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靜
看名著改編的影視作品時,有一種悄悄的歡樂就是看到了和原著描繪形神皆似的演員,哪怕沒有神,光有形也是好的。同理,看到了不符的扮演者就會悵然若失甚至痛心疾首。許鞍華拍《傾城之戀》時用繆騫人扮演白流蘇,這女子顴骨那樣高,分明是演曹七巧的好材料,怎么當?shù)闷鹱罱?jīng)得起老,臉如青瓷的白流蘇呢?
同樣是許鞍華拍的《半生緣》,演員選得就見下功夫了,按道理說女主角吳倩蓮并不像書中描繪的臉形是圓中見方,但讓梅艷芳演她的姐姐一定經(jīng)過精心的選擇,既要達到書中所說的讓人有恍惚得分不清姐妹的錯覺,曼璐又要具備江湖氣與滄桑感,還要滿足票房號召力,實在是當時最好的選擇。后來的同名電視劇找了沒有半點相似之處的林心如和蔣勤勤,愈發(fā)被襯得慘不忍睹。所以說,對的演員,至少使作品成功了一半。
關錦鵬版的《紅玫瑰與白玫瑰》,按說演員也和原著外形不符,趙文瑄太漂亮,葉玉卿不夠瘦,但是他們通過老練和傳神彌補了這一切。到了李安,他最精益求精,王佳芝的六角臉最怪,你很難在生活中看到擁有這種臉形的美女,但他就能找到湯唯,且她又高挑,同時滿足作者的兩個要求,除了胸小點,可是一想如果擁有D罩杯,就很難再有楚楚可憐之姿態(tài),電影總歸是遺憾的藝術。
張愛玲有那么多作品還沒有拍成影視劇,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找不到合適的演員,有些角色其實也有當下的人選?!冻料阈嫉谝粻t香》,外號“粉蒸肉”的葛薇龍,少少的嬰兒肥,皮膚雪白,木口木面,不正是劉亦菲?年輕時的章子怡也能演這個角色,盡管她外形不是很像,但假使讓鞏俐演姑媽,這一對搭配擦出的火花不會遜于《藝伎回憶錄》。
《心經(jīng)》中的小寒與綾卿,像一雙影子,只不過小寒短小俏麗,綾卿修長穩(wěn)重。前幾年的李小璐和周迅正像這一雙影子,只可惜小寒是主角,如果讓年輕些的李小璐演小寒,周迅成了陪襯,從知名度和演技上都不能服眾,如果讓同樣相似的鄧家佳和李小璐演這一對,又沒有一個可以撐得起局面。反正現(xiàn)在鄭爽整完容既像金莎又像唐嫣,這幾個人可以作為考慮人選,苦惱的是,她們誰也沒有周迅那樣,可以傳達出小寒天真又殘忍的特質。
還有一對比較合適的組合是劉亦菲和劉詩詩,她倆也有相似之處,美貌度也足夠,缺陷也是兩個人都沒有靈巧勁,誰都不適合演小寒。
如果重拍《金鎖記》,曹七巧非章子怡莫屬,她的秀麗,張揚,狠勁,都是為曹七巧而生??催^《一代宗師》,又知道她能表現(xiàn)一個女人絕望的一生。
香港曾經(jīng)出過一批大美女,但多帶有熱鬧的俗氣勁,現(xiàn)在TVB培養(yǎng)的那一批氣質過于硬朗;臺灣女星是溫柔,但同時也有一種小家子氣,還不是小家碧玉式的羞怯,是鄰家成績不太好的小妹式的嘰嘰喳喳。仔細想想,還是大陸女星選擇范圍更寬泛,更適合民國戲。可是隨著時代的前進,這些具有民國氣息的女子越來越少,終將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