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Processing實時互動影像技術是一種具有革命前瞻性的新興計算機語言,它的概念是在電子藝術的環(huán)境下介紹程序語言,并將電子藝術的概介紹給程序設計師。該技術結合攝像頭捕捉圖形,形成繪畫效果的互動影像,在藝術中可以得到有效的應用。
關鍵詞:實時互動影像;藝術;計算機語言
Processing是一種具有革命前瞻性的新興計算機語言,它的概念是在電子藝術的環(huán)境下介紹程序語言,并將電子藝術的概念介紹給程序設計師。她是 Java 語言的延伸,并支持許多現(xiàn)有的 Java 語言架構,不過在語法(syntax)上簡易許多,并具有許多貼心及人性化的設計。Processing 可以在 Windows、MAC OS X、MAC OS 9 、Linux 等操作系統(tǒng)上使用。Processing的創(chuàng)始者: Casey Reas與 Ben Fry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M.I.T. Media Laboratory)旗下美學與運算小組(Aesthetics Computation Group)的成員。美學與運算小組由著名的計算機藝術家John Maeda領導,于一九九六年成立至今,在短時間內聲名大噪,以其高度實驗性及概念性的作品,既廣且深地在藝術及設計的領域里,探索計算機的運算特質及其帶來源源不絕的創(chuàng)造性。極少數(shù)人能完美結合并平衡藝術家、設計師和計算機工程師的才華于一身,更重要的是Casey和Ben擁有開放源碼的胸襟。
Casey作品的主要特色是用processing實現(xiàn)生物體的印象派表現(xiàn),并將成果呈現(xiàn)為多媒體、傳感器藝術、數(shù)字雕塑、數(shù)字印刷等多種形式。Ben Fry研究方向是器官(有機體)可視化(Organic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并創(chuàng)造出能隨著不斷更新的數(shù)據(jù),實時進行形變或質變的電子動態(tài)系統(tǒng)。Processing目前已在網(wǎng)絡上集結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專業(yè)人士,為軟件的教學與更新奠定了基礎。在美國,除了 Casey和 Ben各自所屬的學術機構外,Processing亦在耶魯、哥倫比亞、紐約大學、舊金山藝術學院等地被教授或使用。目前看來,Processing先要在紐約、波士頓、舊金山、洛杉磯、德國柏林、芬蘭赫爾辛基、意大利艾維里、哥倫比亞波哥大等城市生根,再由這些城市擴散開來。在亞洲除了日本, Processing已進入位于馬尼拉及漢城的學術機構。
實時互動影響系統(tǒng)的運作原理首先是通過捕捉設備(感應器)對目標影像(如參與者)進行捕捉拍攝,然后由影像分析系統(tǒng)分析,從而產(chǎn)生被捕捉物體的動作,該動作數(shù)據(jù)結合實時影像互動系統(tǒng),使參與者與屏幕之間產(chǎn)生緊密結合的互動效果?;酉到y(tǒng)由四個部分組成:
第一部分:信號采集部分,根據(jù)互動需求進行捕捉拍攝,捕捉設備有紅外感應器、視頻攝錄機、熱力拍攝器等;第二部分:信號處理部分,該部分把實時采集的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所產(chǎn)生的數(shù)據(jù)與虛擬場景系統(tǒng)對接;第三部分:成像部分,利用投影機或其他顯像設備把影像呈現(xiàn)在特定的位置,顯像設備除了投影機外,等離子顯示器、液晶顯示器、LED屏幕都可以作為互動影像的載體;第四部分:輔助設備,如傳輸線路,安裝構件,音響裝置等。
