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黎明
聰明睿智,獨創(chuàng)異鄉(xiāng)初展才華
付梅出生在海河之濱天津,自幼性格開朗,聰明伶俐,長大上學后學習成績一直很好,而且逐漸養(yǎng)成了善于獨立思考的意識,辦起事來很有主見,左鄰右舍的叔叔阿姨都夸她:“這姑娘將來一定有出息!”
上個世紀80年代末,付梅從鄭州大學化工專業(yè)畢業(yè)后回到家鄉(xiāng),進入一家食品加工企業(yè)當了技術員,好學上進的她,雖然做的是技術工作,但經常向一線師傅討教和自學,很快掌握了一手精良的糕點制作技藝。1992年,付梅聽說天津一家食品添加劑廠招聘營銷人員,覺得是一個鍛煉自己的機會,就要去應聘。家里人,以及一些朋友聽說后,對她這個選擇都不贊成,紛紛勸她:“你一個女孩兒家,現(xiàn)在工作干得好好的,干嘛非要去東跑西顛的干營銷?!薄案蔂I銷能走出去,不走出去,永遠不知道外邊的天有多大!” 付梅堅持著自己的選擇,誰勸也沒用,大家只好隨她去。從此,她憑著一股一般女孩少有的闖勁,開始了走南闖北推銷產品的工作,并很快成了銷售能手。
當時付梅所在的食品添加劑廠,還沒開辟大連市場,付梅工作一段時間后,領導覺得她聰明能干,又有一股闖勁兒,便找她談話,要把開辟大連市場的任務交給她,聽完領導的想法,付梅二話沒說欣然接受,并向領導保證:“堅決完成任務!”
幾天后,年輕的付梅第一次走進了大連這個陌生的城市。大連是一個開放的沿海城市,外貿口岸,經濟比較發(fā)達,由于流動人口多,消費能力很強,因此,食品添加劑市場早已廠家云集,更有很多專門經營食用化工產品代理的大經銷商,單打獨斗的付梅根本不是他們的對手。一連數(shù)日,付梅在好幾家食品加工企業(yè)都吃了閉門羹。每次口干舌燥的從企業(yè)大門里出來,她都會有一種莫名的惆悵:“我的出路在哪兒,怎么才能打開自家產品的市場?”
一天下午,付梅又一次被廠家拒之門外。她心情沮喪的在馬路上漫無邊際的走著,不知不覺走到一家大型食品商場門前,或許是職業(yè)使然,她信步走了進去。走著走著,付梅突然在糕點柜臺前停住了腳步,看著花樣單調的蛋糕和面包,她若有所思,突然好像想到了什么,下意識的“??!”了一聲?!澳枰c兒什么?”聽到服務員熱情問詢聲,付梅才回過神來,不好意思的連連擺手:“不需要!不需要!”說完拔腿走出店門。
第二天一大早,付梅帶著添加劑產品走進一家食品企業(yè)。她找到生產主管說明來意,可任憑她好話說盡,人家就是不買他的產品。這一次付梅沒有馬上走,微笑著對生產主管說:“大連的糕點花樣太少,銷量肯定上不去。我學過糕點制作,這樣,我做幾種新樣式的糕點,您看看!”天下人都知道,天津人對吃很講究,這位主管架不住付梅軟磨硬泡,最終答應讓她一試。付梅很高興,連忙換衣、消毒,動起手來,不一會兒,憑著嫻熟的手藝和自己廠子的添加劑,制作出了當時大連市場上根本沒有的糕點樣式,而且口感與大連廠家生產的明顯不同。生產主管看完、嘗完后,不覺眼前一亮,連聲稱贊,對眼前這個年輕女人刮目相看起來,又是讓座,又是倒水,開始問起她一些糕點制作工藝上的問題。這時付梅非常真誠的亮出條件:“如果你們能夠采購我的產品,我可以免費把這些制作工藝傳授給你們廠子?!边@一招果然奏效,這家企業(yè)馬上訂了付梅的產品。此后,付梅用此招不斷出手,屢試屢成,訂單如云而至,憑著自己的睿智迅速打開了大連市場。兩年后,大連食品添加劑市場80%的份額都被付梅占據(jù),她成了行業(yè)中的名人。可是直到現(xiàn)在,大連卻很少有人知道,他們非常喜愛的虎皮蛋糕、鳳尾蛋糕等式樣美觀、口感獨特的糕點,是付梅這個天津女人傳到大連來的。
