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丹
【摘 要】教育社會發(fā)展的動力,教育的發(fā)展將推進社會的進步,高校教育更是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國家堅持教育要以人為本,思想道德是教育的第一步,在教育發(fā)展過程中尤為重要,所以發(fā)展教育首先要做好思想教育。人的發(fā)展要靠教育,國家的發(fā)展更要靠教育,教育是強國之路。
【關鍵詞】思想教育;管理分析;科學化
影響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因素是我國的經濟發(fā)展因素,經濟是促進教育發(fā)展的動力,沒有了經濟這個動力的支持,教育的發(fā)展當然要受到限制,要促進思想教育的科學化管理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要大力發(fā)展經濟,經濟是強國之本,是國家發(fā)展的動力,是教育發(fā)展的動力。
一、我國高校思想教育的現狀
高校思想教育一直是高校教育的重點問題,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思想教育業(yè)出現了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高校大學生普遍存在著沒有明確的理想或目標的現象。進入21世紀,國際競爭日趨激烈,大學生作為新一時代的接班人,他們的教育在這樣的大環(huán)境下顯得尤為重要。從一定程度上,大學生能否擔負起實現民族復興的重任關鍵在于能否有明確的目標與計劃,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是對即將步入社會的這一群體的最后一堂思想教育課。然而,目前高校大學生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就是缺乏目標意識,對學習沒有積極性,對未來的發(fā)展盲目,雖然導致這些現象的原因有很多,但對高校學生缺乏思想教育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
2.高校大學生誠信意識也相對淡薄。我們以前引以為傲的雷鋒精神已經過時,而現今社會的“活雷鋒”卻被判定為“二愣子”,這樣的一種社會思潮漸漸地對高校學生也產生了影響,使他們的思想也在潛移默化中產生偏差。其次,當前的大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大多數家庭忽視了對孩子的誠信教育。此外,網絡文化是大學生文化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大學生群體深受良莠不齊的網絡文化的影響,不良的網絡文化給高校學生的誠信意識帶來一定的沖擊。諸多因素導致了在高校校園里出現了誠信危機,徇私舞弊現象嚴重,大學生誠信意識淡薄。綜上所述,培養(yǎng)大學生的誠信意識應有的放矢。
3.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普遍較弱。社會責任感在現代人身上體現得越來越不明顯,現今高校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也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偏差,出現了享樂主義、悲觀主義的思想,這些不正之風對現今的大學生也造成了不可忽視的影響。如果不及時地予以糾正,長此以往,不僅對校園,對社會,乃至整個民族的發(fā)展都將造成巨大的沖擊。因此,應在大學校園營造正確的價值觀氛圍,在學生的工作和生活中加強對學生思想觀念的糾正和引導,從身邊的人和事做起,加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社會責任感。
二、高校思想政治管理的理論基礎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針對正處于逐步社會化的大學生群體而進行的,毋庸置疑地,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學化應著眼于提高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一切都要根據學生個體的發(fā)展規(guī)律來進行指導,從內容到形式上都應擺脫經驗主義的束縛,走向科學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三角理論即基于大學生群體對象和個人對象的思想政治水平,結合國內校內教育環(huán)境,融合與教育有關的其他學科知識,依托科學的指導思想和工作方法,使大學生達到自我發(fā)展自我完善的一種思想教育理論。
1.三角理論的涵義
三角理論模型中的三角是指媒體中介、環(huán)境和人自身的的素質三部分,這一理論以馬克思主義關于環(huán)境的界定和人與環(huán)境的關系的思想為指導,以媒體中介為依托,以高校的各種思想環(huán)境為基礎,以達到強化人的素質為目的的一種理論模型。這種結構模式揭示了環(huán)境、中介、人的素質三者間的內在聯系,三者密不可分,相輔相成。
2.三角理論的現實意義
三角理論堅持以人為本,模型為基礎,加以一定的理論體系、教育管理理念與教學活動,形成了一套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科學化的“三角”理論系統(tǒng)。三角理論利用內部和外部環(huán)境對思想政治進行科學化管理 。三角理論內容系統(tǒng),是理論與實踐的高度統(tǒng)一,行之有效,操作空間強,這個理論的出現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操作性較強的實踐依據,同時又具有很強的指導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學化的實現,離不開科學的理論作指導。
3.借助強大的媒體中介
網絡這個強大的媒體是進行思想教育的重要陣地,開展一系列的網絡競賽,利用網絡技術引導學生傳播正確的思想,要充分利用網絡這個強大的傳播平臺,挖掘正確的教育資源,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學化管理提供中介。以我校為例,從學生教師個人到各班級、社團,都有各自的微博,各分團委甚至有博客,通過這些微博、微博群或博客群產生的思想和輿論效應將是不可估量的。三角理論的出現,使環(huán)境、人的素質和媒體中介被無形地聯系在一起,為實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個有力的平臺,同時也提供了一種可能,使高校思想教育更加科學化、規(guī)范化。
三角理論的三個支點,包括教育管理、理論體系和服務育人,三者相互影響,相互促進,是一種辯證關系。
三、思想教育管理的途徑
以三角理論為基礎,結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現狀,要實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科學化,需從政府部門、教師隊伍以及學生本身采取一定的措施以加強對思想教育的管理。
1.政府部門需引起高度重視。
