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在正常運行過程中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問題,對此經過幾年的運行,對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和制定出一些防范措施。
關鍵詞:鍋爐;130T/H循環(huán)流化床;現象
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CFB)燃燒技術是近年來發(fā)展起來的燃煤技術,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的固有特性決定了其對設備的磨損是不可避免的,但為了保證鍋爐長期安全穩(wěn)定運行,就必須采取可靠的防磨技術和措施,以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和檢修周期。因而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已經逐漸成為首選的高效低污染的新型燃燒技術,在我國將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和發(fā)展前景。循環(huán)流化床燃燒技術具有如下特點:是一種高效、低污染的新型鍋爐,該鍋爐采用了循環(huán)流化燃燒的方式,其煤種的適應性廣,可以燃用煙煤、無煙煤,也可以燃用褐煤等低熱值燃料;燃燒效率可達95-99%;可燃用含硫較高的燃料,通過向爐內添加石灰石,能顯著降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排放,降低硫對設備的腐蝕和煙氣對環(huán)境的污染;灰渣活性好,可以做水泥等材料的摻合料。正是由于這些優(yōu)點,我國的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得到了迅速的發(fā)展。
分公司選用四川鍋爐廠生產的鍋爐,型號為CG-130/3.82-MX25型,系中壓、單爐膛、平衡通風、自然循環(huán)、膜式水冷壁、采用水冷式旋風分離器進行氣固分離室內布置。鍋爐主要由四部分組成:燃燒室、高溫旋風分離器、返料密封裝置和尾部對流煙道。自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投產以后,水冷壁的磨損問題就一直困擾著我們,始終是鍋爐長周期,滿負荷運行的“瓶頸”問題。主要表現在受熱面磨損、鍋爐結焦、返料器堵塞、排渣故障、風室漏料、物料密相區(qū)磨損等,現將少許經驗進行簡單介紹:
1 受熱面磨損
原因:金屬的磨損可分為兩類:一是金屬表面在固體顆料的沖刷下,因摩擦而導致的金屬部件的逐漸失重,另一類是在金屬表面形成一層氧化膜,膜的硬度很高,但較脆,在物粒顆料的沖刷下,氧化膜出現極小快的剝落,在剝落掉的金屬表面上再形成新的氧化膜層,磨損就是這一過程中在進行。氧化膜的硬度極高,如能在管子表面形成氧化膜,對減少磨損是極其有利的。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的密相床一般處于還原性氣氛,對于在金屬表面形成氧化膜是不利的,可用耐磨材料覆蓋管子以避免嚴重的磨損。在還原與氧化氣氛交界處,由于這一界面會上下波動,也會導致磨損加重,應與還原區(qū)同樣處理,在爐膛下部壁面垂直段與漸縮段交界處,爐頂及爐膛出口等處,都是易發(fā)生嚴重磨損部位,設計時應考慮防慮防磨措施,如加防磨梁或做防磨噴涂。
防護措施:①每次停爐對受熱面進行全面檢查,省煤器、過熱器防磨板變形、損壞的及時更換,將管壁沖刷較重的及時聯系處理;②化學人員對水質監(jiān)視到位,發(fā)現水質的品質不符合要求及時匯報,并做出相應調整,確保爐水磷酸根、PH值在規(guī)定范圍內;③鍋爐由于其他原因滅火,確保引風機至少運行5分鐘,防止可燃氣體在尾部煙道囤積,再次點火時發(fā)生爆燃;④點爐過程中嚴格控制水位,并確保足夠的排汽量,防止過熱器超溫;⑤正常運行中,控制主汽溫度在規(guī)定范圍內,防止出現過熱器長期超溫爆管;⑥嚴格控制點爐時間,防止金屬因急速膨脹而爆管。
2 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結焦
