范疇,中醫(yī)上表示“風、濕、寒三氣雜至,和而為痹”[3]?,F(xiàn)代醫(yī)學表示,慢性軟組織損傷則是位于人體全身不同位置的椎間盤、脂肪結締組織、韌帶、肌腱、滑囊膜、肌肉、筋膜等軟組織出現(xiàn)的慢性病變[4]。其誘發(fā)原因主要是急性軟組織損傷后失治、風寒濕、免疫、慢性勞損、過敏等幾種,患者往往伴有自主神經(jīng)功能紊亂、疼痛、功能障礙等癥狀,其病理改變則主要為堵塞、粘連、痙攣及瘢痕等幾種。
小針刀療法是現(xiàn)代醫(yī)學與祖國醫(yī)學相互配合的一種治療方式,其不僅涵蓋了西醫(yī)手術及中醫(yī)針刺的雙重優(yōu)勢,而且還包含有針、刀的雙重作用,因此,該治療方式不僅具有祛瘀止痛、陰陽調節(jié)、疏通經(jīng)絡等針的效果,同時還具有切開、分離及鏟剝等刀的效果。而以患者的實際并情為依據(jù),給予患者拔罐、頸椎牽引加手法治療、腰椎骨盆牽引加手法治療、中醫(yī)熏洗等中醫(yī)傳統(tǒng)方法治療,則可有效的達到舒經(jīng)通絡、活血祛瘀、解除痙攣、緩解疼痛等目的,因此,給予慢性軟組織損傷患者小針刀療法配合中醫(yī)傳統(tǒng)治療必將會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本次研究表明觀察組患者的治愈率為79.55%,對照組患者的治愈率為36.36%,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7.93%,對照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79.55%,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這就說明給予慢性軟組織損傷患者小針刀療法配合中醫(yī)傳統(tǒng)方法治療了有效的提高治療效果,臨床效果顯著值得推廣和應用。
[1] 周志華,吳洲紅,唐峰.水針刀與針刀松解阿是穴法治療慢性軟組織損傷療效觀察[J].針灸臨床雜志,2008,8(8):154-156.
[2] 肖志剛,陸薇,楊世忠,等.銀質針治療慢性軟組織損傷性疼痛146例療效觀察[J].武警后勤學院學報(醫(yī)學版),2012,8(2):165-166.
[3] 黃烈彌,楊秋萍.音頻電20%碘化鉀透入為主治療慢性軟組織損傷的臨床觀察[J].江漢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9(4):229-231.
[4] 董靜,葉銳彬,溫呈洪.鄭氏傷科活絡膏對慢性軟組織損傷動物模型NO及SOD的影響[J].遼寧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9,6(12):143-144.
R274.3
B
1671-8194(2013)33-02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