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丹
英語作為一門有聲語言,成為中國中學生的第一外語。在實踐中,很多學生感到熟練掌握英語口語有困難。因此,如何改善英語口語教學、如何鼓勵學生大膽開口講英語、如何培養(yǎng)學生在人際交往中正確使用英語、如何提高學生用英語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成為廣大英語教師值得研究的課題。作者經(jīng)過多年的教學實踐,對如何提高學生英語口語能力,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了探索:
一、采用多種有效方法,培養(yǎng)學生口語表達能力
中學教材中,課文提供的素材與生活實際聯(lián)系密切,如購物(Shopping)、旅行(Travel)、體育(Sports)、愛好(Hobby)等。教師可利用這些素材讓學生展開想象,大膽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和見解。課堂上還可采用小組討論、演講比賽、專題采訪或辯論等活動,增加語言交流機會,切實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教師可采用下列方法進行操練:
1. 課前演講。每堂課的前幾分鐘,可以讓學生進行Freetalk活動。每天由一位學生給大家做自我介紹,包括個人的興趣經(jīng)歷、性格特點或對某個問題的看法。也可以講故事、講笑話、唱英文歌曲、讀英文的名言警句。在完成這些任務之前,學生要進行充分準備,胸有成竹之后才可登臺展示,并鼓勵學生自己擬稿、大膽創(chuàng)新,增進了學習興趣,強化了學習氛圍,有助于廣大學生聽說能力的提升。
2. 角色扮演。教師可讓學生分角色表演課本上的對話,并可根據(jù)課本上的對話改編新的對話。針對多角色的文章,可指導學生分角色進行朗讀練習。學生可扮演成售貨員、顧客、醫(yī)生、服務員、警察等,在特定的情境中進行口語模擬訓練。如,在講授shopping這一節(jié)時,可以把講臺模擬成商店的柜臺,上面擺滿各種學習用品,一個學生扮演售貨員,多個學生扮演顧客,在真實的情景中操練以下句型:What do you want? Can I help you? Here you are. You're welcome. 然后替換角色,反復操練。在這樣真實的氛圍中運用語言,學生積極性很高,對英語不再陌生,知識掌握得既輕松又牢固。
3. 課文復述。在開展這一活動之前,學生要進行充分準備,可列出提綱,盡量用自己的語言口頭改編,口頭表達出課文內容。教師最好先口頭作一個示范,讓學生模仿。模仿在語言學習的初級階段是不可缺少的步驟。也可通過教師提問、學生回答的方式進行復述。復述課文的好處在于學生有話可說,不但牢固掌握了課本內容,同時也訓練了靈活應用的能力。
4. 口頭模仿。口語練習的最大捷徑是模仿。首先要把握好英語的語音語調??赏ㄟ^磁帶模仿,跟讀單詞和句子、短文,要做到每一句都能熟練地脫口而出。還可利用多媒體和網(wǎng)絡加以練習,這樣更加形象直觀,印象深刻,更加有利于英語口語水平的提高。在網(wǎng)絡上我們可以和歐美人士進行面對面交談。
二、為學生營造英語口語訓練環(huán)境
課堂內外努力營造一種氛圍,讓學生身臨其境,置身于真實的英語天地里,讓他們樂意開口,大膽發(fā)表意見,這是培養(yǎng)學生說英語的首要條件。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種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來營造輕松說英語的環(huán)境,消除他們講英語的恐懼感和緊張感,喚起他們說英語的欲望,更是每位英語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1. 利用多種形式,營造英語口語環(huán)境。如,可利用班會、聽力課,讓學生學唱英文歌曲,欣賞英文詩歌,觀看英文電影;給學生以語言的熏陶以及藝術的享受,同時提升語言技能。
2. 在班上或學校組織英語角活動,讓全體學生參與進來,大膽練習口語,談論他們感興趣的話題。還可以利用節(jié)目組織聚會、采訪、英語晚會、英語演講競賽等活動,給學生提供講英語的平臺。學生開口越多,語感就越好,就能更好地把握語速、語言連貫性和流暢性,語言能力也就越強。同時各種活動和比賽,有助于學生積累語言材料,培養(yǎng)樂觀自信的性格,推進口語能力的發(fā)展。只有把學生的熱情激發(fā)起來,那么學校規(guī)定的功課便會被當作禮物來接受了。
三、培養(yǎng)學生英語思維習慣
在英語課上,教師應盡量使用英語,適當使用母語,要讓學生弄清楚英語和漢語思維習慣的差異。適時介紹中西文化背景差異,使學生較早地熟悉口語交際常規(guī),掌握如何根據(jù)不同的語境用得體的語言來進行交際對話,克服因文化背景差異而導致的表達障礙。
例如,跟西方人交談時,不要隨意詢問對方婚姻狀況、個人收入、女性年齡等隱私問題,否則將會被認為是對對方的不尊重。
語言學習離不開文化背景,因此教師在口語教學中要加強文化差異教學,努力培養(yǎng)跨文化交際人才。
四、注意運用糾錯策略
語言錯誤是語言學習過程的窗口,學生不出差錯是不可能的,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錯誤更是不可能避免的。教師對他們的錯誤既不能有錯必改,也不能聽之任之,而應恰當?shù)丶m正錯誤。如果教師對學生的錯誤有錯必改,勢必會打斷學生的思路,打擊他們講英語的積極性,影響表達的流暢性。教師不能簡單地認為糾錯是給學生提供正確的語言形式,糾錯需要智慧和技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培養(yǎng)學生自我糾錯,可教會學生自我發(fā)現(xiàn)和改正錯誤的方法。如,可進行自我修改、同伴合作修改和組內修改等。教師也可將學生言語中的錯誤紀錄下來,在課后進行糾正。另外,對于學生的錯誤,教師要采取寬容、耐心的態(tài)度,應以“不讓學生產(chǎn)生畏難情緒,不挫傷其積極性”為原則,努力采取鼓勵、肯定的態(tài)度糾正錯誤,消除學生的心理焦慮,讓學生在不斷成功中獲得愉快體驗,增強表達的自信心和愿望,努力營造友好、輕松、充滿愛心的課堂氛圍。
總之,英語作為“教育面向世界”的重要學科,在新形勢下的作用更加突出,英語口語教學越來越受重視。因此,廣大英語教師應努力探索和研究口語教學,動用多種有效方法鼓勵和引導學生開口講英語,并在實踐中不斷改革創(chuàng)新,抓住英語學習的“黃金時期”,使中學英語教學走上良性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