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清美
朗讀,是將無聲的書面語言轉(zhuǎn)換為有聲的綜合語言的過程,是一種眼、口、耳、腦協(xié)同作用的創(chuàng)造性閱讀活動。閱讀教學中,根據(jù)文本內(nèi)容的特點,設(shè)計一些有針對性的朗讀實踐活動,在朗讀中還原語言形象,感受語言情境,能幫助學生領(lǐng)悟語言表達的精妙,培養(yǎng)學生語言的感受力。
"自由讀一讀,你能不能把四個'立刻''又'讀出不一樣的味道?"
文本:母親說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彎曲了背,立刻又將頭俯在縫紉機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選自《慈母情深》)
(生齊讀)
師:這段話在寫法上有什么特別?
生:用了四個"立刻""又"。
生:句式相同,是一組排比句。
師:請同學們自由讀,想一想,從這四個"立刻""又",你讀懂了什么?
生:母親的艱辛。
生:母親馬不停蹄地工作,是想多掙些錢。
師:自由讀一讀,你能不能把四個"立刻""又"讀出不一樣的味道?(一生語速很快地朗讀起來)
師:(追問) 你的朗讀讓我看到了一個爭分奪秒的母親,緊張忙碌的母親,她是那么匆忙,母親啊,你為什么不喘口氣呢?
生:因為我想多掙些錢。(一生語速很慢地朗讀)
師:你的朗讀讓我看到了一位辛勞的母親。母親啊,你每天這樣辛苦,為什么不嘆聲苦,喊聲累呢?
生:因為我不想讓孩子過早地承受生活的壓力。(一生朗讀,最后一個"立刻"分句讀得很慢)
師:你的朗讀讓我看到了一個拼著命掙錢的母親,母親啊,你為兒女付出了太多太多,值嗎?
生:我從來沒有想過"值不值",把孩子撫養(yǎng)成人是我的責任。
師:多么樸實的語言,多么無私的母愛,多么偉大的母親!原來,母親的這份深情就藏在這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艱辛勞作中。
評析:這段教學的文本內(nèi)容語言形式特征明顯,連用四個"立刻""又"。教師先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這句話寫法上的特別之處,并初步理解這樣表達的用意,再要求學生借助朗讀進行探究:"能不能把四個'立刻''又'讀出不一樣的味道?"同樣的內(nèi)容,學生有的讀得快,有的讀得慢,有的把最后一個"立刻"分句讀得很慢。學生的每一種不同的朗讀,教師都及時加以鼓勵點評,并提出針對性的追問,啟發(fā)學生說出自己對文本的理解。這樣的教學,讓學生不但體會到了母親工作的繁重辛苦,理解了內(nèi)容,還領(lǐng)悟到了作者這樣寫的用意和文字表達的精妙。
"誰能帶著喜愛之情再讀讀這句話?"
文本:說它貪玩吧,的確是呀,要不怎么會一天一夜不回家呢?
(選自《貓》)
師:同學們,老舍先生在寫這句話時用詞很有特點,你發(fā)現(xiàn)了嗎?
生:"吧""呀""呢"這三個語氣詞用得很有意思。
師:是呀,很口語化,在日常生活中我也常用。(叫起一個學生) 今天老師來扮演同學。("嘿,xx,我們?nèi)ヌ咔虬桑?"好呀。")如果這天剛好作業(yè)很多,你正在做作業(yè)。("嘿,xx,我們?nèi)ヌ咔虬桑?"不行,我還要做作業(yè)呢。")多親近呀。
師:老舍先生在句中連用了三個語氣詞,現(xiàn)在我們?nèi)サ暨@三個語氣詞,請大家比較著讀一讀。(生讀)
師:大家體會出什么了?
生:老舍對貓的喜愛。
師:品出了藏在文字背后的情感,了不起!
