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麗娜
第70屆美國電影金球獎張榜后,第85屆奧斯卡的模樣非但沒有清晰,反而更加模糊。如果說往年在金球獎之后才出提名的奧斯卡,讓金球的“風向標”意義更準確;那今年首次在奧斯卡提名之后才頒出的金球獎,則擺明了自己與奧斯卡有“對抗”之意。本屆全球獎最佳導演頒給了已被奧斯卡擋在提名大門之外的本·阿弗萊克,力挫《林肯》獲得最佳劇情片的《逃離德黑蘭》,也不是奧斯卡評委們四平八穩(wěn)的口味。本·阿弗萊克的逆襲,《逃離德黑蘭》的勝出,仿佛70歲的金球獎在向85歲的奧斯卡喊話:你老了,跟不上節(jié)奏了!
在好萊塢一年一度的頒獎季中,最受矚目的當數(shù)奧斯卡金像獎與電影電視金球獎。奧斯卡獎歷史更悠久,又是地道的好萊塢制造,穩(wěn)坐頭把交椅;相比之下,由外國記者評選的金球獎難免有那么點兒山寨氣息。但是為了強調獨立性,金球獎多年來一向早于奧斯卡獎發(fā)布。前幾年,由于金球獎獎項與奧斯卡重合率很高,而一度被稱為奧斯卡的“風向標”,但其自身又沒有奧斯卡的影響力,所以幾乎淪為階下囚。
近幾年,金球獎進行了不小的改革,另辟蹊徑,從頒獎季的影片中找出一些同樣質量過硬,但卻和奧斯卡口味略有不同的影片。而就在2013年,第85屆奧斯卡進行了一番變化,就是將提名名單公布的時間提前至金球獎頒獎之前,似乎耍與昔日的舊愛劃清界限,于是,奧斯卡提名反而成了人們預測金球獎最終結果的參考。金球獎與奧斯卡,到底誰是誰的風向標?這兩大獎項的口味是不謀而臺,還是各有所愛?
對比近些年金球和奧斯卡,金球最獨特的一點就是“最佳影片”必另類。像2006年《斷背山》拿下金球最佳影片,但奧斯卡把獎給了《撞車》。2007年的金球最佳影片是《通天塔》,但奧斯卡鐘情的是《無間道風云》;2009年《生死朗讀》榮膺金球,但《貧民窟的百萬富翁》笑傲奧斯卡;2012年《后裔》贏得金球評委青睞,但默片《藝術家》卻在奧斯卡上翻盤。
2013年2月25日,第85屆奧斯卡各獎項終于新鮮出爐,借此之際,我們特意把最近五年的金球獎和奧斯卡的重要獎項拿出來做一個比對,看一看金球獎到底是奧斯卡的“風向標”還是“逆風向標”,在多大的程發(fā)上和奧斯卡有重合之處,通過對比,讓身為讀者的你親自驗證它們之間撲朔迷離的關系。
2009年
66屆金球獎獲獎名單
最佳劇情片:《貧民窟的百萬富翁》
最佳音樂/喜劇片:《午夜巴塞羅納》
最佳導演:丹尼·博伊爾《貧民富翁》
最佳劇情片男主角:米基·洛克《摔跤手》
最佳劇情片女主角:凱特·溫斯萊特《革命之路》
最佳音樂/喜劇片男主角:科林·法雷爾《殺手沒有假期》
最佳音樂/喜劇片女主角:薩莉·霍金斯《無憂無慮》
最佳男配角:希斯·萊杰《蝙蝠俠:黑暗騎士》
最佳女配角:凱特·溫絲萊特《生死朗讀》
最佳外語片:《與巴什共舞》(以色列)
81屆奧斯卡獲獎名單
最佳影片:《貧民窟的百萬富翁》
最佳導演:丹尼·博伊爾《貧民窟的百萬富翁》
最佳男主角:西恩·潘《米爾克》