這個軟件具有以下幾個特點:簡單。它使得我們可以直接專注于圖形和交互的程序,而不需要考慮很多麻煩的任務,比如建立類的路徑和編譯參數(shù),或者建立窗口和圖形環(huán)境這樣輔助性的圖形環(huán)境。友好。有非?;钴S的社區(qū)和用戶,非常容易得到支持?;A型(Basic ):畫靜態(tài)圖像?;顒有停–ontinuous):setup()初始設置。Draw()不斷的運行,直到停止。Java 型。最復雜,最靈活,寫java程序。
簡單來說,processing是一門用來生成圖片、動畫和交互軟件的編程語言。它的思想是簡單地寫一行代碼,就會在屏幕上生成一個個圓。再增加一些行代碼,圓便會跟著鼠標的點擊而改變顏色。我們把這稱為用代碼做草稿(Sketching)。雖然圖形用戶界面(GUI)早在二十年前成為主流,但是基礎編程語言的教學到今天仍是以命令行接口為主,學習編程語言為什么要那么枯燥呢?人腦天生擅長空間辨識,圖形用戶界面利用的正是這種優(yōu)勢,加上它能提供各種實時且鮮明的圖像式反饋(feedback),可以大幅縮短學習曲線,并幫助理解抽象邏輯法則。舉例來說,計算機屏幕上的一個像素(pixel)就是一個變量值(the value of a variable)的可視化表現(xiàn)。Processing將 Java的語法簡化并將其運算結果“感官化”,讓使用者能很快享有聲光兼?zhèn)涞慕换ナ蕉嗝襟w作品。
Processing的源代碼是開放的,和近來廣受歡迎的 Linux 操作系統(tǒng)、Mozilla瀏覽器、或 Perl語言等一樣,用戶可依照自己的需要自由裁剪出最合適的使用模式。Processing的應用非常豐富,而且它們全部遵守開放源代碼的規(guī)定,這樣的設計大幅增加了整個社群的互動性與學習效率。交互作品創(chuàng)作方式:在一開始,在計算機屏幕上畫圖如同在圖形紙上作畫一樣。隨著新理念的出現(xiàn),它逐漸從最簡單的用軟件畫基本圖案進化到制作動畫并且引入交互。
Processing包含一組函數(shù),專門用來畫各種各樣的基本形狀。像線條這樣的基本形狀可以用某種方式組合起來,就可以生成更復雜的形狀,比如說一片葉子或一張臉。processing被廣泛應用于與計算機視覺相關的許多領域,并且針對開發(fā)提供優(yōu)化代碼,這些領域包括;人機交互作用、對象證明、行動跟蹤和行動分析。
當一個程序運行時,計算機從第一行代碼開始逐行執(zhí)行,直到它遇到了最后一行結束。如果你希望把一個圖形畫在其他所有的圖形之上,那么你需要把繪制它的代碼放在繪制其他所有圖形的代碼之后。最基本和最有用的圖形的性質是畫筆的粗細和反走樣,也叫做濾波。
為了使得畫面更逼真豐富,更具有藝術美感,我們希望改變畫面的顏色。為了改變顏色,可以使用background、fill和stroke函數(shù)。以processing平臺,結合攝像頭實時自動撲捉圖形,形成繪畫效果的動態(tài)互動影像。制作過程中首先構思創(chuàng)作意圖,然后結合編程代碼來實習最終效果。
作品中觀者的參與補全了的互動媒體作品的完整性,這種參與帶動了作品的互動性,我們知道互動性可以讓不同的媒體形態(tài)相互連接,以其特征性吸引觀者,給參與者自主權的控制感,這樣以觀者為優(yōu)先的控制模式,建立彼此的互動性。對作品的參與提供給觀者更多的想象力,這種非線性的思考過程,改變以往的視覺經(jīng)驗,不是單純的觀看,而是身臨其境,操控并沉浸于創(chuàng)作作品的創(chuàng)作。這就是我們所說的互動參與性,使不同的媒體形態(tài)連接,并且全身融入其中,與系統(tǒng)產(chǎn)生互動,這種互動又將導致作品的意義發(fā)生轉化,最后出現(xiàn)全新的影像和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