不畏挫折,二次創(chuàng)業(yè)鋼筋水泥中“挖出”商機
1995年,正當付梅把生意做的越來越紅火的時候,她突然遭遇了人生最大的一次挫折——天津那家添加劑企業(yè)轉制,她失業(yè)了。一夜之間,付梅幾年苦心經營的心血全部付之東流,她又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面臨著新的職業(yè)選擇。當時很多食品化工企業(yè)聞訊后向她伸出橄欖枝,有的甚至開出的相當豐厚的條件。然而經過這一次變故后,性格倔強的付梅覺得,不能再受制于人,那樣變數(shù)太大,應該自己奮斗,打下一方天地。下定決心后,付梅從新起步,放開眼界,開始尋找新的項目。
當時全國房改工作已經風聲水起,付梅敏銳的感覺到隨著福利分房制度的結束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房地產市場將有一個大發(fā)展。于是她一頭扎進市場,根據(jù)自己手頭只有10萬元資金的實際狀況,在這一領域里尋找起了項目。一番細致的調查后,她看好了建筑防水未來的發(fā)展前景。當時的建筑防水工程市場,很多防水施工還是鋪油氈,刷瀝青的老方法,缺乏先進技術,不少建筑業(yè)人士對防水新技術也不甚了解。經過認真論證、反復思考,付梅最終下決心一博。她首先廢寢忘食的惡補起防水專業(yè)知識。有一段時間,付梅在圖書館里一呆就是一整天,為了節(jié)省時間,天天中午在圖書館里啃一個面包就解決“戰(zhàn)斗”。憑著這股勁頭,她很快掌握了建筑防水施工的一些基本知識和新技術。
1996年的一天,她聽說一家建筑企業(yè)要開工建設一個新項目,得到消息后,付梅一個人走進了這家企業(yè),毛遂自薦,要承攬一部分防水工程。為能拿到工程,她憑著多年做食品營銷時積累的經驗和自己的真誠,半個月內天天登門,游說防水新技術的好處。她的執(zhí)著和專業(yè)知識終于打動了這個企業(yè)的領導,答應給她一塊工程,讓他第二天來簽合同?!懊魈靵砗灪贤保@幾個等待了許久的字讓付梅驚喜不已,她趕忙找一位懂行的朋友幫忙,希望他陪自己一起去謹慎的簽下這踏進新領域的第一個合同。然而,第二天當付梅興高采烈的來到這家企業(yè)時,卻被告知,施工合同已轉給別人了。這個消息猶如晴天霹靂,付梅滿心的希望一瞬間被擊的粉碎,當時心中的滋味很難用語言表達。在市場中摸爬滾打了多年的付梅,從來不相信眼淚,她深知商場險惡,一定是什么地方出了問題。她認為“即便我輸,也必須輸?shù)拿靼祝蝗灰院筮€得交學費”。于是她下決心探個究竟。幾經周折,付梅終于從工地的一位員工那里得到消息,就是她請來幫忙的朋友低價搶走了合同。
性情倔強的付梅決心一定要拿回這單打開市場的生意。工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一番努力,付梅最終如愿以償。然而盡管付梅拿回了生意,但這段經歷使她永遠難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付梅告誡自己,誠信是一個人創(chuàng)業(yè)、經商的根基。
這費盡周折得來的第一個工程,付梅象呵護自己的孩子一樣干的很認真,盡管在摸索中最后干賠了本,但她誠信認真的施工態(tài)度和掌握的新技術,為她贏得了良好的口碑。進入1997年之后,付梅的生意開始多了起來,為了使自己更快發(fā)展起來,付梅果斷結束了包工頭的干法,成立了“大連傅禹防水工程有限公司”,自己出任董事長。公司成立后,憑著區(qū)別于一般工頭們的營銷經驗和施工質量,連續(xù)接下了幾個大型樓盤的防水工程項目,這些工程結束后都獲得了部優(yōu)、省優(yōu)及國家建筑新技術應用銀牌示范工程的稱號。有了良好口碑的“傅禹公司”,從此迅速在大連及全國建筑防水市場上崛起。
