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頂義
俗話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這些話向我們說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書讀得多,語言積累到一定程度,文章就會寫得好。在平時的作文教學實踐中,我們經常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或沒有寫作素材,或表情達意不夠準確、生動,主要原因是沒有豐富的語言積累和語言經驗。基于這樣的實際,我在教學中十分重視通過加強課外閱讀,讓學生開闊視野、豐富知識、增長智慧,從而提高寫作能力課外讀物有如學生語文課外學習的牛奶和面包。"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等都說明了只有博覽群書、才能思維敏捷。下面就結合實踐談談自己的做法。
1 重視營造讀書氛圍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曾經說過:"對學生最好的刺激乃是所學的材料的興趣"??梢姡ぐl(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至關重要。對此,我主要是通過在班級中營造讀書氛圍,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讓學生多讀書,讀好書。
首先,我通過引導收集關于讀書的名言名句營造氛圍。通過引導,學生搜集了"書猶藥也,善讀則可以醫(yī)愚。"發(fā)動學生收集名言后,并組織學生交流,選擇代表性的名言請書法好的學生寫出來,張貼在班級墻上,走廊上,形成了一種特色的校園墻體文化讓其他學生都能融入到知識的海洋中。其次是動員、引導學生從家中帶來自己喜愛的書充實班級圖書柜,在班級中創(chuàng)設一種濃厚的"書香"氛圍和"書林"境界,讓學生產生一種追求讀書的神圣感。
再次,利用家長會的機會,由學生向家長匯報從課外閱讀中得到的收獲,實實在在的人和事,打動了廣大家長,他們自覺地為孩子創(chuàng)造閱讀環(huán)境。
2 重視教給讀書方法
要提高課外閱讀的效率,還需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這里,我主要是結合教材,指導學生閱讀課外書的方法。如,我告訴學生拿到一本書后首先得問問自己:我想從中得到什么?接著快讀目錄,以得到一個總的概要。
3 重視讀寫結合,提高讀書效益
"不動筆墨不讀書",蘇霍姆林斯基也說過:"應該把讀書筆記作為作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課外閱讀的效益,讓學生每人準備一個積累本,并自己給一個名字,堅持要求學生摘錄所閱讀文章的好詞、好句、好段,好成語,名言警句,寫讀書筆記,或寫閱讀感受。通過幾年的訓練,學生的詞匯量增加了,寫作素材豐富了,作文水平也提高了。
其次,重視仿寫訓練。主要是指導學生在理解原文的基礎上用自己親身經歷的事情或者真實的感受,借鑒別人的某些寫法,寫出富有個性的文章。
4 重視檢查閱讀效果
心理學告訴我們:"好表現(xiàn)"是學生的天性。我認為給他們表現(xiàn)的機會,讓他們有一種成就感,則更能激發(fā)學生主動閱讀的動力?;谶@種認識,首先在班級中展開讀書比賽,定期在課外閱讀登記欄上公布每個學生的閱讀篇目、筆記篇數(shù)、摘抄的條目數(shù)。第二,抽取一些讀書筆記,定期舉辦讀書筆記展覽。第三,經常組織讀書經驗介紹。第四,召開讀書心得交流會。第五,注意發(fā)現(xiàn)優(yōu)秀習作,積極組織向校內外刊物投稿。通過多種形式的檢查,讓學生互相學習,看到別人的優(yōu)點,看到自己的不足,學生就會不甘落后,就會出現(xiàn)"百家爭鳴"的局面,從而使愛讀書的氛圍更濃,更加有利于調動學生讀書的積極性
