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照平 李文方 王玉巧 肜 瑤
(黃河科技學院嵌入式系統(tǒng)應用技術鄭州市重點實驗室 450006)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來國際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CDIO代表構思(Conceive)、設計(Design)、實現(xiàn)(Implement)和運作(Operate),它以產(chǎn)品研發(fā)到產(chǎn)品運行的生命周期為載體,讓學生以主動的、實踐的、課程之間有機聯(lián)系的方式學習工程。CDIO培養(yǎng)大綱將工程畢業(yè)生的能力分為工程基礎知識、個人能力、人際團隊能力和工程系統(tǒng)能力四個層面,大綱要求以綜合的培養(yǎng)方式使學生在這四個層面達到預定目標。
我國高等工科教育的迫切任務是盡快培養(yǎng)與國際接軌的中國工程師,然而我國工科的教育實踐中還存在著重理論輕實踐、強調個人學術能力而忽視團隊協(xié)作精神、重視知識學習而輕視開拓創(chuàng)新的培養(yǎng)等問題。
從2005 年起,汕頭大學工學院開始學習研討CDIO 工程教育模式并加以實施,現(xiàn)在已經(jīng)取得明顯的效果。
為進一步在中國推廣這種模式,使CDIO服務于更多的國內高校,從2008年4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發(fā)文成立“CDIO工程教育模式研究與實踐課題組”,開展CDIO教育模式交流高級研修班、CDIO工程教育模式與實踐培訓班、CDIO工程教育模式試點高校骨干教師培訓班等,至今,國內超過100所的高等院校的老師全面地接受CDIO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培訓,并逐步有序地開展基于CDIO理念的教學改革。
《模擬電子技術》作為電子信息工程專業(yè)的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專業(yè)基礎課,多年來遵循“厚基礎、寬口徑、強能力、高素質”的基本指導思想,在教學、實驗和科研上都取得了很多的成績,但是與工程教育的目標還有很大的差距。傳統(tǒng)教學主要側重于電路原理的講解.過分追求理論分析的嚴謹,強調定量概念理解,強化定量分析和微觀細節(jié)內容,這樣的教學方式對于理論知識較為薄弱、自主學習能力不是很強的學生來說授課效果較差,容易導致大多數(shù)學生產(chǎn)生厭學情緒,且不易培養(yǎng)學生的電路認識和應用能力。主要表現(xiàn)在:
1.理論教學與工程教育聯(lián)系不緊密。選用高等教育出版社《電子技術基礎(模擬部分)》作為教材,全書11個章節(jié),理論體系縝密,不失為一本好教材,但與我校三本生源實際情況和技能型人才培養(yǎng)的目標有偏差;
2.沿用之前多年的實驗教材,從13個實驗項目選作其中10個,多個實驗內容不能構成一個完整的小項目;
3.課程設計的題目與理論課講授、實驗課實踐的內容聯(lián)系不夠緊密,與工程教育的要求相差太遠。
《模擬電子技術》的課程改革遵循引入CDIO教學模式改革,培養(yǎng)學生對電路的分析、設計和實際應用能力的原則,要求首先把CDIO思想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其次把CDIO思想灌輸給學生;最后授課方式從以講授為主轉為以引導為主,建立基于CDIO的新型授課模式。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針對之前教材理論性較強的問題,仔細斟酌,反復比較,選用機械工業(yè)出版社的《模擬電子線路分析與Multisim仿真》作為教材,該書本書介紹了基本概念懂得同時,詳細介紹了電子線路模型分析和仿真,并以放大器電路、振蕩器電路、模擬信號運算電路、濾波電路、信號交換電路、開關電路、交流功率放大電路為實例進行了詳細講述。其特點在于該書以元器件和電路的分析模型及仿真為主線,以模擬分析和仿真為基本工具,比較全面地介紹了通過仿真實驗研究電子線路的方法。
在分析電路的時候結合Multisim輔助分析軟件。一方面可以提高課程的教學效果,另一方面可以培養(yǎng)和強化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例如在分析放大電路失真情況,可以在Multisim運行電路,用示波器觀察各電流電壓波形,改變電路參數(shù),可以直觀觀察飽和失真和截止失真波形。
