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芝婷
【摘 要】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檔案作為知識的結晶和信息源,越來越被人們和社會高度重視和利用。開發(fā)檔案信息資源,適應社會信息化進程的需要,使之更好地為經濟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服務,已成為檔案信息部門的重要任務。
【關鍵詞】檔案信息;商品化
1.檔案信息商品化的必然趨勢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人們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社會對各類的信息需求空前活躍,呈現出不斷增長趨勢,"開發(fā)檔案信息資源"、"讓檔案信息進入市場",以及檔案是否有商品屬性等一系列新觀點、新問題應運而生。如何促使檔案信息走向市場,使檔案信息商品化、社會化,參與競爭,更好地服務于經濟建設,是一個需要探討的問題。本文就檔案信息的商品化問題談三點看法。
1.1檔案信息伴隨著市場經濟的發(fā)展應運而生
市場經濟的發(fā)展需要有充沛流暢的信息。社會各項事業(yè)對信息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使得檔案信息不可能站在岸邊,無動于衷。在現實生活中,檔案信息的開發(fā)對各種科學研究和日常技術的應用開發(fā)都有很大的幫助。昔日的"死檔案",今天變成"活信息"。檔案信息的巨大作用,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把發(fā)展技術市場和信息市場列為當前市場體系的重點,并提出"引入競爭機制,保護知識產權,實行技術成果有償轉讓和信息商品化、產業(yè)化"。國家還發(fā)布了《專利法》、《技術合同法》、《開發(fā)科技檔案信息資源暫行辦法》等政策法規(guī)相繼出臺,為檔案信息商品化起了推動作用。
1.2檔案信息的商品屬性
檔案信息是從檔案物的載體中通過采集加工分離出來的內容反映。它能給利用者帶來知識和智慧,產生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檔案信息是信息中的一種,它可以脫離檔案原載體而存在。其存在形式是檔案的復制品和檔案工作人員加工而成的各種知識產品。商品的本質屬性是使用價值和價值。檔案信息也具有這兩種屬性。因為檔案信息的收集、整理、鑒定、編目、編寫、提供利用都要付出一定的人力、物力,整個過程都貫穿著勞動。這種勞動產品能為利用者"效力",具有使用價值;它生產的目的不是為了自己的消費,而是為了提供利用。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實行有償服務,實際上是一種交換,這是商品生產的目的,是商品區(qū)別于非商品的本質特征。因此,它生產的全過程無不凝結著人類抽象勞動。從而,使它具備了價值,與使用價值構成了統一體。這就是檔案信息形成商品的原因。
檔案信息具有商品的屬性,又有買方和賣方市場,在客觀上形成了檔案信息可以商品化的條件。檔案信息經交換后檔案原件依然存在,并不改變其主體,而出賣的只是檔案的使用權益。所以說檔案信息也是一種特殊的商品,是一種不同于一般商品的特殊商品,在不損害國家利益或他人利益的前提下,檔案信息產品可以進入市場,參與競爭,創(chuàng)造效益,實現其商品化。
2.現行檔案信息服務方式的主要模式
檔案信息服務方式隨服務深度與服務廣度的不同,而顯示出不同的服務水平、服務層次、服務質量和服務效果?,F行檔案信息服務方式主要有三大類型,即傳統型服務模式、機械型服務模式、智力型服務模式。
2.1傳統型服務模式
通常包括檔案外借服務、檔案閱覽服務、檔案報道服務和檔案陳列、展覽服務。
檔案外借服務。利用者為了某種需要將部分館藏檔案借出館(室)外,自由閱讀的方式。主要包括五種具體服務方式,即個人外借、集體名義外借、館(室)際互借、預約外借和流動外借。企業(yè)事業(yè)單黨政機關檔案室個人外借和預約外借較多;地方綜合性檔案館以單位名義外借的情況時有存在,如編史修志等;館(室)際互借是政黨信息和利用交流;流動外借在農村普遍存在,如農科檔案送檔到村、到田頭,普及農科知識。檔案外借服務應注意保管、涉密和完整性等問題。
