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多
現(xiàn)如今,官員出書已不鮮見,任啟亮的散文集《一路風景》就是其中之一。
筆者向來認為中國古代的官員大都是“學而優(yōu)則仕”,亦官亦文,上朝理政,下朝詩賦,身上多少會有一些筆墨文章的清香。多少宰相尚書,將軍巡撫都是文章大家、詩詞高手。而今日之官,卻大體少點情趣,缺點人文。讀了任啟亮的《一路風景》才明白,原來他是一個有著豐富內(nèi)心世界和獨特追求的人,其做人與作文都透出低調(diào)、儒雅和自然。
《一路風景》收入了作者上世紀90年代以來所寫的散文隨筆60余篇,其中有一部分曾公開發(fā)表,有的還被作為經(jīng)典美文入選中央電視臺《子午書簡》欄目。這本書的內(nèi)容包含了舊日情懷,今日感悟,工作隨筆,人在旅途等等,時空范疇跨度也較大。有作者對童年和故鄉(xiāng)的回憶和描述,有對時事和人物的觀察和記錄,有對自然風光和祖國山河的由衷贊美和熱愛,更有對日常生活的深刻體驗和感悟。無論是寫景還是記事,狀物還是寫人,都透著鮮活的生活氣息和個性體驗,自然質(zhì)樸,渾然天成,優(yōu)雅唯美。既是作者人生的記錄,又是內(nèi)心情感的真實寫照。從中我們讀到了一個知識官員成長的心路歷程和精神世界。
任啟亮在《張允玲老師》里深情感恩啟蒙老師;在《母親蒸饅頭》《母愛無邊》里傳遞了父母子女至愛人倫間的深厚情感;在《陪女兒考試》和《不懂外語的尷尬》里,又詼諧描述了作為父親、作為普通人的生活無奈與開心事。
與官場中人諱談人生高低起伏不同,作者淡定坦率,娓娓道來各種心情。他經(jīng)歷過幼年的家貧受歧視,工作后也非一路坦途,但他的文字里少有悲戚哀嘆,更多的是達觀、睿智與歡愉。他在《憶柳》里以舒緩快樂的心情細細追憶年少時的鄉(xiāng)間柳蔭路;在《寫春聯(lián)》里以調(diào)侃的口氣審視自己少年時的盲目自大;在《向往軍營》里不掩飾文革中參軍未成時的失望、焦慮。文集也透出他內(nèi)心深處對生活深深的愛,無論是冬去春來,還是潮起潮落,他都欣然面對。他行走過海內(nèi)外許多地方,每到一處,都會細致觀察并有所悟。他從來不停留在外在的觀景娛樂中?!恫┥接旰蟆防锼@樣寫道:任何一種景觀都不會亙古常在,而是有一種時限和條件的,稍縱即逝,早一刻不來,晚一刻卻又溜走。然而,無論到什么時候,大自然好景常在,也常新,失去了晨昏還有晚霞,錯過了黃昏還有黎明。
這話頗有些哲學意味,含蓄卻樂觀。
類似不經(jīng)意間流露的哲理,文集中還有許多,且具現(xiàn)實意義。如《主角與配角》《春雨》《書生氣切莫輕易丟》,相信會對若干職場人士大有啟發(fā)。在談及自身經(jīng)歷,回首往事時,他超越了常規(guī)得失觀,如此認為:我們?nèi)松忻拷?jīng)歷一次工作變化,都會接觸一些新鮮事物,學到一些新知識,結(jié)識一批新朋友,有一些新體驗。一路都是好風景,經(jīng)歷的都值得珍惜。
原來,對于命運安排的人生道路每一步,他都視作了生命的新體驗,人生之路的好風景。期待每一位讀到此文集的朋友,都能學會愉悅在自己的人生風景里;都能在笑看花開花落、云卷云舒的過程中,留下自己的優(yōu)雅,留下自己的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