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金鐘 趙國宏 董德森 金石梅
隨著教學理念及教學方法的不斷革新,實用高效的教學課件越來越受到推崇。PPT因操作簡便、實用性廣、表現(xiàn)力強而一直主導著我國教學課件制作領域。但PPT課件在互動性方面表現(xiàn)不太理想,給人的印象是結構化程度高,只能單向地、被動地傳遞信息,無法實現(xiàn)人對信息的主動選擇和控制[1]。另一方面,交互性效果較好的Flash、Authorware、Director等軟件操作較為復雜,人們倡導的積件思想在短期內推廣仍有很大的難度。在這樣的背景下,PPT課件交互性設計與應用研究成為專家學者及一線教師較為關注和熱衷探討的問題。
國內的研究多著眼于對PPT自身功能的發(fā)揮上,尤其是VBA代碼、觸發(fā)器和超鏈接。這些研究提出了很多巧妙的設計方法,利用觸發(fā)器可實現(xiàn)英語單詞的翻譯、下拉菜單,利用VBA實現(xiàn)文本切換、文本下拉,利用按鈕實現(xiàn)對視頻的鏈接播放。
國外的研究多側重利用新技術提高PPT課件使用中師生的互動效果。如Microsoft Unlimited Potential計劃教育組指出,Multipoint技術創(chuàng)造了協(xié)作學習環(huán)境,在學生負責找出正確答案并提交答案時,他們的學習就會進步[2]。
從上述現(xiàn)狀來看,PPT課件的互動性設計研究存在如下問題:
1)提出了插入swf文件的方法,但對如何獲取交互性的Flash文件并沒有提出可行性建議;
2)VBA語法雖然簡單,但讓許多教師掌握并運用需要一段時間,而大多數(shù)教師并不愿意花費太多時間來學習這一代碼語言;
3)PPT本身實現(xiàn)的是簡易的交互功能,重復使用率低;
4)較少從學生角度出發(fā),部分低層次的交互并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
5)利用最新的硬件、軟件資源支持PPT的研究很少;
6)重復研究過多,對觸發(fā)器、超級鏈接等較簡單的交互研究過多。
由此,應該在分析當前交互性PPT課件的現(xiàn)狀下,借鑒國內外先進的設計原則和方法,彌補PPT課件在交互設計方面的缺陷。
交互性主要指人機之間的交互,用戶通過交互界面的輸入信息進行控制和請求,計算機則通過交互界面提供信息和動作。具備這種特性的PPT課件被稱為交互性PPT課件。課件的良好交互性一般應體現(xiàn)出:1)用戶對軟件進程控制能力;2)功能特性自由取舍;3)友好的用戶界面。而從教學的基本模式來看,教學是一種雙向的過程,是教師與學生雙向互動的過程。無論是教師與學生,還是學生之間,交互是信息化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這要求PPT課件不僅能使學習者通過和別人(教師、同學)的交流促進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更在交流中實現(xiàn)情感和人格的完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教師要掌握基本的交互設計原理和明確的教學目標,能靈活控制課件演示并與學生通過問題情境等建立教學內容的溝通,學生要能夠及時反饋,從而提高課堂的參與感。
PPT課件交互性設計所依據(jù)的理論基礎一般可以認為是經驗之塔理論和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戴爾在《教育中的視聽方法》中以“經驗之塔”為模型,表述了學習者在獲取經驗時以實際操作為基礎,采用視聽教具、視聽方法獲取間接經驗,最后抽象為概念和符號的過程。他認為,觀察的經驗可以對直接的經驗進行豐富和擴展,同時不能止于直接經驗,而應注意啟發(fā)和引導學習者向抽象的、概念的思維層面提升。北師大教授陳麗在此基礎上提出的教學交互層次塔模型,揭示了操作交互、信息交互、概念交互三個從簡單到復雜的交互層面共同作用于學習結果。該模型明確了教學互動設計中的三個工作重點,盡管它們可能同時發(fā)生,但各層面的交互對學習意義是不同的。操作交互是媒體界面交互性和學生操作媒體熟練程度的綜合體現(xiàn),信息交互是教學實施和教學水平的綜合體現(xiàn),概念交互成為學習的終點和結果。
