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菁
摘 要:本文從課前準備、課堂教學、課后作業(yè)等多個方面對如何上好數(shù)學講評課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關鍵詞:高中數(shù)學;講評課;對策
中圖分類號:G4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3)05-076-1
講評課是高中數(shù)學教學中常見且重要的課型,通過試卷講評,既能復習鞏固所學知識,找出并糾正學生的模糊認識,還能豐富學生的解題策略、思想方法和探索途徑,最終達到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目的。
1.教師做好課前準備工作
講評課的備課除了將試題研究透徹外,筆者認為還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準備。
(1)歸類統(tǒng)計:教師在對試卷的題型、知識范圍有所了解后,還應該對同類問題進行歸類總結(jié),在試卷講評的時候,同類問題歸類處理。
(2)錯題統(tǒng)計分析:錯題統(tǒng)計是試卷分析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教師除了統(tǒng)計出每道題的錯誤人數(shù),還要分析每道題的錯誤原因,從而掌握學生的學情,明確哪些問題是普遍錯誤,哪些是個別錯誤,哪些問題是知識性失分,哪些問題是技巧性失分,還有哪些問題是粗心失分。只有做到詳細的統(tǒng)計,講評時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2.課前個別輔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在班級授課制下,要想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最有效的措施就是縮小個體差異。面對班級幾十名同學的差異,如何去縮小差異是我們每個教師要面臨的重要問題。教師在做完統(tǒng)計工作后,及時把試卷下發(fā)給學生,讓學生先嘗試獨立去訂正。同時,教師需要對填空題前6題出現(xiàn)錯誤和解答題15,16失分的同學進行當面交流,讓他們先談對題目的想法,然后幫他們分析錯誤的原因,讓學生對題目有深刻的理解,避免下次再犯基礎性的錯誤。通過面談,幫助學有困難的學生解決問題,縮小與其他同學的差距,同時把個別錯誤在課前解決,從而提高講評課的課堂效率。
3.構(gòu)建高效課堂
(1)教學內(nèi)容由淺入深,循序漸進
講評課有很多教師覺得有些題目太簡單不用講,其實有些題目看似簡單但學生動手操作起來卻常常犯錯誤,易犯眼高手低的毛病。有些簡單易處理的題目,教師可以選擇學困生來處理,如:函數(shù)f(x)=lg(x-2)的定義域 。(學生:根號里面大于等于0,真數(shù)要大于0),教師進行點撥,(教師:學生的錯因1.等于號遺漏,2.對數(shù)運算錯誤)。這樣一道簡單題目可以幫助學困生樹立學習數(shù)學的信心,同時教師及時補充變式練習。讓學生們動手做一做,不僅了解了學生的掌握情況,也可以讓學生有一個預熱過程,較快地進入學習狀態(tài)。
(2)講評歸類,注重實效
教師在試卷講評時,要對同一知識點進行整合、歸類,進行講評。例如函數(shù)內(nèi)容貫穿著整個高中教學,也在試卷的不同位置體現(xiàn),教師可以把涉及到函數(shù)內(nèi)容的一同處理,這樣避免了同一個問題情境反復出現(xiàn),也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一個整體感。
除了知識點的歸類,教師還應該對解題方法進行歸類,如:函數(shù)f(x)=12x+2,求f(-5)+f(-4)+…+f(0)+…+f(5)+f(6)= ,此題的解題思想與課本中等差數(shù)列前n項和公式的推導思想是一致的,都選擇倒敘相加。相同的思想歸類,讓學生感受到每塊知識并不是孤立的,解題思維和方法是互相滲透。通過知識點的歸類和解題方法的歸類讓學生養(yǎng)成思考的習慣,也讓學生了解一題可以多解,一法也可以解多題。
(3)學生參與互動,讓課堂多面化
講評課重在幫助學生理清思路探明解題方法,而不是老師一味的講解,老師講得激情不如學生學得熱情。試卷上的每道題不僅是老師對它進行了透徹地分析,學生們在考試和訂正時也進行了仔細地分析,老師也不妨聽聽學生的想法。如:f(x)=a-12x-1是定義在(-∞,-1]∪[1,+∞)上的奇函數(shù),則f(x)的值域為 。
問題1:如何求a?
學生甲:利用奇函數(shù)的定義f(-x)=-f(x)計算;
學生乙:可以特殊值法,定義域明確用f(-1)=-f(1)計算更簡便。
問題2:如何求函數(shù)f(x)的值域?
學生丙:畫圖像。
學生?。浩婧瘮?shù)圖像關于原點對稱,只要求[1,+∞)上的值域即可。
學生戊:利用函數(shù)的單調(diào)性求值域。
通過問答的形式了解學生的想法,再利用多媒體投影投出學生的解答過程。筆者將學生丙的圖像投影,發(fā)現(xiàn)學生丙在畫圖時對漸近線有所忽略,導致了最終答案錯誤。通過這樣的互動,讓學生高度參與課堂并積極思考。
(4)回歸課本立足課本
試題來源于課本,但往往學生對課本重視程度不夠,覺得課本的題目容易,不愿去深究。通過講評課,讓學生重視課本,了解試題是如何演變的。例如:高三九月暑假自主學習調(diào)研卷17.如圖所示,某建筑物內(nèi)有一個直角型過道,兩過道的寬均為2米,問長為6米的鐵棒能否通過該直角型過道?請說明理由。
這題源于蘇教版必修4第49頁的探究拓展,在講評第17題時,若教師先將課本的題目讓學生再做一遍,然后再做講評,不僅讓學生對此題印象深刻,也能對此題型理解更為透徹。
4.精心設計課后作業(yè)
有的教師認為講評課課后最重要的是訂正錯題,對錯題進行歸類總結(jié)。其實除了做好試題的訂正工作外,教師還應該針對學生的普遍錯誤配以相應的變式訓練,讓學生再加以練習,以檢測學生的掌握情況,還可以因?qū)W生情況的不同,布置分層練習,讓每個同學通過講評課都有收獲。教學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