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霞
摘要:年級應用題教學是小學數(shù)學應用題教學的基礎,而培養(yǎng)兒童的語言表達能力又是低年級應用題教學的基礎。所以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就應注重培養(yǎng)小學生說話的完整性、有序性,使學生初步學會一些數(shù)學語言月解最簡單的應用題的基本結構,正確地使用基本的數(shù)量詞,為以后學習應用題做好準備。應用題教學是數(shù)學教學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也是學生感到最難的知識點,如何突破這個難,我認為低年級應用題教學顯的尤其重要.低年級應用題教學是基礎,它既是對所學概念,計算知識的實際應用,又是學生以后學習復合應用題的基礎,如何打好這個基礎,我在教學中做了許多嘗試,歸納起來有如下心得。
關鍵詞:應用題教學 啟蒙教學 邏輯思維能力 解答應用題
伴隨著《數(shù)學課程標準》和全新配套教材的出臺,低年級應用題的表現(xiàn)形式有了全新的變化,它圖文并茂,生動活潑,既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又能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數(shù)學應用題是小學低年級很需要的教學內容之一。學生通過學習應用題不僅可以加深對四則運算意義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還可以促進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一、啟蒙教學
簡單應用題的教學,實際上從10以內的加、減法就開始了。學生剛入學,還不認識字,不可能出現(xiàn)文字敘述的應用題,對什么是“應用題”、“已知條件”、“問題”等,也較難理解,教師也不能教給學生這些術語,主要是結合加、減法的教學,通過學生熟悉的實物或圖片演示,教師用語言來敘述應用題,使學生初步認識到教師演示和敘述的事物,都是他們生活中常遇到的計算問題,同時也初步理解了加、減法的意義和應用。在這個階段,對學生要求不能過高,只要求學生注意看和聽,按照教師的問題來回答:題里說的是什么事?先告訴了什么?后告訴什么?問的是什么?然后讓學生選擇算法,寫出算式,口述答案就行了。‘到學20以內的加、減法后,已逐步出現(xiàn)了完全文字敘述的應用題,我們就可以在這個基礎上,給學生提出“應用題”、“已知條件”、“問題”等術語,學生就較容易理解了。接著,再使學生先了解簡單應用題的結構,知道一般都有兩個已知條件和一個問題,并學習應用題的解答步驟。
二、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解答應用題的過程
1.讀題和解答題意。
這是正確解答應用題的基礎。最初,學生識字少,獨立讀題有困難,可以由教師來帶讀,或把生字加上拼音,在教師的幫助下來讀,要讓學生邊讀邊想,弄清題意。然后可以讓學生用自己的話復述題意,并引導學生分析已知條件和問題。學生理解有困難的,特別是涉及數(shù)學概念的術語,如“誰比誰多”、“誰是誰的幾倍”等,要先用實物演示或畫圖說明。對于不熟悉的一般詞語,如“其中”、“每人”等也要給以淺顯的解釋。
2.分析數(shù)量關系和選擇算法。
這是正確答應用題的關鍵。有些學生在解答應用題時亂猜算法,或者簡單地把某一個詞同某種運算方法建立固定的聯(lián)系。如看到“一共”就用加,看到“比X少X”就用減等,往往是由于不能正確地理解和分析數(shù)量關系的緣故。在每教一種運算的意義和應用,并有意識地把直觀的動作和語言聯(lián)系起來,建立數(shù)量關系的概念。
3.列出算式和進行計算。
學生正確地選擇了算法以后,一般都能列出式子并算出得數(shù)。這時可以著重教學生口述單位名稱。學生開始解答應用題,由于生活經驗少,往往不會選擇量詞。教學時,可以結合實際事例說明牛按頭計算,魚按條計算……以后遇到學生不熟悉的量詞也要及時提醒。
三、適當變換練習方式,鞏固和提高學生解答簡單應用題的能力
1.適當改換應用題的敘述方式。
為防止學生片面地根據(jù)一些固定的詞語來選擇算法,例如加法應用題,有時可以不出現(xiàn)“一共”兩個字;有時可以換用減法應用題中常用的詞語,如:“老師有一些粉筆,先用去6支,再用去5只,兩次用去了多少支?”
2.適當變換應用題中已知條件和問題的敘述順序。
注意這樣做,是使學生能對應用題的數(shù)量關系進行聯(lián)系和比較的,便于掌握其解法。如減法應用題,有時可以把問題放在已知條件的前面,如:“小明做了9朵花,還要做多少朵花就夠16朵?”變換乘除法應用題中已知條件的順序,還可以使學生更好地分辨哪個數(shù)做被除數(shù)。
3.適當做一些填條仕、補問題的練習。
在學生初步掌握一些應用題的解法以后進行這種練習,可以幫助學生清楚地了解各種應用題中已知條件和問題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分析應用題的能力。例如,教師提出兩個已知條件:“小華折了12架紙飛概,送給同學7架”,接著讓學生解答。當學生說出不能解答的理由后,可馬上讓學生補上“還剩多少架?”的問題,再解答出來。有時提出兩個已知條件,可讓學生提出不同的問題,如:“小紅有連環(huán)凰16本,小蘇有8本”,通過啟發(fā),學生定會找出加、減、除三種解法的問題。同時,教師也可提出一個已知條件,接著提一個問題,讓學生補充另一個已知條件再解答。
總之,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然后讓學生樂學,學的輕松,如何讓學生在應用題這個樂園中露出天真的笑容,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我將努力落實課標精神,根據(jù)學科的特點,在思想上高度重視,在行動上精心安排,認真落實優(yōu)化應用題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