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秋
腦卒中患者急性期血糖變化及其臨床意義
吳曉秋
目的就腦卒中患者急性期血糖變化及其臨床意義進行探討。方法選取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之間所收治的170例急性腦卒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全部患者都在起病24h內入院,均不口服任何影響血糖的藥物,然后在空腹狀態(tài)下對患者的靜脈血進行抽取,血糖值應該采用血漿葡萄糖氧化酶法來進行測定。結果76例出血性卒中組患者中空腹血糖水平為(8.65±2.37),SSS 評分為(27.54±19.02);而94例缺血性卒中組患者中空腹血糖水平為(6.38±2.23),SSS 評分為(42.95±12.87)。62例正常血糖組患者中空腹血糖水平為(5.52±0.48),SSS 評分為(45.96±13.65);108例高血糖組患者中空腹血糖水平為(8.64±2.68),SSS 評分為(30.81±17.98)。與非老年組相比,老年組血性卒中組的病情要明顯重很多。與老年缺血性卒中組和非老年組相比,老年出血性卒中組的死亡率要明顯高的多。結論應該積極檢測血糖、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才可以有效地改善急性腦卒中患者的預后,避免患者受到較為嚴重的腦損害。
預后;腦卒中;高血糖;急性期
近年來,腦卒中的發(fā)病率逐年上升。其病情兇險,病死率、致殘率高。目前,針對此病尚無特異性手段。其病因主要是由于腦缺血而導致出現(xiàn)一系列生化級聯(lián)反應[1],最終引發(fā)缺血癥狀,導致神經(jīng)元凋亡,造成腦部功能障礙,一旦發(fā)生腦卒中,30%的人會丟掉生命,70%的有幸得到及時、合理的救治而活下來,但通常要面臨癱瘓、殘疾、抑郁等并發(fā)癥的威脅[2]。值得注意的是,腦卒中急性期患者通常都會合并出現(xiàn)高血糖癥,本文就腦卒中患者急性期血糖變化及其臨床意義進行探討,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之間所收治的170例急性腦卒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男102例,女68例,年齡40~80歲,平均年齡為(60.2±3.45)歲;76例為出血性卒中,其中7例為非老年患者,69例為老年患者;94例為缺血性卒中,其中15例為非老年性患者為79例。
1.2 方法全部患者都在起病24h內入院,都不口服任何影響血糖的藥物,然后在空腹狀態(tài)下對患者的靜脈血進行抽取,血糖值應該采用血漿葡萄糖氧化酶法來進行測定。利用斯堪的納維亞卒中量表(SSS)來評價患者的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0~58分),≥26分為輕、中度,<26分為重度[3]。
2.1 按卒中類型分組比較從表1可以看出,76例出血性卒中組患者中空腹血糖水平為(8.65± 2.37),SSS 評分為(27.54±19.02);而94例缺血性卒中組患者中空腹血糖水平為(6.38±2.23),SSS評分為(42.95±12.87),兩者具有較為明顯的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表1 兩組空腹血糖、SSS 評分比較(±s)
表1 兩組空腹血糖、SSS 評分比較(±s)
組別 n 空腹血糖 SSS 評分出血性卒中組 76 8.65±2.37 27.54±19.02缺血性卒中組 94 6.38±2.23 42.95±12.87
2.2 按空腹血糖水平分組比較從表2可以看出,62例正常血糖組患者中空腹血糖水平為(5.52± 0.48),SSS 評分為(45.96±13.65);108例高血糖組患者中空腹血糖水平為(8.64±2.68),SSS 評分為(30.81±17.98),兩者具有較為明顯的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表2 卒中后正常血糖組與高血糖組病情比較(±s)
表2 卒中后正常血糖組與高血糖組病情比較(±s)
注:與正常血糖組比較,P<0.01
組別 n 空腹血糖 SSS 評分正常血糖組 62 5.52±0.48 45.96±13.65高血糖組 108 8.64±2.68 30.81±17.98
