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大概都知道“東施效顰”這個古代故事吧。春秋時代,越國有個著名的美女,名叫西施。她患胸痛病的時候,就皺著眉頭,用雙手捂住胸口。當她這樣走路的時候,被鄰人看見了,覺得她更加美麗。鄰居的一個丑女(后人把她叫做“東施”)看見西施捧心皺眉的病態(tài)表情很好看,于是,她就模仿西施的樣子,結果顯得更加難看。
這個故事的含義我們不去揣測了,現(xiàn)在要弄明白的是,西施的“胸痛”,老百姓叫“心口痛”,究竟是什么樣的原因所引起的。有報刊載文說西施患的是冠心病,即心絞痛發(fā)作時,就皺眉蹙額,手捂胸口等等。
西施的“胸痛”是冠心病急性發(fā)作嗎?古代醫(yī)學不發(fā)達,所以也就沒有個明確診斷。至于有的報刊一口咬定西施患的是冠心病(當然不能排除),筆者覺得似乎有點武斷。
冠心病引起的“胸痛”,即我們所說的心絞痛,是由于冠狀動脈供血不足,以致心肌缺氧所引起,常突然發(fā)生,以短暫性發(fā)作胸骨后疼痛為主要特征,位于胸骨體上段或中段后方會有突發(fā)性“心痛”,可放射至左肩、上臂內側;疼痛性質為窒息性,有嚴重壓迫感,并有胸前緊縮感、出汗和恐懼情緒。發(fā)作時常有一定誘因,如勞累、情緒波動、受寒或飽餐后等,發(fā)作時間短暫,常為1~5分鐘,很少超過15分鐘。休息或合用硝酸甘油以及速效救心丸后,疼痛迅速緩解。中醫(yī)稱之為“真心痛”。
然而,并非只有冠心病才能引起胸痛,下列疾病也可引起胸痛。
骨骼及關節(jié)、皮膚病變 類風濕性脊柱炎、增殖性(肥大性)胸椎炎、結核性胸椎炎、非化膿性肋軟骨炎、皮炎、帶狀皰疹,肌炎、流行性肌痛、骨腫瘤等,這些疾病多因急性炎癥侵犯神經根或因病變侵及骨膜引起胸痛,出現(xiàn)在左側則類似心口痛。
神經系統(tǒng)病變 如肋間神經炎引起的肋間神經痛,疼痛沿肋間神經分布,局部有壓痛,也可引起前胸痛而類似“心口痛”。
前斜角肌斜合征 系因前斜角肌纖維組織炎而發(fā)生痙攣時,使第一肋骨抬高,而壓迫臂叢神經所引起的胸痛(“心口痛”),當病人頭向對側強度旋轉時,可使疼痛加劇。
胸腔臟器疾病 除冠心病心絞痛(“心口痛”)外,心肌梗死常表現(xiàn)有心前區(qū)痛(“心口痛”),一般疼痛程度重、時間長、含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等藥物不能緩解,并可伴有呼吸困難、胸悶等,甚至可發(fā)生休克。根據心電圖及化驗檢查可以鑒別。其次,心肌炎、心包炎等也可表現(xiàn)心前區(qū)痛(“心口痛”)。肺和胸膜等疾病引起的心前區(qū)痛(“心口痛”)常因咳嗽和深呼吸或運動而加劇。如胸膜炎、胸骨劍突炎、肺梗死、原發(fā)性肺癌、縱隔腫瘤、骨髓瘤、白血病、自發(fā)性氣胸、胸主動脈瘤、夾層主動脈瘤、過度換氣綜合征、外傷等。
食管疾病如食管炎、食管裂孔疝、彌漫性食管痙攣、食管腫瘤、食管憩室等也可引起心前區(qū)痛(“心口痛”),且多位于胸骨后,但疼痛多在吞咽時發(fā)作或加重,并常伴吞咽困難。
心臟神經官能癥 系自主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引起的一組癥候群,疼痛部位多在乳房下或常變動,無悶痛或壓迫感,疼痛多出現(xiàn)于休息狀態(tài),而不在勞動和興奮的當時,發(fā)作時含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等藥物基本無效,且常有神經衰弱癥狀。
另外,頸椎病或頸椎間盤突出癥也可引起心絞痛(心口痛),也有人稱之為“假性心絞痛”,顧名思義,這是頸椎病或頸椎間盤突出癥引起的一種“假性”心臟癥狀,多少年來,許多人對于頸椎病或頸椎間盤突出癥可以引起心絞痛樣發(fā)作和心律失常認識不足,以致將一些因頸椎病或頸椎間盤突出癥引起的心胸癥狀按冠心病等診治,但療效不好。
近年來,有的學者對頸性心絞痛提出了以下診斷意見,即其一,有心前區(qū)疼痛和典型的頸椎病或頸椎間盤突出癥癥狀、體征;其二,壓迫頸椎旁壓痛區(qū)可誘發(fā)心絞痛等癥狀出現(xiàn):其三,X線片及CT、核磁共振等檢查證實有頸椎病或頸椎間盤突出癥表現(xiàn);其四,醫(yī)治心絞痛的藥物如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無效;其五,有時改變頭部的位置或姿勢可使癥狀減輕,而另一種位置或姿勢可能使之加重;其六,按頸椎病或頸椎間盤突出癥治療如給予推拿、牽引及藥物等治療可見明顯效果甚至痊愈。
總之,引起“胸痛”(心前區(qū)痛、“心口痛”、“心窩痛”)的原因很多,我們不能把胸痛一概認為是心絞痛即冠心病而造成思想負擔。當然,也不能把真正的心絞痛(冠心?。┱`認為是其他疾病。只有根據疼痛的部位、性質以及疼痛時間和疼痛的影響因素、伴隨癥狀及有關病史、體格檢查、心電圖變化等綜合判斷,才能基本上區(qū)別是一般心前區(qū)痛(“胸痛”)還是心絞痛(冠心?。?。至于那位古代美女西施,究竟是冠心病還是其他疾病,由于歷史的局限及年代的久遠,現(xiàn)在恐怕只是個謎嘍!
說來說去,無論是真心痛還是假心痛,我們都不需要。我們需要一個健康的心臟,我們需要一個強健的身體,我們更需要一個睿智的大腦和美好的心靈!
相關鏈接:
疼痛的不同性質和特點
臨床中最多見的疼痛有頭痛、牙痛、關節(jié)痛、肌肉痛、神經痛和女性的痛經,涉及的病種達百種以上。現(xiàn)在簡單向您介紹疼痛的不同性質和特點。
(1)脹痛 痛而且脹,脹重痛輕,中醫(yī)認為是氣滯疼痛的特點,頭痛則多屬火熱上擾所致。
(2)重痛痛而兼沉重,中醫(yī)認為是濕邪入氣血為病的特征。
(3)刺病痛如針刺,中醫(yī)認為是瘀血疼痛的特點之一。
(4)掣痛短時而有間隙的牽引跳痛,或痛無定處,忽此忽彼,中醫(yī)認為是為肝風致痛的特征,“風勝則動”,多與肝病有關。
(5)灼痛痛如火熱灼膚,有熱辣感,中醫(yī)認為多由火熱竄絡所致。
(6)冷痛自覺痛而局部有涼感,中醫(yī)認為是因寒凝傷陽所致。
(7)空痛痛而有空虛感覺,中醫(yī)認為多由精血虧虛,經脈不充,運行不暢所致。
(8)隱痛隱隱而綿綿作痛,除了說明疼痛的程度較輕和持續(xù)時間較長以外,中醫(yī)認為屬虛寒致痛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