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方
陜北民歌作為一種區(qū)域性文化,它受特殊地域環(huán)境及社會背景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形成其純樸、高亢、熱烈、隨意、精巧等藝術特征。陜北民歌的藝術特征的形成,是東方文化大背景下黃土地及漢民族文化與民族心理的藝術折射,也是陜北人民長期生活實踐的生活哲理與情感意識的融合。研究陜北民歌的藝術特征,對提高民眾的藝術鑒賞力,促進發(fā)展區(qū)域性文化發(fā)展和社會進步可以起積極的促進作用。
陜北民歌藝術特征信天游一、引子
陜北是民歌的世界,民歌的海洋。無論是高亢豪放的信天游還是鏗鏘有力的勞動號子;無論是抒情流暢的小調(diào)還是悠揚純樸的酒歌,都以廣泛深刻的內(nèi)容,生動質(zhì)樸的語言,豐富多彩的手法,高亢悠揚的曲調(diào),豪放獷達的風格,由勤勞勇敢的人們一代一代創(chuàng)造和承載,口傳心授,綿延不絕。生活環(huán)境、生存方式及社會背景下的精神文化諸多因素,對陜北民歌的生成、演變、發(fā)展有著深刻的影響。而這些諸多因素都與這一區(qū)域的地理范圍、文化特點和歷史面貌有關。因而,我們可以得出影響一個地區(qū)音樂文化形態(tài)的諸多因素不外乎兩個方面:一是自然條件的影響,一是社會條件的影響。即來自自然條件的影響包括地理、氣候、人種、生態(tài)等;來自社會條件的影響包括政治、經(jīng)濟、軍事、風俗、語言、民族等。對于以上諸多因素影響并不是都能在音樂、文化方面一一得以論證,但它們都不同程度地在這一區(qū)域的文化層面上直接地或間接地發(fā)生作用。
二、陜北民歌的藝術特征
“民歌是詩歌的源頭”,陜北民歌是豐富多彩的,陜北民歌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也是多種多樣的。
陜北民歌小調(diào),一般為五言四句式,如《走西口》《搭伙計》等;也有七言四句式的,如《三十里鋪》《送大哥》等;還有五言五句式的,如《劉志丹》《打開清澗城》《井岳秀》等。
陜北的風俗歌曲、酒曲等,大多為自由體式,根據(jù)其內(nèi)容需要即興創(chuàng)作演唱。
陜北的秧歌曲《拜年調(diào)》《跑旱船》《玩花燈》等,一般為七言四句式,也有五言六句式和多言四句式,如《黃河船夫曲》等。
陜北民歌的信天游,大多為七言雙句式,如《你媽媽打你你給哥哥說》《什么人留下個人想人》等。
陜北民歌的演唱表演形式,主要為獨唱、合唱,如信天游、風俗歌曲和小調(diào)。對唱和連扭帶唱主要用于秧歌曲中,如《船曲》《夫妻逗趣》等。領唱和合唱形式在陜北民歌中一般用于《勞動號子》《打夯號子》等。
陜北民歌的結(jié)構(gòu)大多為鋪陳、對比、重疊和問答。鋪陳主要有按數(shù)目順序、方向順序、月令和季節(jié)順序進行排列等。
按數(shù)目順序排列如《銹金匾》:
正月里鬧元宵,金匾銹開了……
二月里刮春風,金匾繡的紅……
一繡毛主席,人民的好福氣……
二繡總司令,革命的老英雄……
三繡周總理,人民的好總理……
這樣的順序排列在陜北民歌中是常見的,《十恨》《十把扇子》《十勸郎》《十探妹》等。由于采取這種循序漸進的鋪陳方式,使陜北民歌所表現(xiàn)的事、物脈絡清晰,感情層層加深。
按月令和季節(jié)鋪陳述的在陜北民歌中也被廣泛使用。如《劉志丹》《贊領袖》《紅馬又拉雙鏵犁》《十二月對花》《五哥放羊》《十二英雄》《采茶》《四季調(diào)》《子夜四時歌》等。
對比和重疊這種結(jié)構(gòu)形式在陜北民歌中也是常見的。如《攬工調(diào)》《光棍哭妻》《送大哥》《送情郎》等。問答結(jié)構(gòu)形式的,如《船夫曲》《對花》《跑旱船》《怎么辦》《小放?!返?。