最佳女主角:凱特·溫斯萊特《朗讀者》
最佳男配角:希斯·萊杰《蝙蝠俠前傳2:黑暗騎士》
最佳女配角:佩內洛普·克魯茲《午夜巴塞羅那》
最佳外語片:《入殮師》(日本)
重合獎項:
最佳影片/最佳劇情片:《貧民窟的百萬富翁》
最佳導演:丹尼·博伊爾《貧民窟的百萬富翁》
最佳女主角/最佳劇情片女主角:凱特·溫絲萊特
獨家點評:
2009年的奧斯卡獎是《貧民窟的百萬富翁》的天下。這部電影用了不起的敘事模式和拍攝方法,將—個俗套的愛情故拍攝得不平凡。其導演丹尼博·伊爾也獲得了主流和學術界的認同。在表演類獎項上,最佳男主角方面,奧斯卡頒給了扮演同性戀的西恩潘,而金球則給了沉淀幾年后重返大銀幕的米基·洛克。這兩個獎項,應該說都是合理的。凱特·溫斯萊特在《朗讀者》中的表演如臻化境,擊敗梅麗爾·斯特里普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而在金球獎上,溫絲萊特則拿下了兩個獎杯:《朗讀者》的劇情片最佳女配角以及《革命之路》的劇情片最佳女主角——或許這是金球獎的特色,或許這也是溫絲萊特演技大爆發(fā)的另—種解讀途徑。
2010年
67屆金球獎獲獎名單
最佳劇情片:《阿凡達》
最佳音樂/喜劇片:《宿醉》
最佳導演:詹姆斯·卡梅隆《阿凡達》
最佳劇情片男主角:杰夫·布里奇斯《瘋狂的心》
最佳劇情片女主角:桑德拉·布洛克《弱點》
最佳音樂/喜劇片女主角:梅麗爾·斯特里普《茱莉與朱麗葉》
最佳音樂/喜劇片男主角:小羅伯特·唐尼《福爾摩斯》
最佳女配角:摩尼克《珍愛》
最佳男配角:克里斯托弗·沃爾茨《無良雜牌軍》
最佳外語片:《白絲帶》德國
82屆奧斯卡獲獎名單
最佳影片:《拆彈部隊》
最佳導演:凱瑟琳·畢格羅《拆彈部隊》
最佳男主角:杰夫·布里奇斯《瘋狂的心》
最佳女主角:桑德拉·布洛克《弱點》
最佳男配角:克里斯托弗·瓦爾茨《無恥混蛋》
最佳女配角:莫尼克《珍愛》
最佳外語片:《他們眼中的秘密》
重合獎項:
最佳男主角/最佳劇情片男主角:杰夫·布里奇斯
最佳女主角/最佳劇情片女主角:桑德拉·布洛克
獨家點評:
2010年,金球獎丟了面子,首先是那部沒什么新意,倒是“重新發(fā)明”了3D的《阿凡達》還在上映,就拿到了金球獎的最佳影片,而詹姆斯·卡梅隆竟然還拿到了最佳導演。這個結果連卡梅隆自己都覺得錯愕。頒獎季一路過來,《阿凡達》早就是被踹到獲獎名單和提名名單之外的影片。這并不是否認《阿凡達》的開拓性作用,只是作為一部獲獎電影,《阿凡達》絕對不夠格。奧斯卡就聰明多了,在婦女節(jié)當天開獎,把獎項給了《拆彈部隊》和女導演畢格羅。這一舉不僅創(chuàng)造了歷史,而且還讓這一年的婦女節(jié)更有話題。
而表演獎上,兩個獎項這次又出奇地—致。出演《瘋狂的心》的杰夫·布里奇斯拿到了最佳男主角?!动偪竦男摹房梢哉f是脫胎自《溫柔的憐憫》的影片,只是影片質量一般,表演精湛而已。和《溫柔的憐憫》里那種精巧的敘事無法相提并論。而獲得最佳女主角的桑德拉布洛克終于用“傻大姐”的形象出了頭。
2011年
68屆金球獎獲獎名單
