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娟
(昌平婦幼保健院,北京 102200)
健康教育護理干預對子宮肌瘤剔除術患者的護理影響
劉麗娟
(昌平婦幼保健院,北京 102200)
目的 探討健康教育護理干預對子宮肌瘤剔除術患者的護理影響。方法 選擇自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期間來我院接受子宮肌瘤剔除術治療的12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所有患者隨機平均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0例。其中,對照組患者給予傳統(tǒng)的手術前后護理方式護理干預,觀察組在對照組護理的基礎上給予健康教育護理干預。以護理干預前后患者的生存質量變化為指標比較兩組的護理效果,同時比較兩組護理干預后的護理滿意度。結果 在實施護理干預前,兩組患者生活質量各方面比較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經護理干預后,兩組患者生活質量均得到明顯改善(P<0.05),且觀察組優(yōu)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總護理滿意度為98.33%,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3.33%,兩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結論 對子宮肌瘤剔除術患者實施健康教育護理干預可明顯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同時提高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護理效果較理想,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健康教育;子宮肌瘤剔除術;護理影響
子宮肌瘤(uterine myoma)多發(fā)生于30~50歲的育齡婦女,其發(fā)病率可達20%~30%,是一種常見的女性生殖器官類良性腫瘤[1]。月經不規(guī)律、月經過多或者陰道不規(guī)則流血是該病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2],如病程較長且得不到有效的治療常引發(fā)腹部劇烈疼痛,甚至影響生育能力,嚴重危害了女性的身心健康[3]。目前的研究對該病的具體發(fā)病機制尚不夠明確,但大多認為與遺傳因素、生長因子、性激素以及細胞外機制等多方面原因有關[4]。子宮肌瘤剔除術是目前治療子宮肌瘤最常用方的方法[5]。由于患者對疾病或者手術認識的不足,常會產生焦慮、恐懼等負面心理,對手術和預后造成嚴重影響。為探討健康教育護理干預對子宮肌瘤剔除術患者的護理影響,我院對120例接受子宮肌瘤剔除術治療的患者分別采用常規(guī)傳統(tǒng)護理干預和健康教育護理干預兩種方法進行護理。結果,健康教育組取得良好的護理效果?,F(xiàn)將具體內容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自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期間120例來我院接受子宮肌瘤剔除術的子宮肌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無手術禁忌證,且在硬膜外持續(xù)麻醉狀態(tài)下順利完成子宮肌瘤剔除術。將以上所有患者隨機平均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0例。其中,對照組患者年齡29~48歲,平均年齡(37.75±7.82)歲,肌瘤位于肌壁間者43例,肌瘤位于漿膜下者12例,肌瘤位于黏膜下者5例,其中單發(fā)性子宮肌瘤36例,兩個子宮肌瘤13例,多發(fā)性子宮肌瘤11例,小學及以下文化程度者9例,中學以上大專以下者29例,大專及以上者22例。觀察組患者年齡27~46歲,平均年齡(38.18±7.91)歲,肌瘤位于肌壁間者41例,肌瘤位于漿膜下者14例,肌瘤位于黏膜下者6例,單發(fā)性子宮肌瘤37例,兩個子宮肌瘤14例,多發(fā)性子宮肌瘤9例,小學及以下文化程度者11例,中學以上大專以下者25例,大專及以上者24例。兩組患者在年齡、肌瘤部位、肌瘤類型以及文化程度等方面比較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以傳統(tǒng)護理方式對對照組患者進行護理。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健康教育護理干預。具體內容為:①入院評估:首先是健康評估,即在患者入院后對其進行血常規(guī),心、肝、腎功能等各項檢查,并根據(jù)檢查結果全面評估患者健康狀況。其次是疾病及手術知識的評估,即通過溝通、詢問等方式了解患者對疾病和手術的知曉情況,評估其疾病及手術知識了解情況。②健康教育計劃的制定:根據(jù)對患者健康及疾病和手術知識的評估情況,制定針對個人的健康教育計劃。③疾病及手術知識的健康教育:子宮肌瘤知識教育主要內容為,向患者講解子宮肌瘤的發(fā)病原因、臨床表現(xiàn)、對患者的影響等知識,并讓患者了解子宮肌瘤屬于良性腫瘤,且有極低的癌變率,讓患者對疾病有較全面了解,消除恐懼心理。手術知識教育主要向患者講解子宮肌瘤剔除手術的大致內容、圍手術期患者應該做哪些配合,并告知患者手術成功率極高,并列舉成功案例,排除焦慮、恐懼心理。④心理健康教育:加強與患者和患者家屬之間的溝通,及時了解患者的心理變化和各種心理、生理需求。根據(jù)患者或者患者家屬的主訴要求,實施心理干預,緩解患者焦慮、緊張的心情。同時,患者家屬的支持對增加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極為重要,要囑咐其多給予患者心理安慰和精神鼓勵,最大程度取得患者對治療的積極配合情緒。