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桂英何育生黃海霞
(1 廣州市番禺區(qū)岐山醫(yī)院,廣東 廣州 511483;2 廣州市番禺區(qū)市橋街東片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站,廣東 廣州 511400;3 廣州市番禺區(qū)市橋街東片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站,廣東 廣州 511400)
人性化護理對改善老年性癡呆患者病情的研究
高桂英1何育生2黃海霞3
(1 廣州市番禺區(qū)岐山醫(yī)院,廣東 廣州 511483;2 廣州市番禺區(qū)市橋街東片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站,廣東 廣州 511400;3 廣州市番禺區(qū)市橋街東片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站,廣東 廣州 511400)
目的 探討人性化護理對改善老年性癡呆患者病情的作用。方法 隨機選取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期間社區(qū)的300例老年性癡呆患者臨床資料。將300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150例。對照組采用一般護理方法,觀察組采用人性化護理措施,觀察兩組患者生活能力、自理能力和認知能力恢復情況,并對其滿意度進行測評。結果 觀察組老年性癡呆患者的生活能力、自理能力和認知能力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患者家屬滿意度調查,觀察組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老年性癡呆患者實施人性化護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提高了生存質量。值得臨床推廣。
老年癡呆癥;人性化護理;實施措施;病情研究
老年性癡呆又稱阿爾海默氏病(簡稱AD),是一種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退行性疾病。由于目前病因不明,至今仍缺乏有效的治療措施。有研究表明,康復護理模式在恢復老年性癡呆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認知能力等方面發(fā)揮重要工作[1]。因此探討老年癡呆癥患者的護理措施,對老年性癡呆患者病情恢復和生活質量改善十分重要。人性化護理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個性化的、整體的、有效的護理模式,其目的是使患者在心理、社會、精神上處于滿足而舒適的狀態(tài),減少或降低不適的程度[2]。
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期間社區(qū)老年性癡呆患者300例,經(jīng)采用人性化護理措施,取得滿意效果,現(xiàn)將臨床護理體會報道如下。
1.1 對象
本組患者300例,均符合CCMD—3老年癡呆診斷標準。其中男171 例,女129例。年齡61~82歲,平均(69±7.5)歲。早期87例,中期144例,晚期69例。排除糖尿病和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壓、冠心病和精神障礙患者。將300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150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學歷等情況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一般護理方法,觀察組采用人性化護理措施,觀察兩組患者生活能力、自理能力和認知能力恢復情況,并對其滿意度進行測評。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6.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采用一般描述性統(tǒng)計方法、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人性化護理是在護理服務中以人文為本,從精神、心理和情感等方面為患者提供優(yōu)質高效的護理服務。把患者當作自己的朋友和親人,與他們溝通,平等相處,把他們的困難看作是自己的困難,真誠相待,最大限度地滿足他們的各種需求。人性化關懷主要體現(xiàn)在,對行動不便的患者為其倒水、喂藥、喂飯,服侍穿衣、洗漱。給患者換洗干凈清潔內衣,請理發(fā)師為老人理發(fā)。為老人讀書、讀報,定期為老人采購生活用品和水果、食物等?;颊哂刑厥庖髸r應最大限度滿足。其次,人性人護理還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他們們相輔相成:
2.1 提高護理人員素質
組織護理人員認真學習強化老年性癡呆癥患者康復護理知識,舉辦人性化護理培訓班,聘請專家講解人性化護理的科學內涵、工作模式,并學習掌握心理學、精神病學、營養(yǎng)學、環(huán)境藝術、老年保健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每周進行一次副主任醫(yī)師查房,每半月開展一次專業(yè)知識培訓活動,每月開展一次護理人員“三基”考核競賽,通過多種活動提高護理人員的理論知識水平和技能水平,提高護理人員的整體素質和服務水平,切實提高護理服務質量,。