最佳劇情片:《社交網(wǎng)絡》
最佳音樂/喜劇片:《孩子們都很好》
最佳導演:大衛(wèi)·芬奇《社交網(wǎng)絡》
最佳劇情片男主角:科林·費斯《國王的演講》
最佳劇情片女主角:娜塔莉·波特曼《黑天鵝》
最佳音樂/喜劇片男主角:保羅·吉亞瑪提《巴尼的版本》
最佳音樂/喜劇片女主角:安妮特·貝寧《孩子們都很好》
最佳男配角:克里斯蒂安貝爾《斗士》
最佳女配角:梅麗莎·里奧《斗士》
最佳外語片:《更好的世界》
83屆奧斯卡獲獎名單
最佳影片:《國王的演講》
最佳導演:湯姆·霍伯《國王的演講》
最佳男主角:科林·費斯《國王的演講》
最佳女主角:娜塔莉·波特曼《黑天鵝》
最佳男配角:克里斯蒂安·貝爾《斗士》
最佳女配角:梅麗莎·里奧《斗士》
最佳外語片:《更好的世界》丹麥
重合獎項:
最佳男主角/最佳劇情片男主角:科林·費斯
最佳女主角/最佳劇情片男主角:娜塔莉·波特曼
最佳外語片:《更好的世界》
獨家點評:
2011年全年最受矚目的影片就是《社交網(wǎng)絡》。這部電影對白犀利,語速極快,插敘和倒敘的敘事手法使用得當。而且,大衛(wèi)芬奇還把facebook網(wǎng)站的發(fā)家史拍攝成一部希臘悲劇式的作品。一個人在慢慢消除異己,獲得了最大權力、成為霸主的時候,他卻成為了全世界最孤獨的人。而奧斯卡選擇出來的湯姆霍伯和他拍攝的《國王的演講》則緊扣“國家領導人的重要講話”這個事件,用事無巨細的白描式描繪,表現(xiàn)了喬治六世的一段生活,屬于極為古典的影片。這兩部電影,雖然誕生于同一年,但卻分屬兩個時代,中間的鴻溝其實就是電影的發(fā)展,和每個人對電影的理解角度不同。
表演類獎項和最佳外語片,金球獎和奧斯卡出奇地一致。其實,無論是《黑天鵝》的娜塔莉·波特曼還是《國王的演講》中的科林·費斯都拿出了自己最好的表現(xiàn)。獲得最佳外語片的《更好的世界》來自丹麥名導蘇珊娜比爾,他打敗的對象包括那部驚世駭俗的希臘電影《犬齒》和墨西哥片《美錯》。
2012年
69屆金球獎獲獎名單
最佳劇情片:《后裔》
最佳音樂/喜劇片:《藝術家》
最佳導演:馬丁·斯科塞斯-《雨果》
最佳劇情片男主角:喬治·克魯尼-《后裔》
最佳劇情片女主角:梅麗爾·斯特里普-《鐵娘子》
最佳音樂/喜劇片男主角:讓·杜雅爾丹-《藝術家》
最佳音樂/喜劇片女主角:米歇爾·威廉姆斯-《和瑪麗蓮的一周》
最佳男配角:克里斯托弗·普盧默《初學者》
最佳女配角:奧克塔維亞·斯賓瑟《相助》
最佳外語片:《一次別離》伊朗
84屆奧斯卡獲獎名單
最佳影片:《藝術家》
最佳導演:米歇爾·哈扎納維希烏斯-《藝術家》
最佳男主角:讓·杜雅爾丹-《藝術家》
最佳女主角:梅麗爾·斯特里普-《鐵娘子》
最佳男配角:克里斯托弗·普盧默-《初學者》
最佳女配角:奧克塔維亞·斯賓瑟-《幫助》
最佳外語片:《一次別離》(伊朗)
重合獎項:
最佳影片/最佳音樂/喜劇片:《藝術家》
最佳男主角/最佳音樂/喜劇片男主角:讓·杜雅爾丹
最佳女主角/最佳劇情片女主角:梅麗爾·斯特里普
最佳外語片:《一次別離》
