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杰晶
一、創(chuàng)設有趣真實的導入情境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有趣、活潑的導入能使學生很快進入角色、投入到學習中來,使學生明白本課的學習目標,讓學生的思維方向明確,并能啟發(fā)學生學習動機,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創(chuàng)設課堂教學情境時應具備一定的特色。例如,我在講授《世界因生命而精彩》這一框題的引入時,我采用首先讓學生課前演講的方式。我是這樣設計的:演講者事先寫個與本課課題有關的演講內(nèi)容,我看完后,由學生演講,然后提問學生:聽完演講后你有哪些感受。二年一班的張同學演講的題目是《生命的顏色》。演講時,她的手很是不自然,一會牽著衣角,一會按按課桌,眼睛也總是朝下看,聲音發(fā)顫,有時抖得還很厲害。但這種效果正是我所要的,針對部分同學的這種心理,所以我從七年級就開始訓練他們的心理素質,訓練他們要敢于在人群中說話,敢于表現(xiàn)自我。同時,也訓練了同學們的語言表達能力,使他們能在聽的過程中急速地來組織自己的語言,說出自己的感受。比如,我班的李同學在演講時談到:“生命是頑強的,也是脆弱的,生命的顏色是由自己來涂抹的,我一定在初中階段給自己著色上最亮麗的色彩,就像那彩虹七色光”。
我班其他同學也談到了:生命是寶貴的,我們大家都應關愛自己的生命,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等等。最后,我加以總結:人的生命就如同花一樣,為了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美麗和精彩我們不停地綻放著,沒有生命就沒有世界的精彩,因勢利導轉入課題。這樣的導入:一方面,使學生們的思維動了起來,沉悶的課堂活躍了,激發(fā)了學生們的學習靈感,增強了思想品德課教學的吸引力;另一方面,演講能彌補課本內(nèi)容的欠缺,使之從課堂引向課外,聯(lián)系實際與其它學科縱橫延伸,既豐富了教學內(nèi)容,又開拓了學生的視野。
二、創(chuàng)設“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課堂情境
在講授階段,主要是做好重點的講解和難點的化解。教師和學生如何溝通好,對于教師來說關鍵是要調(diào)動學生的參與。如果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能夠創(chuàng)設一個生動、真實的情境,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我在長期的教學探索過程中,認為教師在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中必須投入感情,情感投入的深度與廣度將直接影響著師生的交流與互動的效果,如果教師在課堂上精神飽滿、激情洋溢,那么一舉一動都會感染學生,學生參與師生互動的熱情就容易激發(fā)出來。例如,我在講《難報三春暉》這一課題時,為了幫助學生對“如何孝敬父母”這一難點的理解時,我首先飽含深情地宣讀了一封親子家書:
親愛的女兒:
從出生到現(xiàn)在你已經(jīng)度過了八個春秋,在這八年里由于你的到來,給我們這個家庭帶來了無盡地快樂。曾幾何時,當我們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家中時,一見到你就頓感渾身充滿了力量。但有時你的不聽話,你的倔強曾讓我們很是惱火。曾幾何時,當我們?yōu)橐恍┬∈露鵁罆r你那天真的笑臉把我們都帶進了歡樂的海洋;記得有一次,我在家中備課,你在我的旁邊玩著乒乓球球,你是那樣的高興,那樣的快樂,邊拍邊數(shù)數(shù),卻忽略了我的存在??赡悴恍⌒陌亚蚺搅宋业淖郎?,我當時很生氣,你站在那一動不動。可憐的你一語不發(fā),我忽略了你的感受。過后我很后悔,爸爸不應該對你那樣,你是那樣的天真,不應該對你如此的嚴厲,如今,我們家又像往常一樣。爸爸由衷的祝福你!
祝你:快樂成長,開開心心。
父親
2010年7月
伴隨著音樂,我讀完后,全班的同學都沉浸在其中,仿佛又回到了自己的孩童時期,仿佛感覺到自己就是信中的那個人。過去對父母的種種不應該都呈現(xiàn)了出來。緊接著我又設計了一個問題:“你在平時的行動中是怎樣孝敬父母的”?給大家十分鐘時間,你可以通過多種方式表達你的心情。結果很多同學都拿出了剪刀、紙卡等許多東西制作著。
幾分鐘后,同學們都爭先舉手。如,我班的陳同學用硬紙片剪了一個大大的“心”字圖形來表現(xiàn)自己對母親的愛,上面并寫有自己的話語:“我突然感悟到,母愛像一杯咖啡!它總是帶著苦澀的味道沉淀在最下面,只有細細地品味,到最后才能察覺到它的香甜,母愛就像咖啡一樣,我整整品了十七年,才品嘗出她的味道。無論怎樣,母親都以她博大的胸懷包容著我的一切年幼無知,我只想說一聲:“母親,我愛你”。飽含激動地誦讀使我的教學達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效果。王同學畫了一朵花,她站起來說這不是一朵普通的花,它是中國的母親花——“忘憂草”,我希望我的母親永遠忘卻憂愁,也祝愿母親永遠健康、快樂、幸福,最后深深地鞠了一躬。還有我班的李同學畫了一個“瓶子”,我用幻燈一放特別的漂亮。她解釋說:“之所以畫一個瓶子,是祝媽媽一生平安?!本褪沁@么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全場報以熱烈的掌聲,在場的全體教師也都為之動容。
三、創(chuàng)設激發(fā)興趣的師生互動情境
教學應在互動、開放的課堂氛圍中進行,倡導師生之間的平等對話,激發(fā)學生在興趣中進行學習。如,我在講《世界因生命而精彩》這課時,首先給同學們展示兩幅圖:一幅是月球的照片,一幅是地球的照片。我說“請同學們仔細地看看這兩幅圖有什么不同”。課堂的氣氛一下就活躍了起來。有的同學說:“月球上一片荒蕪沒有生命;地球上充滿了生機、欣欣向榮?!庇懻摰梅浅崃?,最后各小組一致總結出世界的精彩來源于生命的多彩。最后,針對同學們的總結我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你曾被某種生命打動過嗎?”由于有了開頭的討論,同學們的興趣一下被激發(fā)了出來,有許多同學爭著舉手回答。如,我班的張同學說:“我有一次看見一只毛毛蟲,在地上往墻上爬,一會掉下來,一會又爬上去,反復的這樣做著”。我說“為什么讓你感動呢?”她說:這只蟲子勇往直前,真有毅力。“它的行為感動了我。聽完之后我都被感動了,我沒曾想到在這互動的過程中我的學生能被激發(fā)出這么好的想法來,這不正是我們新的教育理念下所要求的嗎?還有我班的程同學:我看見我家的“老母雞”領著一群小雞仔兒,一到刮風下雨,老母雞就把小雞們“摟”在自己的羽翼下。我感動的是:“母愛”是多么偉大??!
有人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找到一個善于激發(fā)學生興趣的切入口,我們的教學就不再枯燥,我們還會收獲到學生那閃光的思想,從中也快樂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