生:他非常喜歡這只貓。
師:從老舍先生連用三個語氣詞,我們體會到他多么喜歡這只貓啊。誰能帶著喜愛之情再來讀讀這句話?(一生讀)
師:讀得不錯!就像老舍先生面對面地和我們說話一樣。我們就這樣讀。(學生再讀)
師:(配樂)第二天,這只貪玩的貓終于回來了,老舍先生把它愛憐地抱在懷里,一位鄰居進來了,老舍先生對鄰居說--(指名接讀句子:"說它貪玩吧,的確是呀,要不怎么會一天一夜不回家呢?")
師:他多愛這只貓啊。一位朋友來做客了,老舍對朋友說——(指名讀)
師:老舍先生還寫下了這句話,想對所有的讀者說——(生齊讀)
師:讀了這個句子以后,你們體會到了什么?
生:我覺得老舍爺爺把貓當成了自己的朋友,對它很和藹。
生:我覺得老舍爺爺對貓的喜愛,簡直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
師:是啊,簡單的語氣詞對表情達意如此重要,以后同學們也要用好語氣詞?。?/p>
評析:教學中,教師緊緊抓住"吧""呀""呢"三個語氣詞,通過調(diào)動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進行去詞比較、感情朗讀、教師示范,以及在音樂背景下用教師簡單的語言再現(xiàn)生活場景,進行引讀,讓學生沉浸在文本情境中,反復品讀、體味,感受語言魅力和作者遣詞造句的功力。經(jīng)歷了這樣的學習過程,學生領(lǐng)悟到了漢語的精妙,更加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
"我的朗讀帶給你什么樣的感覺?同學的朗讀帶給你什么樣的感覺?"
文本:"所有時間里的事物,都永遠不會回來了。你的昨天過去了,它就永遠變成昨天,你再也不能回到昨天了。爸爸以前和你一樣小,現(xiàn)在再也不能回到你這么小的童年了。有一天你會長大,你也會像外祖母一樣老,有一天你度過了你的所有時間,也會像外祖母一樣永遠不能回來了。"爸爸說。
(選自《和時間賽跑》)
(在理解了文意后,師配樂深情范讀)
師:我在讀這段話的時候,你聽出我把哪些詞語讀得特別慢,特別輕?
生:我聽到老師把"永遠"讀得很慢。
師:這里的"永遠"出現(xiàn)了幾次?
生:三次。
師:我還把哪個詞語讀得特別輕,特別慢?
生:"再也"。
師:"再也"出現(xiàn)了幾次?
生:兩次。
師:這段話還有一個字,反反復復出現(xiàn)了六次,你找到了嗎?
生:"了"字。
師:對!"了",不要小看它??!同學們,林清玄散文的玄妙就藏在這些看似平常的詞語中。不相信,我們來對比著讀讀、試試。
師:我找一個同學和老師合作朗讀,我讀左邊的,你讀相應(yīng)句子右邊部分,其他同學一邊聽,一邊想,聽了老師的朗讀你有什么感受?聽了同學的朗讀,你又有什么感受?(師生對比讀)
生:我覺得老師的朗讀把"永遠""再也""了"去掉之后,很冷靜,一點也不惋惜時間的流逝。
生:我覺得同學的朗讀,帶給我一種對時間流逝的無奈、無助。
……
師:說得真好,安慰在里邊了,傷感在里邊了,語重心長也在里邊了,無奈無助也在里邊了。用上"永遠""再也""了"這些詞語,傳遞的情感就不同了。這就是林清玄散文的魅力---清清純純,有點玄。這么好的文字,我們應(yīng)該把它讀好、記住。
評析:正如教師所講,"永遠""再也""了"這些詞語看似平常,但林清玄散文在表達上的玄妙往往就藏在這些字眼的后面。如何才能讓學生領(lǐng)略到這點呢?教師先設(shè)法讓學生注意到這些詞語,然后師生對比讀,教師讀去掉"永遠""再也""了"的句子,學生讀原句。通過對比朗讀,學生不但深刻理解了文本的內(nèi)容,而且領(lǐng)悟到了正是這些詞語的使用,才使得豐富復雜的情感表達出來了,看似簡單的幾個詞其實真的不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