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晶
春節(jié)過后不久,正逢開學之際,上海市就爆出“毒校服事件”,質檢部門在檢查中發(fā)現(xiàn),“在22批次產品中,有6批次不合格,其中一款冬季校服更是含有致癌風險”,同時相關部門也通過官方微博通報,“被質監(jiān)部門抽取的毒校服來源為上海五三中學向歐霞公司訂購的50套搖粒絨學生演出服,抽樣的兩套演出服均被檢出含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
這是繼一些品牌“含毒”事件之后的又一大事,且影響面很大,涉及20多所學校,一時間,引來更多人關注,校服如此讓人不放心,其他的衣物呢?作為人們遮寒蔽體必不可少的衣物,到底可能含有哪些有害或有毒的物質呢?它們分別來自哪里?我們該如何選購如何處理才能將風險和損害降低到最小呢?
有害物質主要與染料有關
如今衣物的面料五花八門,有真皮,有PU(人造革),有天然的棉麻,也有許多化纖產品,比如七八十年代曾一度風靡的“的確良襯衫”,主要就是一種化纖制品,主要成分是一種叫苯二甲酸乙二酯的聚酯材料。
但不管哪種材料,在從一團棉花到一根線再到一匹布,又經過染色裁剪加工,終于成為一件衣物,在這一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許多可能有害的物質。
武漢紡織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院長朱平介紹道:紡織品在紡紗、制造、染整加工過程中,要接觸到很多化學品,特別是染整加工過程,要接觸大量的酸、堿、表面活性劑、染料以及賦予織物功能性的助劑,這些化學品大多對人體是有害的。如禁用的染料和表面活性劑、重金屬、甲醛等,表面活性劑當中包括PFOS類(含氟化合物)、APEO類(含烷基苯酚)等。
為了保證衣物不影響人體的健康,目前“WTO通用的生態(tài)紡織品標準是‘歐盟紡織品生態(tài)標簽,我國也有相應的‘GB/T18885-2009生態(tài)紡織品技術要求”,其中對加工過程里的染料等物質都做了詳細規(guī)定。
早期的衣物染料多為些植物性染料等,較天然,但顏色有限,隨著工業(yè)化水品的提高,化學染料得到廣泛使用,使得我們的衣物品種顏色都大大豐富。但在生產過程中,出于成本考慮,或者為技術所限,一些加工廠就為利益驅使,使用一些禁用的染化料助劑等物質,這些對人體都是有毒的。比如這次檢測出服裝里的可分解致癌稱為芳香胺染料的物質,在許多不合格服裝中都可能存在。
這些有毒物質對人體的侵害是不知不覺中微量攝入的,短期內可能看不到危害,但若是長期不注意,接觸過多的話,肯定對人體健康有不同程度損害。
顏色鮮亮得當心
“顏色鮮艷的衣服固然好看,尤其是帶有好多漂亮印花的衣服,但是越是這種類型的衣服,越有可能含有一些有毒有害物質。”
武漢紡織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院長朱平解釋道,“這些有害物質主要與所使用的染化劑、助劑有關,但也和加工工藝有關?!蹦鞘遣皇俏覀冞x擇淺色的衣服就安全了呢?深顏色的衣物往往含有較多染料(染色時染料濃度高),是不是深色的衣物就少買少穿為宜呢?
答案是不一定。
一般情況下,如果原料安全,加工過程也符合國家的相關標準,使用的也是合乎規(guī)范的材料,那么不管顏色深淺,這類衣物都是安全的。但如果加工過程中使用的這些材料有害,甚至是禁用的,那不管深色淺色都必定含有有害物質,但這種情況下,含有較多染料的深色衣物必定有害物質也更多些。
目前,質檢部門在檢查中發(fā)現(xiàn),有毒染料中以大紅、絳紫色為多。紡織企業(yè)之所以大量使用芳香胺染料,除了價格低廉的因素外,還因為這種染料種類齊全、著色力強、顏色鮮亮艷麗、色彩持久、色牢度高。甲醛和可分解芳香胺是較常見的有害物質,其中可分解芳香胺比甲醛的危害更大。甲醛超標衣物接觸過多,會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皮膚過敏等問題,對嬰幼兒的健康發(fā)育也有影響,但甲醛易溶于水,經過水洗,是可以逐漸去除的。
而可分解芳香胺染料價格較低且顏色鮮亮花樣繁多,一些不良企業(yè)就冒險使用此類染料,進而生產出有毒衣物。這類染料沒有特殊氣味,也不溶于水,簡單的水洗無法去除,也無法憑借肉眼辨別,對人體的健康危害卻很驚人,若穿著此類有毒衣物吸收有毒物質的話,輕則出現(xiàn)頭疼惡心等不良癥狀,重者會引起癌癥等嚴重后果。
看標簽 聞味道 試掉色