課件的設計就是要遵循一個學生對知識從認知到理解的過程,即從操作交互到信息交互,再完成學生從概念上的理解。這個模型也為設計交互性PPT課件提供了科學的途徑:通過媒體功能的完善和學生的技術培訓,提高操作交互的水平;通過良好教學設計和學習支持,提高適應性的水平;通過概念交互,可以評價教學交互是否促進有意義的學習。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者應在一定的教學
情境下,借助教師和同學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工具獲取知識,從而完成知識的意義建構。它強調以學生為中心,“情境”“協(xié)作”“會話”和“意義建構”是學習環(huán)境的基本要素。它不僅要求學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和知識的灌輸對象轉變?yōu)樾畔⒓庸さ闹黧w、指示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而且要求教師由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轉變?yōu)閷W生主動建構意義的幫助者、促進者、引導者。其中,發(fā)揮首創(chuàng)精神、將知識外化、實現(xiàn)自我反饋這三方面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即:1)要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能體現(xiàn)出學生的首創(chuàng)精神;2)要讓學有更多機會在不同情境下去應用他們所學的知識;3)要讓學生能根據(jù)自身行動的反饋信息來形成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案。它揭示了通過使用各類教學用具為學習者提供一定的學習情境,讓學習者相互合作創(chuàng)建有意義的學習對話,最終完成學習者對知識從信息到概念的意義建構。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PPT課件應該轉變成師生、生生交流溝通的媒介,提升課堂反饋交互的效果,讓學生能夠通過參與課堂習題測試、教學內容的信息交互演示、學習成果檢測評定等,提高學習興趣,最終在概念的角度形成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和問題的解決方案。比如在攝像機結構的課程上,可以通過對一張攝像機的三維效果圖對各部件進行說明,學生通過點擊課件上的各部分標識了解白平衡、逆光補償、光圈值等按鈕的操作說明。這樣本身就體現(xiàn)了學生和教學資源的演示互動。學習者通過協(xié)作和互動獲取知識,是PPT課件交互性設計的根本目的。
對PPT課件交互性的設計遵循結構靈活有序、內容充實恰當、操作簡單方便、反饋迅速完整的原則。
基于CAI課件交互性設計的策略,可以利用控件、插件、軟件來對PPT課件在課堂教學中的交互設計做補充,特別是通過周邊軟件的輔助能夠滿足大多數(shù)的教學需求。
1)VBA與控件。Flash、Authorware能通過大量的模塊和編程語音來設計交互效果,但操作較為困難;而PPT本身就可通過簡單的Visual Basic編程、AcitiveX控件工具箱實現(xiàn)簡單的交互功能。通過簡單的屬性更改或代碼編輯,就能夠實現(xiàn)師生在PPT界面上的交互,增加課堂學習的趣味性。
圖1 PPT內置的開發(fā)工具界面
在Office 2007版本中,一開始打開PPT并沒有VBA與控件箱,需要點擊【Office按鈕】,然后【PowerPoint選項卡|常用|開發(fā)工具】,這樣就多出了圖1圈示的選項卡。