2.2 創(chuàng)造良好的居住環(huán)境
老年性癡呆癥患者是目前社會中的弱勢群體,護理人員應熱情親切地接待每一位患者,視患如親,使患者享受到家庭般的溫暖。與患者溝通時做到態(tài)度親切、語言文明,進行護理操作時應動作輕柔。保持整潔、干凈、通風的良好環(huán)境,訂書刊雜志方便患者閱讀。認真征求患者及家屬意見和建議,切實滿足患者及家屬各方面要求,從而為患者營造建一個優(yōu)雅、舒適、充滿人性化的居住環(huán)境。
2.3 實施心理護理
心理護理是開展人性化護理服務的基礎,良好的心理護理能緩解患者的緊張、憂郁、悲傷甚至絕望望等情緒,使患者得到精神安慰與體貼。應與患者進行全方位雙向溝通,通過思想交流,了解患者的思想狀況、情感需求和心里愿望,并做好家屬的需求,使其理解患者目前狀態(tài),所需要的幫助和支持,使患者享受到親人的關心和溫暖,減少孤獨和失望,盡享天倫之樂。同時,護士要鼓勵支持患者配合治療,提高治療效果,達到早日康復的目的。
2.4 加強生活護理
培養(yǎng)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努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如穿衣時,幫患者把待穿衣服按順序擺放;勸慰鼓勵患者穿著大方合體,并對患者的合作給予表揚和鼓勵。對洗漱、進餐、如廁等事情鼓勵患者自己去做,不要依靠他人,護士可在旁協(xié)助,防止患者跌倒、磕碰等事情發(fā)生。沐浴時因時間較長,可選同性護理人員幫忙,提醒患者如何打開籠頭和沖洗方法和注意事項等。采用患者易于接受的方式,如口頭提示、視覺及觸覺的示范,在關照患者生活的同時,指導訓練其生活自理能力,并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逐漸提高生活能力?;颊吣稠椬龅暮眯皶r給予鼓舞和獎勵,以使患者對自己充滿信心,不斷提高自理能力和水平。
2.5 飲食護理
老年癡呆癥患者大多是中老年人,他們身體抵抗力低下,體內基礎代謝量下降,身體活動量減少,營養(yǎng)吸收減慢。同時因神經(jīng)敏感性降低,多伴有吞咽障礙和飲食障礙,從而導致營養(yǎng)不良和貧血。應選用柔軟易消化食物,進餐定量定時?;颊哌M食時,護士應耐心陪伴,幫助患者攝取足夠的營養(yǎng)物質。進食的食物避免湯飯同時,以免影響消化功能,必要時可指導或喂食。
2.6 睡眠護理
患者晚間臨睡前,應提醒患者先去洗手間方便,注意避免發(fā)生跌倒和碰傷;失眠患者應給予輕聲安慰,或播放舒緩音樂,以助于患者入睡;如果患者黑白顛倒,未有睡意,應耐心解釋,陪其說會,等其興奮期過去后,再安慰其入睡。
2.7 環(huán)境
可指導或每天帶領患者進行適當活動,如散步、打羽毛球、踢鍵子、澆花等,分散其注意力。應把常用物品放在常用的地方,盡量避免搬動;盡可能減少室內家具,以免患者磕碰受傷。如果患者家庭住址遷移時,開始一段時間,應把新的家庭住址寫在卡片上讓患者隨身攜帶,避免走失。
觀察組老年性癡呆患者的生活能力、自理能力和認知能力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患者家屬滿意度調查,觀察組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實施人性化護理前后家屬滿意度比較
以人為本是醫(yī)學逐步向生物社會心理醫(yī)學轉變的標志。護理人員在進行護理工作的同時,應遵循以人為本的理念,以耐心的服務態(tài)度、熱情的服務和精湛的護理技術,讓患者享受滿意護理。而良好的情緒和溫和的語言也有利于患者治療[3]。王穎對40例住院老年性癡呆患者實施康復護理進行統(tǒng)計,結果顯示康復護理后患者MMSE、ADL評分較康復護理前均明顯增高,說明康復護理可提高老年性癡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認知功能,延緩癡呆進程,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值得在老年性癡呆護理中推廣及應用[4]。人性化護理能使患者在心理上得到極大的安慰,顯著提高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延緩病情的進展,提高了生活質量,減輕家庭和社會的負擔[5]。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的生活能力、自理能力和認知能力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家屬滿意度調查,觀察組亦優(yōu)于對照組。可見人性化護理對老年性癡呆患者具有良好的作用,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范凱.老年癡呆的康復治療[J].中國老年保健醫(yī)學,2008,6(4): 44-45.
[2] 劉雯雯.人性化護理在老年癡呆病人家屬中的應用[J].中華現(xiàn)代臨床護理學雜志,2009,4(6):368.
[3] 陳曉琳.人性化護理在癡呆患者中的應用體會[J].中外醫(yī)療,2012,31(19):166-167.
[4] 王穎.康復護理在老年性癡呆患者中的應用及影響[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1,9(30):77-78.
[5] 何曉英,陳娟,李春梅.康復護理在老年癡呆患者中的作用[J].西南軍醫(yī),2011,13(6):1113-1114.
R473.74
B
1671-8194(2013)22-033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