2.3 老年與非老年組病情程度從表3可以看出,與非老年組相比,老年組血性卒中組的病情要明顯重很多,兩者具有較為明顯的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表3 老年與非老年組病情程度比較(%)
2.4 老年與非老年卒中預后比較從表4可以看出,與老年缺血性卒中組和非老年組相比,老年出血性卒中組的死亡率要明顯高的多,兩者具有較為明顯的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表4 老年與非老年卒中組預后比較[n,(%)]
腦卒中急性期血糖升高在臨床中十分常見,國外有報道其發(fā)生率為40%[1]。國內有文獻報道[2-3],無論是缺血性還是出血性腦血管病,急性期加重均與血糖增高密切相關,且加重程度與血糖增高水平呈正相關。其可能機制[4-5]:①腦卒中后患者機體處于應激狀態(tài),刺激丘腦-垂體-腎上腺-靶器官系統(tǒng),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和胰高血糖素、生長激素分泌增加,誘發(fā)了糖原的異生,并降低糖原的利用,使血糖升高;②腦血管病患者急性期存在胰島素抵抗狀態(tài),器官對胰島素敏感性降低,使葡萄糖的代謝利用減少,外周組織糖利用減少,腦內糖過多,導致血糖升高。本研究結果表1可看出,血糖升高的水平,出血性卒中高于缺血性卒中(P<0.05),原因可能是出血性卒中比缺血性卒中更急,機體應激反應更強烈,所以血糖升高越明顯[6-8]。從表2可以看出,62例正常血糖組患者中空腹血糖水平為(5.52± 0.48),SSS 評分為(45.96±13.65);108例高血糖組患者中空腹血糖水平為(8.64±2.68),SSS 評分為(30.81±17.98),兩者具有較為明顯的統(tǒng)計學差異(P<0.05)。結合表1,出血性卒中較缺血性卒中血糖升高明顯,病情也更重。從表3、表4中可看到,與非老年組相比,老年組血性卒中組的病情要明顯重很多,兩者具有較為明顯的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與老年缺血性卒中組和非老年組相比,老年出血性卒中組的死亡率要明顯高的多,兩者具有較為明顯的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總之,腦卒中患者在急性期基本上都會出現(xiàn)明顯的血糖升高現(xiàn)象,且血糖增高水平與病情加重程度息息相關。對于急性腦卒中患者而言,預測病情的參考指標之一就是早期血糖水平。所以,應積極檢測血糖、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才可以有效地改善急性腦卒中患者的預后,避免患者受到較為嚴重的腦損害[9-10]。
[1] 鄭大明,謝宜.應激性血糖升高對腦卒中近期預后的影響(附 121例分析)[J].中國熱帶醫(yī)學,2006(02).
[2] 陳靜.應激性血糖增高對急性腦卒中預后影響的臨床研究[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08(05).
[3] 余治平.高血糖與腦卒中的臨床和預后關系[J].中國醫(yī)藥導報,2008(16).
[4] 許啟伍.急性腦卒中患者血糖的改變及預后[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05(07).
[5] 姬莉,劉夕珍,張宙,等.腦卒中患者急性期血糖水平與病情嚴重程度的關系[J].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08(12).
[6] 許啟伍,王先放.急性腦卒中患者血糖的改變及預后[J].腦與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05(04).
[7] 常衛(wèi)國,姜昊,顏愛英,等.血糖水平與腦卒中病情變化關系[J].臨床薈萃,2007(01).
[8] 王和平.急性腦卒中患者內科并發(fā)癥對其預后影響的探討[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半月刊),2008(16).
[9] 鄭新權,劉文榮,戚士祥,等.糖尿病合并腦血管病617例臨床分析[J].安徽醫(yī)學,2009(09).
[10] 陳雨,仇妍,朱立平.腦卒中患者血清心肌酶譜及血糖變化檢測的臨床意義[J].中外醫(yī)療,2008(34).
R446.1
A
1673-5846(2013)06-0395-03
崇左市人民醫(yī)院,廣西崇左 53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