檔案閱覽服務。這是檔案部門通常采取的服務方式。檔案部門辟有閱檔室,供利用者進行借閱利用。對檔案部門來講能及時接受利用者的反饋信息。
檔案報道服務。檔案部門通過檔案報刊,或新聞媒介向社會和利用者揭示和通報檔案信息服務方式。如檔案館通過新聞媒介公布開放檔案目錄。出版檔案館簡介、指南,編輯直接反映館藏內容的簡報、刊物等。
檔案陳列、展覽服務。這是檔案部門的通常做法,如美國國家檔案館常年陳列《獨立宣言》供人參觀。檔案部門按照某一檔案信息主題,組織檔案展覽。如結合香港回歸,二史館利用豐富的檔案館藏進行展覽,供社會了解歷史。這種方式宣傳范圍廣泛,內容具體、直觀,易吸引利用者,社會反響較大。
2.2機械型服務模式
包括復制服務和聯機服務。
復制服務。用復制檔案的手段,提供給利用者服務的方式。檔案復制服務最主要的作用是提高利用率,滿足利用者對特定檔案占有的需要。另外也是檔案信息進入技術市場、信息市場進行轉讓和傳播的最基本的手段和方法。
聯機服務。指檔案部門利用計算機進行檔案文獻檢索的全過程,即從輸入提問到輸出檢索結果,總是通過計算機終端與計算機以會話形式進行提問、對話、檢索,即問即答,最后有終端輸出檢索結果。目前國外檔案館已采用聯機服務方式讓利用者自由檢索。隨著我國經濟的發(fā)展,目前已有部分省級檔案館實現聯機服務。
2.3智力型服務模式
通常包括編研服務、情報服務、檢索服務、定題服務和咨詢(證明)服務。
編研服務。檔案部門具有檔案編研職能,并設有編研機構,擁有專門編研人員。根據自身檔案館藏特點和特色,以及檔案利用價值有選擇、有目的地開展編研服務。如蘇州市檔案館1995年為了配合蘇州市國際絲綢旅游節(jié)活動,根據擁有豐富絲綢檔案優(yōu)勢,編研出版了上下冊《蘇州絲綢檔案匯編》一書,作為禮品贈送給參加活動的來賓。
情報服務。在企業(yè)事業(yè)單位、科研院校以及經營單位中。檔案是重要的情報源之一。如經營檔案、科技檔案、科研成果、論文、專利等檔案是主要的情報來源。特別是在大中型國有企業(yè)和科研院校中實行檔案圖書情報一體化管理,形成綜合信息中心。檔案信息情報服務是檔案工作者的工作內容之一。
檢索服務。針對利用者特定的實際需要按照一定的檔案標識系統與途徑,從大量的檔案目錄、索引、文摘、卡片等二次文獻中查找出需要的檔案信息的服務活動。開展檢索服務必須建立完善的檢索系統,合理組織和整理檔案文獻資料,加強館藏基礎管理工作。檔案檢索服務已經歷了手工檢索、半機械化檢索和電子計算機檢索,以及光盤檢索和目前的網上瀏覽等過程。
定題服務。檔案信息定題服務又叫跟蹤服務。指檔案信息部門根據利用者的需要確定某一專題,并圍繞這一專題從檔案文獻中選擇有用的檔案信息,定期、主動地向利用者提供的一種方式。這種服務方式在企業(yè)檔案管理中運用頗多,特別是新產品開發(fā)、技術引進、設備改造、科研項目研究過程中采用定題服務方式,并且通常與情報服務方式相結合。檔案信息定題服務大體要經過確定內容、跟蹤服務和效果反饋三個步驟。
咨詢(證明)服務。檔案部門經常會碰到一些有關政策、法律、規(guī)定、個人經歷、學歷等的咨詢(證明)。特別是近年來城市建設和街坊改造涉及百姓切身利益的拆遷政策、土地使用權、房產權等,檔案部門在不違反國家法律、法規(guī)的情況下,都能使咨詢者滿意,或出具證明。
檔案信息商品化,今天也許只是一種探討,目前成為現實的條件并不成熟,重要的是它是一種趨勢。檔案信息走向市場,走商品化的道路是或遲或早的大勢所趨,是一種符合事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的大趨勢,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fā)展的必然結果,將對我國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fā)展產生相當大的推動作用。因此,對其進行理論研究和大膽探索實踐顯得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