教育是立國之本。一個國家教育的發(fā)展,政府部門應當也必須予以大力支持。只有把教育搞好,社會的其他領域才有可能得到更好的發(fā)展。人的發(fā)展靠教育,政府部門要做到對教育高度重視,為教育的發(fā)展制定可行的計劃。政府的干預可以為教育提供經濟和政策保障、先進的教學設備,提高教師的工資水平,不斷加強對教師的培訓,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2.培養(yǎng)一支具有高素質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隊伍
作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輔導員和兩課教師要掌握多方面的技能和素質。除了掌握心理、時事、政治、就業(yè)等常用知識技能外,另外在法律、社交、人文、藝術等知識領域也要建立一定的知識基礎,認真履行教育、管理、咨詢、服務的只能,幫助和引導學生克服在學習、生活、教育、交友、就業(yè)等方面的問題,提高學生個人素質,促進學生的成長與長才。此外,要加強研制并推廣思想政治教育軟件,普及科學會的教育方式,建立科學化的研究平臺,將學生工作“科研化”,提倡融合社會環(huán)境和家庭環(huán)境,形成“校園-社會-家庭-學生”四位一體的管理和監(jiān)督方式,進一步推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學化。
3.堅持以人為本的改革方向
要進行高校思想道德的改革,首先是要改革學生的思想,學生才是思想道德改革的中最重要的一環(huán)。大學生的成長環(huán)境和教育方式的不同,導致他們接受事物的方式也不同,所以在改革過程中不能一刀切,要做到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特點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法,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有針對性的進行教育,有的學生可能受家庭的影響心理可能會有障礙,針對這樣的情況首先要進行心理輔導,幫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這樣學生才能實現自我實踐,自我教育,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質。
四、思想政治管理科學化的方法
實現思想政治的科學化管理要通過多種途徑實現,在客觀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充分發(fā)揮在學生群體中的思想政治導師這一角色的作用;在主觀上,學生應主動加強自身建設,實現自我教育與自我管理的統(tǒng)一。
1.要做到外部教育與內部教育想結合的管理方法
學生思想素質的提高不僅僅是依靠自身努力成就的,在這個過程中更需要外部力量的輔助,包括教育者和社會力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不僅是大學生在自我發(fā)展、自我完善的道路上的引領者和指導者,更是他們生活、學習和工作中的“同志”和“朋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應將優(yōu)秀的思想品德和自身的道德體驗提供給學生,讓被教育者接受社會所要求的正確的政治觀點和道德規(guī)范,并引導他們培養(yǎng)高尚的道德情懷。其次,社會實踐是人作為社會的一個分子,在社會化過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大學生也應積極地參加各類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地加入其中,這也是促使其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社會觀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學生在實踐中踐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產生具體實踐經驗,加強思想教育的內化,同時,也拓寬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覆蓋面。堅持外部教育和內部教育相結合的方法促進了理論和實踐的有機結合,加速教育與自我教育的統(tǒng)一,從而達到思想政治管理的科學化。
2.引導大學生加強自我教育,提升個人素養(yǎng),實現全面發(fā)展
“全面發(fā)展”是指人的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以及人的自由發(fā)展,而其中道德教育、精神培育應是題中之義。高校大學生是十分寶貴的人才資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國的未來。建設和諧校園的目標是社會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才,毋庸置疑,大學生群體自我發(fā)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應加強對大學生自我提升意識的培養(yǎng)。大學生在接收外部教育的同時,作為實踐者本身,在掌握專業(yè)知識和技能的同時,應更積極地參與各類校園文化活動,利用發(fā)生在學生身邊的事,讓學生在自我教育中加強自我實踐,在自我實踐中不斷成長。發(fā)掘自身潛能,提升人際交往能力、心理調節(jié)能力和承受能力等。大學生也應在課余時間多參與各類社會實踐,增加與社會各層面的接觸機會,在實踐過程中加強與各種社會影響因素的協調能力,為邁出大學校園作更充分的準備。除了自我實踐還要做到我反省,并進行自我修正和自我完善,協調與周圍的人、事的關系,最終成為一名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新人,完成全面發(fā)展。
四、總結
我們可以看到,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雖然存在很大的弊端,但是我們有信心有能力通過轉變教育理念,完善教育手段來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學化管理。我們應在以后的工作中抓重點、抓關鍵、抓主要矛盾,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學化管理當做一個重要課題,堅持與時俱進,緊跟時代腳步,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爭取實現新的突破,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科學化。
參考文獻:
[1]李讓恒,周承志.全國教育改革創(chuàng)新獎揭曉 湖南獲特別獎等多個獎項[J]. 湖南教育(上). 2011(12)
[2]桂文.廣西“職教攻堅”獲第二屆全國教育改革創(chuàng)新特別獎[J].廣西教育,2011(36)
[3]趙河,杜根長.張震——河南職業(yè)教育改革創(chuàng)新的領跑者[J].河南教育(下旬),2012(01)
[4]郅紅心.小議校企合作的改革創(chuàng)新[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