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一直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什么樣的班集體才是真正優(yōu)秀的班集體?筆者認為,一個在教師的嚴格管理下能夠正常、高效運轉(zhuǎn)的優(yōu)秀班級并不是真正優(yōu)秀的班集體。如果一個班級在沒有教師嚴管的情況下照樣能夠正常、高效運轉(zhuǎn),班級活動、學生學習有條不紊,人人充滿愛心,相處融洽和開心,那樣的班級才是真正優(yōu)秀的班級。筆者為此不斷摸索,嘗試在三方面建設了自己班級的文化特色:自治、愛心和快樂。
一、自治班級
真正優(yōu)秀的班級是學生自治的班級,讓學生自己管理自己,做自己的主人。實現(xiàn)班級自治的前提是讓每個學生都明確班級目標,筆者所在的班級先制定了總目標:“成為優(yōu)秀的集體”,然后又將“優(yōu)秀的集體”這一目標細化為五方面,即團結(jié)一心的集體、充滿愛心的集體、積極向上的集體、紀律嚴明的集體、成績優(yōu)異的集體。班級建設和班級活動都圍繞這些子目標進行。
筆者總體上堅持“正面教育為主,負面懲罰為輔”“公平公正,人人遵守”及“對事不對人,改正是關鍵”的原則,定期實施評價,采用自我評價、班委評價與教師評價相結(jié)合的方式進行,保證班規(guī)班紀落到實處,使學生養(yǎng)成遵規(guī)守紀、文明禮貌、尊師愛友等良好習慣。制定班規(guī)只是途徑和手段,最終目的是使學生由“他律”走向“自律”,將各種規(guī)章制度真正內(nèi)化,提升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和能力。
1.精心培育優(yōu)秀的班干部隊伍
要實現(xiàn)班級自治,班主任就要逐步“放權”,把班級的管理權讓渡給班干部,讓學生自己管自己。自治的班級必須有一支作風正派,組織力、號召力強,影響力大的班干部隊伍。第一,采用民主選舉的方法組建班干部團隊,挑選自身素質(zhì)較高、綜合能力較強、在學生中比較有威信、學生認可度較高的學生擔任班委。第二,對新任班委進行培訓,特別是對那些缺乏管理經(jīng)驗,處理班級事務常常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新班委,通過開經(jīng)驗交流會、讀書指導等多種形式進行系統(tǒng)培訓,使他們具備先進的管理理念,掌握一定的管理方法。
2.讓“真正優(yōu)秀”的理念深入到每個學生的心中
在班級管理中,班干部的“管”只是起到督促的作用,實現(xiàn)班級自治,關鍵在于學生的“自治”,讓學生自己在心中樹立起“真正優(yōu)秀”的理念。為此,筆者采取了兩個措施:一是積極、正確地引導,讓學生理解并體會到“真正的優(yōu)秀”的意義和價值,從而對“人人優(yōu)秀,班級才能優(yōu)秀”產(chǎn)生高度的認同感和向往感;二是及時表揚和鼓勵,對學生的“優(yōu)秀”行為給予充分的肯定,使他們以后愿意并喜歡這樣做。
3.讓班歌唱響在學生心田
好的音樂可以陶冶性情、振奮情緒。在筆者的班級中,班歌深入了學生的內(nèi)心,發(fā)揮了“春風化雨”般的熏陶作用。開學初,筆者常在課余時間給學生播放《相信我們會創(chuàng)造奇跡》這首歌,學生們非常喜歡,于是大家協(xié)商一致將這首歌定為班歌。為唱好班歌,學生們還定了一套“規(guī)矩”,關于何時唱、怎么唱,都有明確要求。每天上課前,學生都會自動地把書本合上,全體起立,目視前方,高聲唱起《相信我們會創(chuàng)造奇跡》。每次唱班歌,筆者也積極參與,并對學生進行鼓勵和肯定。唱班歌只是形式和途徑,關鍵是讓學生從中學到一種積極樂觀的精神和生活態(tài)度,讓他們知道在學習上、生活上遇到困難時就應該像班歌中唱到的那樣,“相信只要我們在努力,未來就無比絢麗”,從而塑造樂觀向上的班級文化。
如今,《相信我們會創(chuàng)造奇跡》已經(jīng)逐漸深入到學生的心靈,每當學生們?nèi)〉眠M步,遇到困難或開心事,被身邊小事觸動時,大家都會高聲唱起《相信我們會創(chuàng)造奇跡》。學生們唱著班歌,體會到的是樂觀向上,學到的是永不放棄,這正是唱班歌的意義所在。
二、愛心班級
班級理念是一個班級的靈魂,彰顯了一個集體的價值追求和審美意向,體現(xiàn)了學生的整體精神風貌和狀態(tài)?,F(xiàn)在高中階段的學生出生并成長在21世紀,他們思維靈活、敏捷,性格張揚開放,思想創(chuàng)新,并易于接受新事物,這是他們突出的優(yōu)點。但他們自我意識強烈,甚至自私、自以為是,習慣“接受”別人對自己的好而不懂、不會、不愿意為他人“付出”。“愛人者人恒愛之”,充滿愛心是一個人必不可少的品質(zhì),充滿愛心的班級可以讓學生體會到家庭般的溫馨和溫暖,可以增強班級的凝聚力,更是班級長遠發(fā)展的內(nèi)在驅(qū)動力。教育的本質(zhì)在于“培養(yǎng)人”,也就是讓學生的人格更加健全,道德情操更加高尚,在“成人”的基礎上“成才”。為此,筆者將班級理念確定為“讓別人因我存在而感到幸?!?。