⑤術前健康教育:囑咐患者術前3d進食一些營養(yǎng)豐富并含熱量較高的食物,并保證充足睡眠,于術前6h停止所有飲食。臨行手術前叮囑患者洗澡,除去皮膚表面污垢,特別是重點手術切口部位,以避免不必要感染。⑥術后健康教育:包括健康教育和飲食指導。首先是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屬講解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原因,由于術后患者需保持半臥位2d,提醒囑咐患者家屬每隔一段時間給予上下四肢按摩,保證四肢血液循環(huán)流暢,防止靜脈血栓形成。鼓勵患者臥床期間保持上下肢適量的活動,并盡早下床。飲食指導主要是:囑咐患者及家屬注意飲食的梯度變化,術后12h內僅可引用一些溫水,12h后方可進食流質食物。正常排便后方可食用普通食物。⑦術后并發(fā)癥教育:向患者講解手術后一些常見的并發(fā)癥和各自形成的原因以及避免方法,如:尿潴留、腹脹等。鼓勵患者主動排尿,并對腹部進行按摩。
1.3 評價指標
①以世界衛(wèi)生組織生存質量量表(WHOQOL-100量表)為標準,對患者的心理、生理、環(huán)境和社會關系等方面的生存質量進行評估。②對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進行調查,并劃分為滿意、較滿意和不滿意3個等級。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進行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護理效果比較
以護理前后兩組患者生存質量的變化情況為指標,比較了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在實施護理干預前,兩組患者生活質量各方面比較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經護理干預后,兩組患者生活質量均得到明顯改善(P<0.05),且觀察組優(yōu)于對照組(P<0.05)。具體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生存質量變化情況比較
2.2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經實施不同方式護理后,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8.33%;對照組護理滿意度為83.33%,兩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具體結果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n,%)
子宮肌瘤作為哺乳期女性的常見病和多發(fā)病,嚴重影響了患者的身心健康[6]。雖然目前采用子宮肌瘤剔除術治療子宮肌瘤已較成熟,但患者因對疾病和手術的不了解而產生的焦慮、恐懼等負面情緒,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手術的進程和手術療效[7]。而健康教育護理干預可提高患者對疾病和手術的認知程度,使患者在術前有了充分的心理準備;還可使患者在圍手術期遵照醫(yī)護人員的囑咐,積極配合治療,改變不良習慣及錯誤認識,并合理安排膳食,加快疾病康復;此外,通過健康教育護理干預,使患者清楚并發(fā)癥產生的原因及避免方法,可最大程度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將健康教育護理干預應用于子宮肌瘤剔除術患者中,必定能取得良好的護理效果[8]。
通過本研究對120接受子宮肌瘤剔除術治療的患者分別采用常規(guī)傳統(tǒng)護理干預和健康教育護理干預兩種方法進行護理。結果,實施健康教育護理干預組(觀察組)患者與傳統(tǒng)護理干預組(對照組)患者比較,不僅生存質量改善更明顯(P<0.05),而且觀察組98.33%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3.33%(P<0.05)。說明,健康教育護理干預可明顯改善子宮肌瘤剔除術患者的生活質量,同時擁有良好的護理滿意度,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1] 陳慶云,張小燕.子宮肌瘤發(fā)病機制研究進展[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12,28(12):950-952.
[2] 關義瓊,陳伯香.子宮肌瘤術的護理干預[J].中國美容醫(yī)學,2012, 21(10):515-516.
[3] 郭燕卿,王佩君.護理干預對陰式子宮肌瘤剔除術患者的影響[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1,13(26):250-251.
[4] 貢曉明,張自忠,李紹仁,等.舒適護理在子宮肌瘤手術患者臨床護理路徑中的效果觀察[J].中國婦幼保健,2012,27(27):4206-4208.
[5] 張新芬.兩種不同手術方式子宮肌瘤切除術的護理比較[J].中國婦幼保健,2011,26(23):3677-3678.
[6] 周明江.舒適護理在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中的應用研究[J].中外醫(yī)療,2010,11(33):7-8.
[7] 張敏.心理干預對子宮肌瘤行子宮切除患者術前情緒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2,2(10):150-152.
[8] 魏云.健康教育護理干預對子宮肌瘤剔除術患者的護理影響[J].吉林醫(yī)學,2012,33(31):6901-6902.
R473.73
B
1671-8194(2013)30-025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