結合電子技術的發(fā)展現(xiàn)狀,加強課程的信息量,拓展視野。在教學內容方面,從外部電路分析元件,強化元件的外部特性,淡化元件的內部原理;從工程思維的觀念出發(fā),強化定性分析,淡化定量推導;從典型電路出發(fā),注重分析規(guī)律和思維方法的講授,強化宏觀設計應用,淡化微觀細節(jié)內容;增加應用電路舉例,建立以實例驅動的教學模式。
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經(jīng)常組織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和課堂提問,提出引導性問題引發(fā)學生的辯論。例如在講授二極管的應用時,引導學生利用二極管的單向導電性,分組討論,利用二極管設計電路實現(xiàn)某種功能。
在過去傳統(tǒng)的教學中,理論教學學時較長,實驗教學學時較短,學生的動手實踐的愿望得不到滿足,而且實驗課程內容上以驗證性實驗為主,不能反映社會實際和生產(chǎn)、科研實際,不能激發(fā)學生興趣。針對這一點重新修訂了實驗學時數(shù)量和實驗教學內容。經(jīng)調整,實驗學時增加至30學時。實驗教學內容由原來孤立的15個實驗項目,調整為基礎實驗、晶體管放大電路、運算放大電路、功率放大電路和電源電路五個單元,同時后五個單元結合具體的生產(chǎn)實際,構建相應的工程項目向課程設計過渡。如圖1所示就是在這種思想指導下,從實驗教學向“音頻功率放大器”工程項目過渡的示意圖。
另一方面,改變以往提供實驗箱讓學生連接電路的教學模式,要求老師提出設計構想、讓學生自主完成計算機Multisim軟件仿真、自主焊接實驗電路和檢測相關電路參數(shù),一方面提高了學生的應用所學知識設計電路、電路調試能力,同時熟悉了從理論知識到工程實踐的流程。
傳統(tǒng)的純筆試考核方式只能體現(xiàn)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很難體現(xiàn)學生的實踐能力。因此在CDIO思想的指導下改革了《模擬電子技術》課程的考核機制。整個考核包括平時成績、實驗成績和期末成績三部分。
圖1 基于CDIO理念的實驗教學向課程設計過渡圖
其中,平時成績占最終總成績的10%,主要是平時作業(yè)和課堂表現(xiàn)為主。作業(yè)主要是以理論學習內容為主.這一部分要求基本跟傳統(tǒng)的平時成績考核方式一致。課堂表現(xiàn)主要以分組討論的表現(xiàn)為主.分為個人表現(xiàn)和團隊表現(xiàn)兩個部分。
實驗成績占最終總成績的30%,主要是實驗內容的完成情況為主。由于實驗是分組完成的,所以,在考核中又分為個人實驗、團隊實驗兩個部分。個人實驗主要以基本實驗內容為主,要求獨立完成 團隊作業(yè)主要以擴展實驗內容為主,組內成員相互討論、設計電路。要求通過仿真軟件Multisim完成,并要提供電路原理說明。
期末成績最終占總成績的60%,分為理論考試部分和綜合設計部分。理論考試部分采用筆試方式,以選擇、判斷、電路分析題、電路設計題的形式考核基本理論知識,綜合設計部分要求每組學生提供一個電路設計作品。
從2009年,我校開始在電子信息工程專業(yè)教學中引入CDIO的教學理念,把CDIO的“項目教學”觀念貫穿于教學中,構建了課程體系,改革了核心課程教學,培養(yǎng)了師資隊伍,提高了學生素質。但是現(xiàn)有教材偏重理論,與應用型工程實踐有一定距離,期待符合自身特點的應用型本科教材和實驗指導教材;同時期待建立完善CDIO模式下的課程反饋機制,有效監(jiān)控教學質量和效果。
[1]顧佩華 沈民奮 李升平等.從CDIO到EIP-CDIO—汕頭大學工程教育與人才培養(yǎng)模式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年第1期.
[2]康全禮 陸小華 熊光晶.CDIO大綱與工程創(chuàng)新型人才培養(yǎng)[J].高等教育研究學報, 2008年第31卷第4期15-18頁.
[3]查建中.論“做中學”戰(zhàn)略下的CDIO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年第3期.
[4]李哲秀,駱麗,李金平.模擬電子線路分析與Multisim仿真, 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8年1月
[5]黃河科技學院 ,黃河科技學院信息工程學院本科專業(yè)培養(yǎng)方案,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