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機械加工工藝路線是用來表示機械產品在生產過程的加工順序以及在各個工序中的標準工時定額的情況,是機械產品按時、按質完成的保證。它做為一種重要計劃管理文件的形式存在,工藝部門的簡單工藝卡是不能與之相提并論的。本文對機械加工工藝路線的制定進行了研究,并對工藝路線的制定原則與方法提出了自己的認識。
關鍵詞:機械加工 工藝路線 原則 方法 制定 認識
1 機械加工精度、加工方法及工藝階段的選擇
1.1 加工經濟精度。在正常加工條件下,采用符合質量標準的設備和工藝裝備,使用標準技術等級工人,不延長加工時間,一種加工方法所能保證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各種加工方法所能達到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都是在一定的范圍內的。任何一種加工方法只要精心操作、細心調整、選擇合適的設備和加工方法及切削量,加工精度就可以提高,表面粗糙度就可以減小,但所耗費的時間與成本也會愈大。
1.2 加工方法的選擇。首先要根據每個加工表面的精度要求,尺寸、形狀、位置、精度及表面粗糙度,對照各種加工方法,能達到的精度及粗糙度,選擇最合理的加工方法。其次要注意加工材料的性質。第三要考慮生產類型,即生產率和經濟性問題。在大批大量生產中可用專用高效設備。最后要考慮本車間的現(xiàn)有設備加工能力及技術要求,能達到的加工經濟精度。
1.3 工藝階段的選擇。機械加工的工藝過程通常情況下可分為四個階段:
粗加工階段。粗加工階段的主要作用是去除大部分的加工余量,為半精加工提供定位基準和均勻適當的余量,這樣就可以大大提高生產效率。
半精加工階段。其作用是為零件主要表面的精加工作好準備工作,此項工作必須在進行熱處理之前完結。
精加工階段。該階段是使機械零件的主要表面的加工工藝達到設計圖紙的要求,此階段的技術含量及操作要求是最高的,同時此階段需要切除的余量也是最少的。
光整加工階段。這一階段的主要作用是提高機械加工產品的尺寸精度以及表面質量,減小加工面粗糙度值,使外觀看起來更加圓滑光潔達到圖紙的技術要求。一般不在此階段進行糾正形狀誤差和位置誤差的操作。其適用范圍是公差等級在IT6以上,粗糙度值Ra在0.2μm以下的表面。
2 工藝路線的具體劃分
工藝路線大致可分為主要工藝路線和替代工藝路線兩種。主要工藝路線是制造機械加工產品使用最為頻繁的一組工序。一般情況,在制定一個項目計劃時,就需要同時定義出一個主要工藝路線與多個替代工藝路線。在定義主要工藝路線時,需要指定一個工藝路線版本。比如要為裝配件和測試工序的項目定義工藝路線時,而工藝路線中必須要使用這些工序對機械產品進行加工,那么就可以將此項目工序定義為主要工藝路線。
替代工藝路線是指在生產相同機械加工產品的不同制造流程。它與主要工藝路線的區(qū)別在于,要通過指定項目和替代名稱來對替代工藝路線進行定義。在對替代工藝路線進行定義時,必須首先對主要工藝路線進行定義后,才能對替代工藝路線進行定義。
3 工藝路線在機械加工中的作用
3.1 為MRP系統(tǒng)提前期數據的采集提供基礎。當庫存模塊在定義要素時,可以定義每個要素的提前期信息,對于制造物料則可以通過工藝路線累計其提前期信息。提前期信息是機械制造業(yè)庫存管理信息處理系統(tǒng)進行計劃時的基礎資料,通過對提前期進行設置,系統(tǒng)可以很容易推算出采購開始日期,生產開始日期,這樣就可以讓系統(tǒng)實現(xiàn)自動按日期發(fā)放采購訂單的功能。
3.2 作為MRP系統(tǒng)進行能力計算和考核的根本。工藝路線作為實現(xiàn)能力計劃的基礎資料,當系統(tǒng)在進行能力計劃時,系統(tǒng)將考慮生產車間所擁有的資源數量,由工藝路線可以推算出生產機械產品所需的原料數量,隨即可以計算出生產車間是否能夠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按生產計劃生產出產品。
3.3 實現(xiàn)系統(tǒng)標準外協(xié)功能。系統(tǒng)內的標準外協(xié)功能是通過定義外協(xié)資源和外協(xié)物料來實現(xiàn)的。關聯(lián)外協(xié)資源和外協(xié)工藝路線,當在系統(tǒng)內釋放或移動生產任務時,系統(tǒng)根據生產任務使用的外協(xié)資源自動生成相關聯(lián)外協(xié)物料的采購訂單,當對外協(xié)物料的采購訂單接收時,系統(tǒng)自動把外協(xié)物料的費用記錄到生產任務當中。
3.4 準備定義物料清單。在確定工藝路線后,即可完全算出物料清單,然后就能定義出每項原材料的投入情況,進而準確地計算出物料所需要的時間。通過WIP信息管理系統(tǒng)依據工藝路線的具體設置自動扣減物料,這樣就可以使得庫存數據實現(xiàn)實時自動更新,庫存量就會更為準確。
4 結束語
工藝路線作為一種關聯(lián)工作的中心,它是實施勞動定額管理的重要手段。從本質上講,工藝路線是指導生產制造車間按照規(guī)定的作業(yè)流程完成生產任務的手段,此外工藝路線還是計算工作中心能力需求的基礎,它可以反映出每一道工序采集到的實際完成數,方便企業(yè)管理人員了解和掌握生產進度的完成情況。工藝路線還是比較重要的文件,它代表了某個項目作業(yè)在工廠里的運行方式。因此工藝路線在機械加工生產及管理過程中擁有不可缺少的地位。隨著未來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工藝路線的制定水平以及起的作用也必將越來越大。
參考文獻:
[1]華茂發(fā).數控機床加工工藝手冊p165表5-15.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0.
[2]楊豐,黃登紅.數控加工工藝p25表4-2.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郭瑞.數控機床p506表6-2.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1.
作者簡介:王炳發(fā)(1959-),男,吉林長春人,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