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兆隆
【摘 要】學生化學水平參差不齊,存在一定數量學困生是很正常的,但這會影響整體化學教學質量。減少學困生,轉化學困生是提高整體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工作。
【關鍵詞】化學;學困生;轉化策略
目前我國已經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任何適齡兒童、少年都有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和義務。但是,不同學生學習水平存在較大差異,即便同一班級的學生化學學習水平也參差不齊,所以存在一定數量學困生是很正常的,但這會影響整體化學教學質量。因此,減少學困生、轉化學困生,是提高整體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內容。下面我談談自己在這方面的體會,以便與同仁們商榷,供專家斧正。
對于化學學困生來說,由于形成原因的多樣性,導致化學學困生有不同的類型,因而我們不能把所有學困生都簡單歸結為“腦子笨”或“不用功”。教學中應根據不同學困生的特點及產生原因,進行有針對性的幫助和教育,對癥下藥才有可能取得理想的轉化效果。
1、對于暫時較差型
可采用所謂的“聚焦法”。教師只要想方設法把他們的精力“會聚”到學習化學這個焦點上來,就可以摘掉學困生的帽子。一般采取兩種方法:一是激勵,如吸收他們參加化學課外小組,組織他們開展“小創(chuàng)造、小發(fā)明、小實驗、小制作、小論文”等第二課堂活動,不但能增強他們學習化學的興趣,還能使他們在施展才華的同時對自己更自信,更堅定了“我能學好化學,我要學好化學”的信念。二是教師在課外增加對這類學生的感情投資,讓他們喜歡化學,主動在化學上投入精力,還要對他們學習上暫時出現的問題加以彌補,使其及時趕上大部隊。另外,一般初中生都有表現欲,可任命為課代表、興趣小組長、小頭頭等,“好學生是夸出來的”,不要吝嗇表揚,利用年輕人爭強好勝、要面子的心理特點,促使其非學好化學不可。
2、對于偏科型
可采用所謂的“矯正法”。若由于學習方法不對頭而學不好化學,那么教師要幫他形成正確的方法,例如怎樣觀察分析課堂實驗,怎樣在理解的基礎上記筆記,課后怎樣復習等。若由于化學教師的個人素質與個人魅力原因,那么教師就得自查不足苦練內功,增強課堂語言感染力,活躍課堂氣氛,不斷出現興奮點,使學生更容易集中注意力;講解問題深入淺出,使知識更容易被學生理解;設計問題循序漸進,符合學生認知規(guī)律,學生就不感到唐突而更容易自然地接受。
3、對于理解能力不足型
可采用所謂的“小灶法”。對這類學困生的轉化重點是通過課外個別輔導補救方式,幫助他們分析具體的知識與技能障礙,使他們逐步提高學習能力。面向全班學生,采取分層教學 ,學生理解掌握同一知識的能力是有一定差別的。教學中如果對學生提出同一要求,就會出現“尖子吃不飽,慢生不消化”的現象。學生在一起上課,教師應在教學設計中針對學生實際,采用分層教學法,即簡單地把全班學生分為上、中、下三層,統一進度,分層要求和指導,使各層次的學生都處于“不跳夠不到,跳一跳能摘到”,其效果是每個層狀態(tài)次的學生都學有所得,都得到最佳發(fā)展。
4、對于動力不足型
可采用所謂的“添油法”?,F在家庭子女少,經濟條件也相對較好,學生依賴性強且毅力較差,對成才無熱情,因而學習上無動力。有的家長對子女不抱太大希望,這也是學習無動力的重要原因。對動力不足學生的轉化,首先要做好家長的思想工作,使其認識到教育好子女的重要意義和責任。如果“學困生”是家庭因素造成的,要充分利用家長會這種學校聯系家長的重要形式,讓家長充分理解、支持、配合學校對其子女的教育??勺寣逃蟹降募议L,介紹經驗供其他家長學習。要讓學困生的家長明確教育孩子不光是學校、老師的責任,也是他們自己的責任,要盡量為子女提供健康、積極、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要鼓勵家長主動找班主任和任課教師反映子女情況及要求。另外,當學困生有“情況”時,如思想波動大、表現不好或學習有進步等,教師應及時通過電話、家訪等形式與家長保持密切聯系。家庭與學校同步教育,更能形成學生學習的強大動力。
5、對于整體困難型
對這類學生更應主動熱情關心,除課堂教學中適當降低對他們的要求,針對他們的特點提出他們力所能及的問題,使其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外,還必須長時間進行個別輔導,從而使他們立學習的自信心。
面對化學學困生的存在與轉化,在教學中我作了許多的思考與努力。許多學困生都不是智力原因造成的,是暫時的現象。我對不同類型學困生采取了有針對性的幫扶措施后,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我認為,只要老師在思想上重視學困生的存在和轉化工作,在教學中對學困生傾注更多的愛和熱情,在老師、家長和學生的共同努力下,減少學困生、轉化學困生會取得更大的成效,整體教學質量會有明顯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