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春華
【摘 要】略讀是用較快的速度大略地讀。略讀課文在小語教材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教材的編排折射出這樣的教學理念:新課程更注重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更關注學生運用學習方法的能力,更強調學生語文學習實踐性的能力。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落實這樣的教學理念,就要注重略讀訓練,制定簡明教學目標;明確略讀教學的基本任務;重視速度訓練;培養(yǎng)學生略讀能力;采用簡潔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略讀;訓練
略讀,指用較快的速度大略地讀。自新課改推行以來,人教版新課標教材從三年級開始安排了略讀課文學習。教材由三年級每冊的8篇略讀課文,到四年級增至14篇,五六年級的略讀課文與精讀課文達到了1:1的比例??梢?,略讀課文在整套教材中有著很重要的作用,教材的編排折射出這樣的教學理念:新課程更注重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更關注學生運用學習方法的能力,更強調學生語文學習實踐性的能力。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落實這樣的教學理念,就要加強略讀訓練。
一、制定簡明教學目標
略讀課文的教學目標必須要整體把握,簡明扼要,抓住重點,把握文本的主要內容,情感主旨以及表達方法,決不能求全求細求高。教師要綜合考慮學段的目標和要求、單元訓練重點、課文特點、略讀課文前面的連接語及學生的學習實際等方面,來確定教學目標。指導學生進行略讀,決不是讓學生不假思索,漫無目標地隨便閱讀,而是要有更加明確的目標,注意力更加集中,展開積極地、創(chuàng)造性地思維,這樣才能從文章的字里行間捕捉到有用的信息,因此,開始階段,老師一定要進行具體的方法指導,以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略讀習慣。
二、明確略讀教學的基本任務
1.把握大意涉及理解能力、思維能力、概括能力、表達能力的訓練,訓練的方式有:填空、根據(jù)給出的詞語概括、給課文每部分擬定小標題,根據(jù)小標題概括、根據(jù)課文重點詞語和句子概括等。
2.自主學習、交流感受,要把更多時間給學生讀書、思考、討論、查找等,能讓學生在交流中讀懂課文所呈現(xiàn)的信息。如:五上《學會看病》,在感悟交流“這到底是一位怎樣的母親?”時,教師做了適當引導,使學生讀懂了這是一位有責任感的母親,一個愛兒子的母親,一個不平凡的母親,一個偉大的母親……
3.印象深刻的地方重點賞讀,可以選一個或幾個角度,也可以選一個或幾個點;可以賞讀內容,也可以賞讀表達方式。如:五上《學會看病》,緊扣連接語,以單元主題感受父母之愛為基點,結合單元讀寫訓練重點——通過描寫人物的語言、動作、外貌和心理活動的語句,來表現(xiàn)父母之愛,將本課教學重點定位在通過母親的語言、心理活動來感受母親的愛。在學生通讀課文后,讓學生說說哪些描寫母親的句子最能打動你,將重點放在描寫母親心理活動變化的句子,讓學生與文本進行深度對話,重打細敲,讓學生一遍又一遍地去研讀“讓兒子獨自看病——猶豫、后悔、擔心、自責——勇氣又回到心里”這些母親情感變化的過程,品味作者表達母愛寫法上的精彩處,凸現(xiàn)略讀教學中的“略中有精”、“精”當點撥。
三、重視速度訓練
略讀是以快速獲取重要信息和了解大意為目標的,則必然對讀的速度有較高要求。教師在指導學生略讀時,就一定要重視速度的訓練。要求學生在保證質量的情況下,能快速度地完成閱讀的目標任務,老師的評價也應以閱讀速度作為必然對照標準。
四、培養(yǎng)學生略讀能力
要強調讀文和社會的溝通和生活的聯(lián)系以跨學科滲透,讓語文走進學生的生活,成為學生生活的一部分,也讓語文走向社會,開掘語文學習的廣闊資源,要引導和鼓勵學生廣泛閱讀課外書籍,在讀書中鞏固和提高略讀能力,同時在讀書中豐富知識,提高語文素養(yǎng)。生活的外延等于語文的外延。教師要指導學生樹立大語文的閱讀意識。指導學生開展課外閱讀,可以采取三種措施:
一是教師和學生同步閱讀(同讀一本書,閱讀進度基本相同),在同步閱讀中與學生就有關問題相互交流,共同探討,增強閱讀興趣。二是教師先閱讀,選出閱讀的精品書目向學生推薦,提高閱讀的質量。三是讓學生給教師和其他同學推薦閱讀的書目,看哪個學生給教師和其他同學推薦的書目最有價值,最能被采納,這樣可以引導學生多閱讀,閱讀精品,閱讀健康向上的書籍。
五、采用簡潔的教學方法
略讀教學在教學方法上應更加放手,自讀自悟,伙伴合作,集體交流等方法應該成為略讀課文教學的主要方法。自讀自悟,伙伴合作,集體交流的前提是需要為學生設計整體閱讀理解、思考和訓練的題目,引領學生深入、有效地開展有層次的閱讀。學生有自主實踐的空間,教師需要恰到好處地引導。略讀教學不只是讓學生在略讀實踐中獲取信息,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在不斷的實踐中學習與運用略讀方法,提高學生的略讀能力。
在略讀教學中僅讓學生略讀是不夠的,還要授之以法,循法而學。有時,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還要適當教給學生猜讀、掃讀、跳讀和根據(jù)要求選擇讀等方法。另外,教學方式的選擇也不要墨守成規(guī),要根據(jù)每次教學重點和教材特點靈活施教,如可以采用口頭問答、討論方式,或采用書面作答方式,亦或兩者兼用;還可以適時組織一些教學活動,如:比賽、游戲、角色扮演、辯論會等。
參考文獻:
[1]張彩萍.關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的訓練[J].知識經(jīng)濟,20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