PPT的控件具備描述自身信息的屬性,即控件的名稱、具有的值、大小等。把控件拖拽到編輯區(qū),當點擊該控件按鈕時,值發(fā)生變化,響應外部的消息;同時單擊“查看代碼”可以編輯代碼。
例如,向PPT嵌入一個swf交互視頻,可以在“開發(fā)工具”選項卡下找到“其他控件”圖標,打開后找到“Shockwave Flash Object”,當光標變成十字形時,可以在幻燈片上拖拽出該控件對象,打開屬性工具箱,在“Movie”屬性值中輸入相對路徑下的Flash文件名,如“001.swf”。
Visual Basic Application是應用程序開發(fā)語言VB的子集。設計者只需要掌握VB的幾個簡單語句就可以創(chuàng)建一些簡單的控件對象供自己調用。這里列舉一些關聯(lián)語句:
①If...Then...Else,檢查一個條件語句的真假。如果值是True,則執(zhí)行Then后面的動作;如果值是False,則執(zhí)行Else后面的動作。
②End if,結束條件檢查的語句。
2)觸發(fā)器。選擇幻燈片中的任意元素,右鍵找到“自定義動畫”,在右邊選擇任一種動畫模式如“進入”,選中一個效果,再單擊“計時”選項卡即可找到觸發(fā)器。觸發(fā)器以動畫或書簽(僅針對音頻和視頻)為基礎,它類似控件按鈕,可以設定一個觸發(fā)點擊的元素進而引發(fā)一個動畫,且可以重復執(zhí)行。因而,利用觸發(fā)器的功能設置,可以用來激勵學生思考、總結,重復復習。
以判斷題為例,下面介紹步驟。
①幻燈片編輯區(qū)輸入一個判斷題:“雙主教學設計是由何克抗教授提出的。”并在下面放一個對號、一個錯號。
②在試題下方分別錄入兩段話:“恭喜,判斷正確!”“抱歉,判斷錯誤!”
③對“恭喜,判斷正確”文本框選擇自定義動畫,在“進入”中選一種方式,在觸發(fā)器上選擇對號的這個圖片;同樣,判斷錯誤的文本框對應錯號的這個圖片。當然也要對這兩個文本框做退出的動畫設置,可以使其出現(xiàn)2秒后自動消失。自定義動畫設置如圖2所示。
通過對PPT內置開發(fā)工具和觸發(fā)器等進行簡單的設置就能達到預定效果,但是這樣的方法無法應對大量的更為靈活的習題設計。即便復制原來的試題僅修改試題和答案內容,這也是很浩大的工程;另一方面,在對排序、問答題進行設計時,這樣的方法無能為力,當然也無法核對學習者的正確率和得分。所以,需要借助PPT周邊的插件、軟件來實現(xiàn)常用到的交互性設計。表1為PPT課件中實現(xiàn)交互的6種方法比較[3]。
表1 PPT課件中實現(xiàn)交互的方法比較
圖2 觸發(fā)器設置界面
課堂檢測所學知識是很多教師常用的方法,這樣既能總結本節(jié)所學知識,又能調動學生參與感。筆者在這里就提出一種思路,把Flash試題嵌入到PPT當中。具體做法是先安裝ShowRoom插件,它可以把swf文件置入PPT文件中;然后設計Flash試題,利用Quizbuilder和Quizcreator這兩個軟件;最后把swf文件導入到PPT。
1)ShowRoom。ShowRoom是一款面向PPT插入各類媒體文件的工具,是把swf文件嵌入到PPT中最好的插件之一,能實現(xiàn)對Flash文件流暢快捷的嵌入。筆者經過多次試驗,發(fā)現(xiàn)該款插件運行非常穩(wěn)定,特別是插入swf試題的效果比其他同類工具如iSpring、Swiff Point Player、Articulate Studio組件等更為靈活方便。它的功能具體包括:支持PowerPoint 2000/XP/2003/2007(圖3);支持swf、flv、mp4、mpeg4、m4v視頻文件;嵌入式的IE網頁、Web Video、YouTube視頻支持;提供使用Google搜索所需圖片資源的小窗口功能。
ShowRoom安裝十分簡單,直接執(zhí)行ShowRoom Setup.exe,在打開的對話框點擊“Install Now”即可安裝。點擊“Insert”欄的Flash按鈕,即可插入Flash文件。