5 多渠道取得合力,加大課外閱讀量,培養(yǎng)閱讀興趣
5. 1 講明活動意義。
一開學,我們就向實驗班的同學們講了課外閱讀的意義,談了要在班里開展"強化課外閱讀"的活動設想,并通過家長信和班里的"語音信箱"向家長談了我們的活動設想,以形成合力,共同搞好這項活動。
5.2 及時調整舉措。
老師不辭辛苦,每周向學生提供打印好的課外閱讀推薦材料(低年級提供復印的材料),來增大學生的課外閱讀量。材料后有簡單的反饋調查表格(各項材料讀了幾遍,會背否,理解否;自己又讀了哪些讀物;喜歡否,負擔如何;有何建議),我們根據(jù)反饋回來的信息,及時調整我們的舉措。
(1)調整課外閱讀的量。
起先,我們要求學生每周課外閱讀"五個一"--一首古詩,一句名言,一個精彩片段,一篇文質兼美的文章,以及一個劇目(聲像閱讀:電視劇、電影、話劇、動畫片皆可)。我們負責推薦前"四個一"。
根據(jù)幾周下來的反饋信息,了解到現(xiàn)在學生每周課外完成這"五個一"負擔相應還是重了一點。并且學生希望增加成語、歇后語。于是,我們將"五個一"改為"四個一",單周一首古詩,一個成語(或歇后語),一篇文章,一個劇目;雙周一句名言,一個精彩片段,一篇文章,一個劇目。
(2)調整選文內容。
一開始,本著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宗旨,在選片段和短文時,力求選擇文質兼美的名家名篇??蓮姆答佇畔⒅械弥瑢W生年齡?。ㄌ貏e是四年級學生,大多10歲左右),對文章幽深的意境還不能體會,讀起來并無成年人那種賞心悅目的感覺。由于不理解,讀起來沒有興趣,背起來就更難了。
5.3 開展各種活動。
兒童求知欲旺盛,可也好動。閱讀畢竟是要靜下心來讀的,如果老師不善于引導,就難以保證下發(fā)的閱讀材料學生切實予以閱讀,切實增大其課外閱讀量,特別是難以使大多數(shù)學生切實參與。
為了使課外閱讀活動成為絕大多數(shù)同學參與的活動,我們開展了多種活動。
(1)"沙場點將":
我們利用早讀、午休等時段,給學生閱讀的時間,給他們展示的場合。我們做了一個有全體學生名字的幸運大轉盤,轉盤上面有指針,指針選中了誰誰就是幸運者然后在由那些"幸運者"來展示--朗讀、背誦課外閱讀材料,講解、運用成語或歇后語。自此,每天選中的"幸運者"成了大家津津樂道之事。
(2)"星星奪擂":
"幸運者"展示時,還要賽出當天的"擂主"--朗讀得最好,背誦得最熟,講解得最準確,運用得最有新意的同學。奪得"擂主"為小隊加分,還可以用班級"語音信箱"向家長們展示。向"擂主"挑戰(zhàn),成了同學們每天奮斗的目標。
此外,我們還召開了課外閱讀朗誦會,請全體同學做評委,評選"朗讀冠軍"。利用校園廣播,請同學們在廣播中來鍛煉自己的普通話,一舉兩得……課外閱讀活動被一步步推向了高
潮,大家人人爭背古詩,個個鍛煉朗讀,并且想辦法幫助本小隊課外閱讀興趣不高的同學,使絕大多數(shù)同學切實參與了進來。
5.4 大力表彰先進。
學生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還要靠老師的不斷鼓勵。我們充分運用"正強化"原理,及時反饋每周課外閱讀情況,表彰先進。每周頒發(fā)課外閱讀獎,階段性頒發(fā)課外閱讀獎品,獎狀設計精美,頒獎會隆重、熱烈,為獲獎者拍照留影,利用廣播及時播出頒獎結果。這些手段的運用,都極大地調動了同學們課外閱讀的積極性。完成課外閱讀作業(yè),成為學生比較喜歡做的事情。部分同學不但認真閱讀老師推薦的材料,還自己主動去找閱讀材料讀;不僅自己讀,還推薦給老師,推薦給同學。課外閱讀,逐漸成為同學們課外生活的一項重要內容,課外閱讀習慣漸漸養(yǎng)成。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知識點很多,要讓學生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注重孩子習慣養(yǎng)成的培養(yǎng),才能使學生終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