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飲食文化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同的地域文化、風土人情孕育著不同的飲食文化。魯菜作為中國八大菜系之首,曾經輝煌至官府菜,然而在近幾年,卻沒有充分融入到大眾市場。魯菜人已經認識到了這點,要適時轉型,使魯菜達到更高造詣。與此同時,我們也要看到,與魯菜相對應的餐具設計也是值得研究的一部分。古有“美食配美器”一說,只有餐具與美味合理搭配,才能交相輝映,不僅吃起來美味,看起來也是賞心悅目,滿足味覺與視覺的雙重享受。
本文從科學的視角出發(fā),對魯菜文化進行探討和評價,通過桌面調研及實地觀察走訪,總結出魯菜所特有的形態(tài)、色澤、體量等方面對餐具設計的影響,為以后的魯菜餐具設計提供初步的理論依據。同時,對于我們發(fā)展研究魯菜,細化餐具設計范疇也有很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魯菜;魯菜特點;餐具設計
1研究背景
1.1魯菜發(fā)展現(xiàn)狀及其所面臨的困境
我們知道,作為八大菜系之首的魯菜不論是在形態(tài)上還是在味道上都有著很深的造詣。世博會上的魯菜餐廳,展示了各色孔府菜,傳揚了孔府菜“福、壽、喜”宴等傳統(tǒng)餐飲文化內涵,魯菜文化給世界人民帶來了一場盛大的視覺和味覺的饕餮盛宴。
縱觀古今,魯菜從普通的地域菜發(fā)展到官府菜,其輝煌有目共睹。但從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開始,改革開放日漸深入,我國的餐飲市場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傳統(tǒng)的八大菜系都在重新定位,尋找新的出路?;洸俗吒邫n路線,以養(yǎng)生自我標榜;川菜把握時機,率先以大眾的路線自我定位,與之相比,傳統(tǒng)“八大菜系”之首的魯菜的地位就比較尷尬了。魯菜始終沒有進入主流市場,市場占有率不高,只有為數不多的老字號一直在經營。
1.2魯菜應適時轉型,其餐具設計應被重視
魯菜人應理性的看待今天餐飲市場的格局,勇于創(chuàng)新,積極汲取其他菜系成功轉型的經驗。[1]李志剛等魯菜人將學術策劃和餐飲經營相結合,研究出廚房生產線的文化產業(yè)模式,取得了相當可觀的經濟效益和文化效益, 也宣揚了當代魯菜文化。這種文化策略是以知識求發(fā)展的策略。
與此同時,我們看到中國的餐具設計已經達到了很高的造詣。南有景德鎮(zhèn),北有淄博,享譽世界。但對于魯菜相對應的餐具的研究及設計并沒有很深入的研究,或者說并沒有單獨拿出來做過研究。美食配美器,只有菜品和盛器交相輝映,才是味覺與視覺的雙重享受。魯菜餐具設計并沒有達到與魯菜相對應的造詣,應被重視。
2案例分析
2.1老山東魯菜館
老山東是上海第一家魯菜館,主營正宗的山東菜,而且主打海參類,菜肴味道都做得很地道而且又精細。下面我們分析下其現(xiàn)有的餐具。餐具(如圖1)整體以白色為主調,在杯子外壁或者盤子邊沿上印有老山東的紅色標志。白色為底,紅色標志格外醒目,簡潔大方又不失中國特色;其次,以白色為餐具的主色,容易凸顯菜品的色澤與形態(tài),視覺效果上簡約衛(wèi)生,便于相互搭配。經典名菜九轉大腸將大腸分別放置在各自的小碗中,然后置于一個大盤子中,這樣在視覺上錯落有致,即滿足了一道菜品的需求,同時又一人份,健康衛(wèi)生。漁家三味2.2會仙樓飯莊
會仙樓飯莊,是濟南的老字號魯菜館,依舊傳承著傳統(tǒng)魯菜的精髓。分析其餐具總體也是白色瓷器為主,在盤子的邊沿印有會仙樓飯莊的字樣。蔥燒海參餐具外形采用八寶型,九轉大腸采用六邊形餐具,白色主體色凸顯菜品,外形可以更豐富或者根據所搭的菜品的不同調試下。
[2]總結上述,我們可以汲取現(xiàn)有的餐具設計方式,采用整體白色的色調,根據不同的菜品飾以不同形狀的餐盤。但是與此同時,要注意文化涵義的融入,餐盤設計不僅僅是簡單的搭配菜品,更重要的是魯菜文化的傳遞與齊魯文化的深入與升華。
3魯菜特點對餐具設計的影響
魯菜鮮、嫩、香、脆,總體講究調味純正,內地以咸鮮為主,沿海以鮮咸為特色,口味偏于咸鮮。
3.1魯菜形態(tài)對其餐具設計的影響
以各色菜肴為例研究。九轉大腸、蔥燒海參及類似菜肴,汁濃稠,色深重;大腸可單獨一腸一碗亦可多腸一盤,海參因其名貴,一般以份制點餐。琥珀山藥,山藥上面澆上琥珀汁,糯軟粘稠。老醋蟄頭及涼拌海參等隸屬涼菜,菜質綿軟,蟄頭材質通透。炸蠣黃,通身湛黃,隸屬固態(tài),一夾一塊,可整可散。
3.2魯菜色澤對其餐具設計的影響
魯菜喜用蔥,在烹制菜肴的過程中,都會以蔥絲爆鍋,像“烤鴨”、“烤乳豬”等,則以蔥段為佐料。蔥絲經過爆鍋以后,呈現(xiàn)綠中泛黃,黃中帶綠的顏色。
膠東地區(qū)擅長烹制各色海鮮。山東的海產品,海參、魚翅、燕窩、干貝、蝦、蟹,經過廚師的妙手烹制,味美可口。以蝦蟹為例,帶殼烹制而出,明晃的湛黃色,誘人的海鮮味,無不催人食欲;假使去除外殼,肉白多黃,入口鮮嫩。以海參、干鮑為例,假使制湯,要用高湯提鮮。
濟南菜以湯著稱,俗話說:廚師的湯,唱戲的腔。濟南菜清湯色清而鮮,奶湯色白而醇。像清湯柳葉燕窩、清湯全家福、奶湯蒲菜、奶湯八寶布袋雞等,清鮮淡雅,口感細膩。
3.3魯菜體量對其餐具設計的影響
山東人待客豪爽,民風淳樸,在飲食上大盤大碗,質量兼顧,豐盛實惠。我們經常在文學作品或影視中看到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場景,通常都是給的量多,豐滿經濟,實惠劃算。
由于地域文化的影響,山東受到了孔子禮食思想的影響,特別是孔府菜,要講究排場,注重飲食禮節(jié)。正規(guī)筵席有“十全十美席”,“大件席”、“翅鮑席”“魚翅席”、“燕翅席”、“海參席”、等,體現(xiàn)出魯菜大氣的一面。
4結語
魯菜要想長久發(fā)展,一定要注重與其對應的餐具設計,其餐具設計應與齊魯文化有機結合,融入更多的文化涵義。對筆者來說,魯菜特點對其餐具設計的研究僅僅是魯菜餐具設計研究的開始,還有待在此基礎上,從文化方面及從餐具本身發(fā)展方面做更深入的研究工作,從而得出一套實用的設計理論作為指導。
參考文獻:
[1] 王賽時.魯菜文化的現(xiàn)代認識與重新評價[J].揚州大學烹飪學報,2008(3): 913.
[2] 圖片源于互聯(lián)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