2)Quizbuilder、Quizcreator。 這兩款 Flash試題制作工具簡單易用,功能強大,支持可視化快速開發(fā)。普通教師利用它們可以在沒有編程基礎的情況下,快速制作出基于Flash的交互式的試題和測試,并能進行在線測評。Quizbuilder(秋風試題大師)和Wondershare Quizcreator(萬興在線測試制作系統(tǒng))都是獨立的軟件,但它們生成的swf文件較大,掛到網上需要長時間刷新等待,所以不宜上傳到網上。安裝完這兩款軟件,就可以打開它們,直接錄入試題了。它們的使用方法大同小異,此外Quizcreator還有一項調查問卷的功能。
圖4分別是它們的初始化界面。觀察界面,會發(fā)現(xiàn)操作起來非常簡單。
具體說來,它們有如下交互性設計的優(yōu)勢:
①支持Flash題型多,Quizbuilder支持8種題型,Quizcreator支持9種題型(支持數(shù)學公式編輯),常用的填空、判斷、選擇、熱區(qū)、匹配、排序、簡答題型等都支持;
圖3 安裝ShowRoom后的PPT界面
圖4 Quizbuilder與Quizcreator的初始化界面
表2 交互設計軟件插件功能比較
②支持插入背景音樂和圖片、解答提醒、時間限制等;
③支持試題結果跟蹤和統(tǒng)計;
④針對測試結果進行級別反饋,可從題目、答案、試題和年級等方面進行反饋,備選答案可隨機排序,減少抄襲。
以一個實例來說明如何將swf試題嵌入到PPT中,從而實現(xiàn)學生與學習資源的信息交互:
①安裝ShowRoom,執(zhí)行ShowRoom Setup.exe,然后新建一PPT文件;
②安裝Quizcreator;
③在Quizcreator中設計一道單選題、一道多選題、一道填空題,然后執(zhí)行【Publish|Web|Publish】(發(fā)布|Web|發(fā)布),記住保存的路徑位置;
④在PPT中的ShowRoom選項卡欄單擊“Insert”(插入)的Flash按鈕,選擇上一步驟輸出的swf文件;
⑤保存并預覽。
從這個案例來看,使用外掛插件設計評分測試、調研問卷比PPT本身功能的交互性設計有明顯的優(yōu)勢:一是操作過程簡單自然,效率高;二是可實現(xiàn)試題隨機排序、結果回收和反饋、時間限制等多方面的功能;三是界面直觀,反應迅速,重復使用率高。
這兩款習題制作軟件也有一定的局限:一是每道填空題只能有一個放在題目后面的空白,與實際測試有所出入;二是匹配題、多選題視為一個整體,只要出現(xiàn)錯誤或不完整就會失分,這與實際的評分不同[4];三是沒有“重做”功能,如果重新做題,需要二次打開PPT文件操作。
基于PPT開發(fā)的內容交互式設計軟件、插件有很多,它們操作簡單,兼容性強,允許測試題目隨機排序,都能實現(xiàn)填空、選擇、判斷、簡答、熱區(qū)、匹配等常用習題,以及選擇、判斷、填空、論述、排序等調研問卷題目。本文提出了一種新的嵌入Flash交互習題的思路,但功能一體的測試(評分測試和調研問卷)、內容交互軟件很多,筆者在這里對這些軟件的特點進行比較,如表2所示。
PPT有支持演示的諸多工具,除黑白屏切換外,還可以通過設置光筆來批注。但為適應教學及其他應用,許多公司開發(fā)了補充性的演示軟件,極大地豐富了課堂交互演示的功能。一般來說,可以從人機交互、人人交互方面來說明。
圖5 PPTools工具面板
圖6 安裝Mouse Mischief后的PPT界面
表3 常用演示軟件功能比較
1)PPTools。PPTools(圖5)是一款演示功能齊全的軟件,有比其他電子白板軟件突出的功能和優(yōu)點:下載完軟件即可打開PPTools.exe運行;靈活掌握控制熱鍵可以實現(xiàn)顯隱素材、實用工具、鼠標繪畫、文字標注等人機交互的效果。
從這一軟件的功能來看,它達到了很高的交互程度。它既彌補了原有PPT演示稿繪畫涂抹的功能,又添加了隨機點名提問的工具、重點說明的多樣聚光燈工具等。通過快速掌握該軟件的操作熱鍵,從而可以熟練地進行操作交互,逐步完成師生間、同學間、學生與學習資源間的信息交互。
2)Multipoint技術下課堂互動。Multipoint多點輸入技術允許用戶在一臺主機上使用多個鼠標、多個鍵盤,并在一個屏幕上分辨出各自的光標。它既能減少硬件的經濟成本,也能極大地促進師生的有效互動。該技術創(chuàng)新了課堂互動方式,同時搭建了良好的互動教學環(huán)境。它把學生從被動學習中解放出來,讓他們能用有限的資源與其他人互動。
