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瑞
(吉林省人民醫(yī)院急診內科,吉林 長春 130021)
內科急重癥患者的優(yōu)質護理體會
趙 瑞
(吉林省人民醫(yī)院急診內科,吉林 長春 130021)
目的 分析內科急重癥患者的優(yōu)質護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收集內科重癥患者164例按就診順序分為兩組,對照組予以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予以優(yōu)質護理,比較兩組的護理效果。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焦慮、抑郁、恐懼、敵對以及軀體化得分均明顯高與對照組,觀察組實施護理干預后患者的總體滿意度為98.8%明顯高于對照組86.6%,各組數據比較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內科急重癥患者實施優(yōu)質護理服務,可有效提高護理質量、患者的滿意度以及護士的綜合素質。
急重癥患者;內科;護理
危重癥患者是內科護理的重點對象,由于其病情危重,生理及心理上均遭受著巨大的痛苦,加強對其護理干預,對提高臨床療效、促進患者的康復具有重要意義。優(yōu)質護理強調“以人為本”,在臨床治療以及護理過程中,予以患者更多的關心和更加細致全面的護理,是一種人性化、創(chuàng)造性以及整體性的臨床護理措施[1,2]。本研究對內科急重癥患者應用優(yōu)質護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期間,我院內科收治的急重癥患者164例,其中,男95例,女69例;年齡23~74歲,平均(58.9±5.7)歲。其中52例心血管疾病,38例呼吸系統(tǒng)疾病,33例為消化系統(tǒng)疾病,24例神經系統(tǒng)疾病,17例其他?;颊甙凑兆o理方式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組82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無明顯的差異(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均予以常規(guī)的內科急重癥患者護理措施,觀察組患者則予以優(yōu)質護理,具體如下。
1.2.1 轉變護理服務理念
實施優(yōu)質護理模式就應積極轉變護理服務觀念。樹立起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模式,真誠地關心、愛護并尊重患者,針對患者的實際需求為其提供全面、優(yōu)質、高效的護理服務,在社會、心理及生理上面均滿足患者的需求,并使優(yōu)質護理服務作為每一位護理人員的自覺行為。
1.2.2 人性化的護患溝通
在護理過程中,應積極地與患者及其家屬溝通交流,以增進護患關系,并使患者樹立起對醫(yī)護人員的信任。內科急重癥患者容易出現焦慮和恐懼等不良心理,護理人員以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溫和的語言以及大方的行為舉止與患者溝通,以拉近護患距離,認真傾聽患者的表達,尊重并理解患者。在護理過程中,規(guī)范護理服務用語,應用禮儀性和尊重性的語言,在護理全過程中貫穿禮貌用語。
1.2.3 人性化的手術護理
患者入院時,醫(yī)護人員應主動熱情地接待患者并關懷患者,以消除其陌生感、恐懼感和緊張感。術前,應協(xié)助患者在滿足手術需求的條件下調整舒適的體位,并在不影響患者的呼吸以及靜脈回流的條件下,予以加墊支撐物,確?;颊吣軌蚋邮孢m地接受手術。對于需要留置針者,應事先向患者講明操作的目的、獲益及方法,使患者能夠積極地配合治療和護理。護理操作應盡量輕柔、準確,確保一次性成功,以減輕患者的痛苦[3]。術中應密切監(jiān)測患者的病情以及生命體征,以便更好地配合救治操作。
1.2.4 為患者營造良好的就醫(yī)環(huán)境
為患者營造溫馨、舒適的就醫(yī)環(huán)境,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主觀能動性以及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院內的各項標識牌均應標準清楚且指向明確。在病區(qū)內設置健康知識宣傳欄,向患者介紹疾病的防治、保健以及康復知識。注意保持病房內的空氣流通,嚴格執(zhí)行消毒措施,為患者營造一個溫馨舒適的就醫(yī)環(huán)境,有利于促進患者的康復。
1.2.5 嚴格執(zhí)行護理操作規(guī)程
嚴格執(zhí)行各項護理操作規(guī)程,重視病房巡視以及床頭交接班,加強晨間和晚間護理。危重癥患者病情變化快,在檢查的同時應做好搶救的準備,并確保搶救工作有條不紊,以提高患者對于醫(yī)療護理的信賴感。實施各項操作前均應向患者說明,以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操作中應注意為患者保護隱私。
1.3 統(tǒng)計學分析
2.1 兩組生活質量評價
兩組患者在護理干預后均以SCL-90評價患者的生活質量,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焦慮、抑郁、恐懼、敵對以及軀體化得分均較對照組明顯更低(P<0.05),見表1。
表1 兩組生活質量比較(,分)
表1 兩組生活質量比較(,分)
組別例數恐懼焦慮敵對抑郁軀體化觀察組828.9±1.511.4±1.99.0±1.510.1±1.712.2±1.9對照組8213.7±1.819.8±2.913.3±2.213.4±2.316.7±2.4
2.2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對于護理工作的總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具體見表2。
表2 兩組的護理滿意度比較
優(yōu)質護理是一項人性化、創(chuàng)造性的臨床護理模式,從社會、精神、生理及心理等方面滿足患者的需求,以促進患者早日康復。作為一種新型臨床護理模式,優(yōu)質護理可為患者提供全方位、舒適的護理服務,并可推動護理學科的發(fā)展,充分體現以人為中心的護理理念[4]。內科危重癥患者多年齡較大,合并多種慢性疾病,身體機能減弱,病情危急,對于臨床護理服務的要求更高,傳統(tǒng)的護理模式難以滿足需求。對內科危重癥患者實施優(yōu)質護理,貫徹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針對患者的實際需求提供優(yōu)質、舒適、個性化的護理服務,予以患者理解、尊重、關愛、照顧及支持,可提高護理質量,促進患者的康復,并提高護理滿意度[5]。
本研究中,觀察組經護理干預后,患者的生活質量顯著優(yōu)于傳統(tǒng)護理的對照組,且滿意度調查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對于護理的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提示在內科急重癥患者的護理中實施優(yōu)質護理,可提高護理質量,改善護理服務態(tài)度,改善患者預后。
[1] 楊麗娟.人性化護理在內科中的實踐分析[J].健康必讀(中旬刊), 2013,12(1):514-515.
[2] 陳小坤.人性化護理在呼吸內科的效果評價[J].醫(yī)學信息(上旬刊),2011,24(6):3486-3487.
[3] 蔣永祝.內科患者人性化護理[J].中外醫(yī)療,2010,29(21):15,17.
[4] 葉樹松.部隊某醫(yī)院舉辦了護士長離職集訓[J]. 中華護理雜志, 2011,12(4):112-114.
[5] 馬艷,李莉,劉翠英.開展優(yōu)質護理服務探討[J].中國誤診學雜志, 2011,21(17):218-220.
R473.5
B
1671-8194(2013)30-022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