目光深遠,依靠科技創(chuàng)千萬財富奇跡
“傅禹公司”在防水工程市場中的快速增長令很多同行嘆服,1997年,它還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1998年,已經可以跟幾家防水工程大家角力了,1999年,“傅禹公司”則神奇的進入了大連建筑防水領域前三甲。此后,每年“傅禹公司”承攬的建筑防水工程都在上百萬平方米以上。有人詢問付梅成功的秘訣,她說,“在傳統(tǒng)的建筑行業(yè)里,動足營銷腦筋,加上為商誠信、大氣,使我走向了成功”。
三年后,隨著全國房地產開發(fā)的迅猛發(fā)展,僅大連每年的建筑防水市場就有上億元的工程量,而且隨著防水技術的不斷創(chuàng)新和新建項目的增加,這個市場還在進一步擴大。頗有商業(yè)頭腦的付梅再次看到了商機,她馬上意識到:“面對這個巨大市場,防水材料生產的前景十分廣闊”。于是不甘安于現(xiàn)狀的她,很快將觸角伸進了這個新領域。
“模仿永遠無長進”,這是付梅在決定涉足防水材料生產時一個非常清醒的認識,她立志打科技創(chuàng)新牌,研發(fā)自己的產品?;谶@種定位,付梅以克服傳統(tǒng)防水材料耐久性、環(huán)保性差等為突破口,不惜花重金引進科技人員,組織他們在借鑒國外先進技術的基礎上,大力搞自主研發(fā)。經過一段時間不懈努力,很快“傅禹公司”先后自主研發(fā)出了包括涂料、卷材、防水劑等在內的多種防水材料,其中“FY水泥基滲透結晶型”防水材料、“JS復合防水涂料”、“水溶性聚氨酯灌漿材料”和“堵漏靈”等被國家有關部門評為全國工程建設推薦產品,這些產品應用到許多大型防水工程中后,受到專業(yè)人士的一致好評,其優(yōu)異的防水性能為“傅禹公司”帶來了滾滾客源豐厚收入,年創(chuàng)利上千萬元,使它成為大連上百家防水工程企業(yè)中集施工、研發(fā)為一體的佼佼者。2007年付梅又聘請多名全國著名防水專家為公司顧問,并與“北京建筑研究院”的防水專家聯(lián)袂,開展起了防水技術咨詢業(yè)務,如今做的風生水起,為國內很多建筑施工企業(yè)解決了技術難題。
付梅的辛勤付出,使自身得到充分發(fā)展的同時,也為社會做出了貢獻,由于成績卓著,她先后榮獲了“大連十大經濟女杰”、“中國百名杰出女企業(yè)家”、“全國建筑防水堵漏工程百名管理英才”等一系列光榮稱號。
進入2012年,深諳銷售,并從中收益頗豐的付梅,正在考慮把防水材料的銷售從防水工程中施工獨立出來,形成單獨一個體系,加大市場推廣力度。她說:“加強銷售,不僅可以促進防水材料新產品、新技術的研發(fā),還能在不斷提高傅禹企業(yè)品牌的同時,很好的推進高科技防水材料替代傳統(tǒng)防水材料在全國的進程,我愿為此多進一份力!”不難看出,隨著事業(yè)的發(fā)展,財富的積累,付梅的境界越來越高,責任感越來越強了。如今她已經朝著這個新的目標出發(fā)了,人們相信,這位在推銷中練就了一身經商本領,并在鋼筋水泥中發(fā)現(xiàn)、抓住了商機的女人,一定能創(chuàng)造出新的,更大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