獨家點評:
在2012年,金球獎又一次成為了奧斯卡的最大風向標,除了最佳導演之外,重要獎項全部重合。有人把這種態(tài)勢歸咎于奧斯卡的小年,但是金球獎的獎項設置更是助長了這種重合率。從這五年的情況來看,金球獎和奧斯卡表演類獎項重合度高達90%。而最佳影片和最佳外語片的重合率則比較低,大概只有30%。
在當年,馬丁拍攝的一部兒童題材的影片《雨果》,雖然沒有什么新意也沒有什么創(chuàng)意,但還是在金球獎上拿到了最佳導演獎。而奧斯卡則毫不猶豫地把最佳導演給了拍攝默片的法國人米歇爾哈扎納維希烏斯。在這個并不贊頌沉默的年代里,拍攝默片是需要勇氣的,料想,奧斯卡是對米歇爾-哈扎納維希烏斯勇氣的嘉獎吧。
2013年
70屆金球獎獲獎名單
最佳劇情片:《逃離德黑蘭》
最佳音樂/喜劇片:《悲慘世界》
最佳導演:本·阿弗萊克《逃離德黑蘭》
最佳劇情片男主角:丹尼爾·戴·劉易斯《林肯》
最佳劇情片女主角:杰西卡·查斯坦《獵殺本拉登》
最佳音樂/喜劇片男主角:休·杰克曼《悲慘世界》
最佳音樂/喜劇片女主角:詹妮弗·勞倫斯《烏云背后的幸福線》
最佳男配角:克里斯托弗·瓦爾茲《被解放的迪亞戈》
最佳女配角:安妮·海瑟薇《悲慘世界》
最佳外語片:《愛》
85屆奧斯卡獲獎名單
最佳影片:《逃離德黑蘭》
最佳導演:李安《少年派》
最佳男主角:丹尼爾·戴·劉易斯《林肯》
最佳女主角:詹妮弗·勞倫斯《烏云背后的幸福線》
最佳男配角:克里斯托弗·瓦爾茲《被解放的迪亞戈》
最佳女配角:安妮·海瑟薇《悲慘世界》
最佳外語片:《愛》
重合獎項:
最佳影片/最佳劇情片:《逃離德黑蘭》
最佳男主角/最佳劇情片男主角:丹尼爾戴劉易斯
最佳女主角/最佳音樂/喜劇片女主角:詹妮弗勞倫斯《烏云背后的幸福線》
獨家點評:
奧斯卡公布提名名單之時,雖然給了《逃離德黑蘭》最佳影片的入圍資格,卻直接把本·阿弗萊克攔在了最佳導演和影帝的大門外,連去杜比劇院打醬油的機會都不肯給他。但在金球獎上,小本一舉拿下劇情類最佳導演、劇情類最佳影片兩大重量級獎項,聽聽小本在領獎時那句“我真不管這是什么獎”就知道了,他是憋了怎樣一口濁氣在心頭,終于狠狠地吐出來了。《林肯傳》、《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在奧斯卡分別以12項、11項提名領跑,但到了金球獎,斯導和安叔都打了個華麗麗的醬油,《林肯傳》僅獲劇情類影帝一獎,《少年派》更傷心,只拿了個不痛不癢的最佳原創(chuàng)配樂獎。但是在最佳男女主角的評選上,金球獎和奧斯卡還是有意見相同之處,年僅22歲的詹妮弗勞倫斯打敗85歲高齡的法國著名女星埃瑪妞麗娃奪得最佳女主角,這一結果既意外又可以說是實至名歸。看過《烏云背后的幸福線》的觀眾一定會打心眼里認為,最佳女主角非她莫屬,實際上,最美、最酷、最性感、最有魅力等等“最”都必須屬于她,因為她真的具有勾勒烏云的銀線般化腐朽為神奇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