1.以班級理念促轉(zhuǎn)變,讓愛走進學生的心田
開學初,筆者就提出了“讓別人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的班級理念,這個理念旨在引導同學熱心、耐心地為同學、班級服務,學會關心人、愛護人,從而將這種愛人之心逐漸推廣,以一顆仁者之心對待更多的人。思想影響行動,只有當學生實現(xiàn)思想上的轉(zhuǎn)變,明白“愛”的意義和價值而不再生活在“自我”的小世界之中,他們才能真正地從行動上改變,才會真正地去為他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當這樣的行動不再是被動的,而是主動、自愿的,這樣的“愛”才能成為學生的一種習慣,才能由“外在強制”轉(zhuǎn)變?yōu)椤白詣幼园l(fā)”。
筆者主要從認知、情感及行為三方面入手。首先,從認知角度出發(fā)對這個理念進行詮釋,讓學生知道“讓別人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辈粌H是一種偉大而崇高的價值觀,更是一種平凡、樸實的實踐行為。這并非遙不可及,每個人的一言一行都可以為別人帶來快樂和幸福,這是每個人都力所能及的。筆者采取各種形式(如播放影片、開展主題班會等)對學生進行“愛心”教育,一點點地將這種理念播撒到學生的心田。這樣,學生端正了認識和態(tài)度,初步接納、認可了班級理念。
其次,筆者從情感上加以陶冶,引用發(fā)生在身邊的真實事例,讓學生明白,自己能夠并且可以“讓別人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自己在付出的同時也會得到一份真情和感動。班級理念得到學生認同后,他們非常愿意為他人服務。
最后,筆者還對學生的行為進行積極的引導和反饋,甚至會創(chuàng)造一些讓學生為班級、為同學服務的機會,筆者鼓勵學生主動、勇敢地行動,并適時予以評價,或公開表揚和宣傳,或予以獎勵和肯定,讓學生的這種行為得到“積極強化”并繼續(xù)保持。
2.以活動促行動,讓學生學會愛、實踐愛
愛心班級這個目標不能只落在思想上,關鍵是要實現(xiàn)學生行為上的變化。為此,班級舉行了一系列的活動,用活動促進學生的行動,從而打造愛心班級,其中最典型的一個活動是“為同學過生日”。具體做法是:先將每個學生的生日日期統(tǒng)計起來,到學生過生日那天,所有同學一起為他唱生日快樂歌,并送上最誠摯的祝福,同時筆者也會為他精心準備一份小禮物,并集體拍照留念。這個活動雖然很簡單,時間很短,更沒有精彩紛呈的生日派對,但在這個過程中每個學生都是那樣的快樂。他們不僅收到了同窗好友的祝福,更收獲了深深友誼和濃濃師生情,學生之間的關系、師生之間的關系更加親近,班級凝聚力也得以提升,學生享受到了愛,學會了愛,整個班級愛意濃濃,如家庭般溫暖。
三、快樂班級
快樂和奮斗并不矛盾,兩者不是非此即彼的對立關系,而是相互促進的。學生只有在快樂中才能更好地奮斗,也只有奮斗了才能獲得最大的快樂。繁重的學業(yè)負擔壓得學生喘不過氣來,學校、教師、家長,甚至學生自己都在反復強調(diào)“奮斗”的意義和重要性。這本無可厚非,可絕不能因此而讓學生失去快樂,失去青春的活力和朝氣,像“苦行僧”一樣痛苦地“熬日子”。如果那樣,學生不會獲得真正意義上的成功,奮斗也失去了其固有的價值。簡言之,學生在高中時期既要好好學習,為自己未來的美好人生而奮斗,也要體會到高中時代的快樂,這樣的青春才是無悔的青春。為實現(xiàn)“快樂班級”的目標,筆者開展了一系列的活動,如“身體拼字母,我們最有才”“快樂圖片展,我們愛校園”“難忘教師節(jié),我們懂感恩”“堅強軍訓,這邊風景獨好”“瘋狂英語,我們最有活力”。
班級文化建設是一項大工程,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通過一段時間的辛苦努力,筆者的班級已取得顯著成效:班風、學風更加積極向上,好似一艘即將迎風起航的快艇;班級凝聚力明顯增強,學生間、師生間互敬互愛,儼然生活在一個溫暖的大家庭中;學生成績也穩(wěn)步提高,自信、快樂的笑容在他們臉上悄然綻放。
(作者單位:1.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課程與教學研究生院 2.河南省新鄭市第一中學)
(責任編輯:李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