按照我國相關規(guī)定,從2006年起,市面銷售的衣物標簽上一律需標注是否含有可分解芳香胺。但實際上,總有一些加工廠未按照要求來執(zhí)行。那么在選購衣物的過程中,我們就得多注意細節(jié)了。
首先,在正規(guī)放心的商店或商場購買,這樣即便發(fā)現(xiàn)服裝有問題,也有據(jù)可查。
其次,注意看衣物的標簽。正規(guī)的衣物標簽上會有一些相關參數(shù),包括甲醛等含量。一切不合格的“三無”服裝,不買為宜,因為我們無法確定它到底可能含有什么,不要把“扮美事業(yè)”變成了“中毒歷程”。平時也要注意關注這方面的信息,朱教授指出:“國家其實對這些衣物標簽和有關物質含量都有標準,我們消費者自己也得掌握一些知識,免得無意中招,就不劃算了。比如我國對各類紡織品甲醛含量(mg/kg)的規(guī)定:嬰幼兒類≤20;直接接觸皮膚類≤75;非直接接觸皮膚類≤200;室內裝飾類≤300。選購衣物時,標簽上的信息莫小看?!?/p>
再次,對衣服的花色款式挑選之外,也要注意聞聞有無怪味刺激味;可能的話,最好是用手沾點水試一下掉不掉色,看看其色牢度,用手抻一抻看看其強力如何。
最后,不同功能的衣物要分別對待。比如貼身穿著的內衣,盡量選擇素色的天然纖維織物,如棉織物的舒適性最好。當然天絲、粘膠等再生纖維織物也可,“嬰幼兒的衣物,特別是內衣,要選擇素色純棉織物?!笨紤]到嬰幼兒的肌膚比成人嬌嫩,國家特別限定了嬰幼兒服裝的pH值。pH值是一個酸堿值,人的皮膚表層通常呈微酸性,具有抑制多種病菌繁殖的功能。因此,pH值呈中性(即pH值為7)或微酸性(pH值略低于7)的紡織品均無損皮膚。pH值偏高或偏低的紡織品容易破損,也會引發(fā)皮膚過敏。
新衣先清洗晾曬再穿
以往新衣服買回來,父母輩的人常愛要求“先過個水”,即先用水洗一遍曬一曬,認為這樣干凈些,“一件衣服從生產出來到買到手,不知道要經過多少道手,洗洗肯定好些?!钡珵槭裁春眯阒烂??而有些人為偷懶,或者懶得熨燙,就直接穿上了新衣,殊不知,這樣無形之中有害物質可能就沾上了身。
武漢紡織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院長朱平也認同這個好習慣,并提醒:“內衣和床上用品等與皮膚直接接觸的紡織品,買回來后一定要落水洗一洗,曬干或烘干后再用。”
通過清洗,甲醛等有害物質可以得到一些消除。此次上海校服檢查出的有害物質還有NPE,它在水中可分解成NP(壬基酚),對生殖系統(tǒng)有毒性。壬基酚的光分解反應過程中,半衰期15小時左右,所以清洗衣物之后充分地曬曬太陽,也有助于減少有害物質附著。
到了換季的時候,大家一般也會洗凈收藏過季的衣物,有人愛買些樟腦丸和衣物一起放在柜子里,認為可以防蟲。其實這個做法也有風險,現(xiàn)在市面上出售的某些樟腦丸(尤其是俗稱衛(wèi)生球的便宜制品)其實大多都含萘,對人體健康危害嚴重。成人衣物若用了,充分晾曬一下可揮發(fā),但嬰幼兒衣物不要用,其危害是非常大的。
鏈接>>> 服飾顏色搭配有技巧
服裝的風格和特征往往首先是通過色彩的視覺幻想造成的,合理而和諧的色彩組合常常能帶來神奇的視覺效果,令人耳目一新。一般來說,顏色有深淺和冷暖之分。深色顯得安定、沉著,淺色顯得文雅、大方;冷色顯得沉靜、莊重,暖色顯得熱烈、奔放。各種顏色如果搭配得當,可以把你裝扮得更加嫵媚動人。你準備選擇什么顏色的衣服?各種顏色的衣服應如何搭配?下面,小編將為你介紹幾種基本的服飾配色方案。
→同種色搭配。這是一種最簡便、最基本的配色方法。同種色是指一系列的色相相同或相近,由明度變化而產生的濃淡深淺不同的色調。同種色搭配可以取得端莊、沉靜、穩(wěn)重的效果,適用于氣質優(yōu)雅的成熟女性。但必須注意同種色搭配時,色與色之間的明度差異要適當,相差太小,太接近的色調容易相互混淆,缺乏層次感;相差太大,對比太強烈的色調易于割裂整體。同種色搭配時最好深、中、淺三個層次變化,少于三個層次的搭配顯得比較單調,而層次過多易產生繁瑣、散漫的效果。如紅色調的同種色搭配,可由玫瑰紅呢料裙,駝紅色羊毛衫,深紫紅色皮鞋,石榴紅耳環(huán)及淡妝組成。
→相似色服飾搭配。所謂相似色系指色環(huán)大約在90度以內的鄰近色。如紅與橙黃、橙紅與黃綠、黃綠與綠、綠與青紫等都是相似色。相似色服裝搭配變化較多,且仍能獲得協(xié)調統(tǒng)一的整體效果,頗受女性青睞。
→主色調服飾搭配。這種配色可采用各種對比色,但要確定一種起主導作用的主色。主色應與整套服飾及基調相一致,主色在整套服飾中應占大比例的面積或較重要的位置。輔色的選擇也要符合服飾的整體基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