結焦分為低溫結焦和高溫結焦;低溫結焦的特點是帶有許多嵌入的未燒結的顆粒,低溫結焦不僅會在啟動過程或壓火時出現在床層內,有時也可能出現在爐膛以外,如高溫旋風分離器的灰斗內,外置換熱器及返料機構內,灰渣中堿金屬鉀、鈉含量較高時易發(fā)生低溫結焦;高溫結焦的特點是面積大甚至波及整個爐床,而且從高溫焦塊表面上看基本是熔融的,冷卻后呈深褐色,質堅塊硬,并夾雜少量氣孔。
危害:①引起氣溫偏高;②破壞水循環(huán);③增大了排煙損失;④使鍋爐出力下降。
現象:①床溫急劇升高,并超過1100℃以上;②氧量指示下降甚至到零;③一次風機電流減?。虎軤t膛負壓增大,引風機電流減少;⑤爐膛各部溫度均大幅度上升;⑥床料不流化,燃燒在料層表面進行;⑦放渣困難、正壓向外噴火星;⑧觀察火焰時,局部或大面積火焰呈現白色;⑨鍋爐負荷、出力下降。
原因:①結焦是料層中的顆粒因燃燒溫度過高,超過了灰渣的變形溫度,而發(fā)生粘結成塊的現象。結焦后形成的大渣塊,破壞了正常的流化燃燒使運行中的鍋爐被迫中斷停運,造成事故;②運行風量太低,主要發(fā)生在啟動過程中,因為啟動時料層溫度較低為了蓄熱升溫,不能用大風量流化,只能在小風量下進行,由于風量較小,整個料層并未均勻地達到較好的流化狀態(tài),使局部溫度升高,并粘連周圍的顆粒而逐漸擴大,形成結焦;③運行中給煤量過大,使料層中含煤過多,就可能使料層溫度過高而結焦,造成給煤過多的原因除給煤機操作調整不當外,還常常因給煤太濕產生棚煤現象,導致給煤量忽多忽少;④運行過程中返料系統(tǒng)堵塞。
處理方法:①啟動過程中產生的局部小塊結渣,可以適當增加一次風量,并用扒火鉤子將小塊扒出,待運行正常后,應打開床底放灰門將存渣塊放出,仍可繼續(xù)啟動;②若正常運行中發(fā)現爐溫陡長,并已表明出了結焦現象的苗頭時,應立即匯報值長減負荷,停止給煤機,增加一次風風量和引風量,查找原因,進行必要的燃燒調整,待爐溫恢復到900℃時,調整給煤,繼續(xù)運行;③大面積結焦時,立即停止給煤機,帶床溫下降到800°以下時,停爐處理;④打開人孔門,檢查結焦情況后關閉;⑤根據要求,啟動風機冷卻,冷卻后進行清理。
預防:①控制入爐煤粒度,一般嚴格控制在13mm以下;②升降負荷時,嚴格做到加負荷時先加風,減負荷時先減煤;③燃燒調整時,做到少量多次的調整,避免床溫大起大落;④經常檢查給煤機的給煤情況,觀察火焰及回送裝置是否正常;⑤在冷態(tài)啟動中,應隨時根據床溫調節(jié)點火風量,并在點火初期保持微流化。后期保持流化,并用扒子活動床料,發(fā)現有小焦塊立即扒出爐外;⑥在冷態(tài)啟動的后期,風量要高于臨界流化風量,并合理配煤及配風,保證良好燃燒及流化狀態(tài)。
3 返料器堵塞
返料器是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的最關鍵設備之一,如果返料系統(tǒng)運行不穩(wěn)定,鍋爐本身無法實現安全、穩(wěn)定運行,返料器一旦發(fā)生堵塞,極易造成鍋爐爐床大面積結焦,處理爐床大面積焦塊所耗費時間及勞動強度巨大,一般檢修周期在10天以上。為確保鍋爐安全、穩(wěn)定運行,對返料系統(tǒng)應勤檢查、勤調節(jié),及時發(fā)現問題并聯系處理。
現象:①蒸汽壓力與蒸汽溫度下降;②爐床溫度上升;③鍋爐負荷下降;④返料溫度下降。
原因:①旋風分離器內耐熱防磨材料脫落,堵塞回灰器;②儲灰倉灰道、回料立管有堵塞,致使下灰量太小,大量的灰由分離器中心管逸出造成中心管內壁嚴重磨穿;③返料器處的結焦主要是主燃室內床溫過高和循環(huán)物料流化率太少所致,返料器不能有漏風,否則將使循環(huán)物料流化率顯著降低而使返料器內物料溫度升高,形成結焦。
處理:①調節(jié)返料風門,使風量適當,沸騰正常;②人工疏通旋風分離器及儲灰倉的堵塞,保持下灰正常;③待爐內溫度回落后,調節(jié)給煤量,維持回料循環(huán)正常。
措施:①每次停爐對返料系統(tǒng)澆注料進行全面檢查,防止運行過程中脫落;②加強對返料溫度的監(jiān)控,發(fā)現兩側溫度偏離過大,對爐膛壓差高側進行放灰;③定期進行返料器放灰,避免突發(fā)事故下放灰管堵塞;④每次停爐對中心筒、蛇板進行檢查,防止中心筒偏心,蛇板出現大的缺口;⑤燃用灰分較大的煤種時,爐膛負壓不宜過大。
隨著循環(huán)流化床燃燒工藝的不斷發(fā)展,原有的一些問題逐漸被大家所重視,并予以修正及制定出相應的預防措施,使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能夠充分發(fā)揮節(jié)能、環(huán)保、高效等特點,以保證鍋爐的安全、長周期穩(wěn)定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