陜北民歌在修辭和表現(xiàn)手法方面是十分豐富的。傳統(tǒng)的基本手法為賦、比、興,主要有諧音詞、雙關語、疊字、疊句、連鎖用詞等。在陜北民歌中,疊字、疊句常見于信天游中,如“白格生生、巧格溜溜、笑格嘻嘻、蘭格盈盈”,等等。
陜北民歌藝術表現(xiàn)手法中賦、比、興是最常見的三種手法。
賦,乃敷陳其事也,直接說出,借用記敘文的手法在陜北民歌中。而這種藝術表現(xiàn)手法運用是最多的。如《蘭花花》《三十里鋪》《趕牲靈》《五哥放羊》《紅軍鬧革命》《橫山里下來些游擊隊》等。
比,就是比喻和比擬。在陜北民歌中,有以人比物的,如“半夜里想起干妹妹,狼吃了哥哥不后悔”(信天游《死死活活相跟上》),“哥哥身穿一身灰,走路好像是勃鴿飛”(信天游《哥哥身穿一身灰》)等,像這種例句在陜北民歌中運用很多。
興,就是托事于物,用形象引起人們的聯(lián)想,作為每段詩句的頭句,或者是為了加強渲染語勢,或使下面詩句押韻,而內(nèi)容和下面的內(nèi)容并沒有直接的關系。這兩種手法在陜北民歌中都有靈活而巧妙的運用,如:“我媽媽生我九菊花,你給我尋的個丑南瓜?!保ㄐ盘煊巍赌憬o我尋的個丑南瓜》),“豌豆豆開花麥穗穗長,奴媽媽賣奴沒商量?!保ㄐ盘煊巍杜珛寢屬u奴沒商量》),“六月的日頭臘月的風,老祖先留下個人愛人”(信天游《老祖先留下個人愛人》)。
起興句托物于事作為民歌起句例子很多,如“一桿桿的紅旗空中飄,跟上共產(chǎn)黨把革命鬧”(信天游《跟上共產(chǎn)黨把革命鬧》)等。起興句與下文沒有直接關系,為了歌詞起句便于押韻的例句,在陜北民歌中也有很多,如“羊肚子手巾三道藍,咱們見面容易拉話話難”(信天游《淚蛋蛋泡在沙蒿蒿林》),“走不完的大路過不完的河,快刀刀割不斷你和我”(信天游《遠路的朋友》)等。
三、結(jié)束語
在縱橫逶迤、古老深厚的黃土高原上,奔騰不息的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從這片熱土流過,這片雄偉壯闊的黃土地上曾孕育著華夏文化的根源,成為炎黃民族的搖籃。
黃土黃河文化,經(jīng)歷了世代無數(shù)民間藝人和廣大人民群眾的創(chuàng)造與錘煉,它集人民智慧的結(jié)晶,將陜北民歌演化發(fā)展成為今天獨特的藝術形式,并賦予了它鮮明的陜北地方藝術特色和藝術特征。濃郁的生活氣息和質(zhì)樸無華的語言風格,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了陜北人民特有的思想情操和精神風貌。
探究陜北民歌的藝術特征,從更深層次的分析,應該認識到陜北民歌藝術是北方文化大背景下黃河黃土地漢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思維的藝術折射,是古老勤勞的陜北人民思維模式和行為模式的藝術體現(xiàn),也是黃土文化中的精華部分。其主要表達的是陜北人民強烈的生存斗爭意識和集中反映黃土文化的生活哲理。
陜北民歌藝術是永遠有自然粗獷而又堅忍不拔充滿生命活力的強勁氣質(zhì)。陜北民歌是勤勞智慧、善良質(zhì)樸的陜北人民在漫長的繁衍生息的歷史長河中創(chuàng)造出來的精神財富,探究它的文化背景和藝術特征、產(chǎn)業(yè)化價值對于我們繼承和發(fā)展陜北民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這里只作淺略概述,起到拋磚引玉的目的,使更多學者更深層次地探究陜北民歌的文化背景和藝術特征、文化產(chǎn)業(yè)化價值。
參考文獻:
[1]雷潤峰,耕牛.陜北文化研究論文[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