利用Multipoint進行課堂教學有4種模式:SS(Single-User-Single-Mouse),一個孩子用一個鼠標;MS(Multiple-User-Single-Mouse),n個孩子共用一個鼠標;MM-R(Multiple Mice in Racing Mode),以個人為單位的n個孩子用n個鼠標;MM-V(Multiple Mice in Voting Mode),n個孩子用n個鼠標的“投票”式模式。研究結果顯示,一般情況下,在學生實際的單詞學習中使用Multipoint(每5個人一個鼠標)學習與每人使用一個鼠標學習有同樣的結果[5]。
以該技術開發(fā)的軟件Mouse Mischief、WordTile、MathGame中,Mouse Mischief最為成熟,通過安裝該軟件就可以構建一個單機群組的PPT師生互動平臺。安裝完畢,Mouse Mischief就直接出現(xiàn)在PPT的選項卡中(圖6),通過創(chuàng)建新幻燈片,可以初步實現(xiàn)選擇題、判斷題、繪圖題的多鼠標交互。首先選擇題型,輸入完題目,再設置備選答案。保存之后,按F5鍵直接演示,每次演示時都會設置教師用光標和學生用光標,以示區(qū)分。
當前該軟件只支持PPT,題型還不多,但已經可以做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初步實現(xiàn)課堂學習的操作交互和信息交互。
基于PPT設計的演示軟件不多,這里對常用演示軟件做一下比較說明,如表3所示。
通過上文論述,可以認為:
1)較為簡單的交互設計可直接使用PPT自帶的控件工具箱和VBA編程等實現(xiàn);
2)Quizcreator和Quizbuilder輸出的交互式swf試題可通過ShowRoom嵌入到PPT中;
3)通過PPTools的演示輔助能夠更好地配合PPT交互式演示;
4)使用Mouse Mischief可以實現(xiàn)師生課堂的現(xiàn)場交互演示。
相比于Director、Adobe Flash、Authorware等軟件,PPT在課件交互性設計方面并沒有突出優(yōu)勢,但通過周邊的插件、軟件輔助配合,其交互性方面已經可以滿足課堂大部分的教學任務和要求了。因而,這種方法設計具有時間花費短、設計過程簡單、實用性高的特點。這使得PPT能夠增強交互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不失為一種低成本、高效率的教學課件交互性解決方案。
[1]胡國華.如何用PPT制作交互式課件[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1(23):58-59.
[2]Microsoft.Microsoft Mulitipoint:Collaborative e-Learning[EB/OL].http://www.microsoft.com/unlimited potential/TransformingEducation/Multipoint.mspx.
[3]扈國華,張景生.PPT課件中各種交互功能的實現(xiàn)方法[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08(11):73-74.
[4]馬琦.利用QuizCreator快速創(chuàng)建Flash交互式測驗[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0(2):95-96.
[5]鄭蘭琴,張進寶,等.基于Multipoint技術支持的課堂互動教學平臺Mouse Mischief的應用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09(10):9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