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擬真題一
【題目設計】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天上午,父親邀我到林中漫步,我高興地答應了。
父親在一個彎道處停了下來。在短暫的沉默之后,問我:“除了小鳥的歌聲之外,你還聽到了什么聲音?”
我仔細地聽,幾秒鐘之后我回答:“我聽到了馬車的聲音?!?/p>
父親說:“對,是一輛空馬車?!?/p>
我問:“您又沒看見,怎么知道是一輛空馬車?”
父親答道:“從聲音就能輕易地分辨出是不是空馬車。馬車越空,噪音就越大。”
后來我長大成人,每當看到口若懸河、粗暴地打斷別人的談話、自以為是、目空一切、貶低別人的人,我都感覺好像是父親在我的耳邊說:“馬車越空,噪音就越大?!?/p>
讀了這則材料,你有何感想呢?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自選文體,自擬題目;不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寫前指導】
這是一則“以事寓理”的哲理故事,材料的中心句是“馬車越空,噪音就越大”。材料最后一段點明“空馬車”是指那些才能低,內涵少,知識貧乏而卻喜歡夸夸其談自我吹噓的人。一個人越是高尚,越是有修養(yǎng),也就越明白自己的不足,因此會更謙和、低調、穩(wěn)重,猶如水深無聲。
要想成為充實、穩(wěn)重的“馬車”,就要不斷積累知識、技能、本領,給車子“加重”,優(yōu)化氣質,陶冶情操,提升自己的品味和境界。
論述時,要把握“馬車”與“聲音”的關系,不能只提及一方面,而忽略或不提及另一方面。如立意為“要充實自己”或“要懂得謙遜”均有失偏頗。
模擬真題二
【題目設計】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太陽躍出海面,雖然只是瞬間,但在攝影師手里,它的壯美可以定格永恒;流星劃過夜空,雖然只是剎那,但在虔誠者眼里,它的光輝可以伴隨永久;曇花一經(jīng)怒放,雖然只是一現(xiàn),但在觀賞者的心中,它的芳香可以長久縈繞;雷鋒在世22年,雖然生命短暫,但他的精神永遠閃耀;劉翔“飛”出12秒91,雖然只是瞬間,但他成為了國人永恒的驕傲……所有這些美麗的瞬間中,它(他)演繹了無限的精彩,詮釋了生命的意義,因而趨向了永恒。
請結合材料,以“瞬間與永恒”為標題寫一篇文章??梢灾v述故事,抒發(fā)情感,也可以發(fā)表見解。
要求:①角度自選,立意自定。②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③字數(shù)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襲。
【寫前指導】
1.抓住關鍵句——所有這些美麗的瞬間中,它(他)演繹了無限的精彩,詮釋了生命的意義,因而趨向了永恒。
2.把握關鍵詞——瞬間,演繹,精彩,詮釋,意義,趨向,永恒。思考瞬間是怎樣化為永恒的?它(他)演繹了怎樣的精彩?詮釋了怎樣的生命意義?
3.捕捉聯(lián)想點——太陽,流星,曇花,雷鋒,劉翔等。思考怎樣對景物或人物進行描述,從而讓它(他)盡情地演繹哲理?怎樣利用經(jīng)典材料來強化說理力量?
4.梳理關系點——永恒是由無數(shù)個瞬間組合而成的,但不是所有瞬間的組合都能成為永恒,只有美的或有價值的瞬間才能成為永恒。這里“美的或有價值的”包含自然的色彩美、形態(tài)美,社會的人性美(仁愛)。沒有價值或內涵的瞬間不可能成為永恒。
5.確定立意點——思考在歷史的長河中,哪些景、物、人、事是永恒的?在人的一生中,哪些景、物、人、事是你最難忘的或永恒的?為什么會永恒?從而確定立意點?;蛟S是一個景,一個物,一件事,一個人或與歷史的進程有關,或與你有關,形成了一個個感人的故事,閃耀著時代的或人性的光芒,從而告訴讀者,一個人想永恒,要注重瞬間,在瞬間中去創(chuàng)造美,活出自己的精彩。
模擬真題三
【題目設計】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
一個青年來到一片綠洲,碰到一位老人,青年便問:“這里如何?”老人反問道:“你的家鄉(xiāng)如何?”青年回答:“糟透了,令我討厭?!崩先私又f:“那你快走,這里同你的家鄉(xiāng)一樣糟?!焙髞碛謥砹艘晃磺嗄耆藛柾瑯拥膯栴},老人也同樣反問,青年人回答說:“我的家鄉(xiāng)很好,我很想念家鄉(xiāng)的一切……”老人便說:“這里同你的家鄉(xiāng)一樣好?!迸月犝哂X得奇怪,問老人為什么前后說法不一致,老人說:“任何環(huán)境都蘊含著獨特的美,能不能發(fā)現(xiàn)它,關鍵在于自己的心態(tài)?!?/p>
是啊,兩個青年之所以對自己家鄉(xiāng)有不同的看法,是因為他們有著不同的心態(tài),請你以“心態(tài)與環(huán)境”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寫前指導】
“心態(tài)”指心理狀態(tài),也包括認識主體的思維個性、性格等方面;“環(huán)境”在話題材料中側重于自然環(huán)境,作文過程中也可以寫社會環(huán)境?!靶膽B(tài)與環(huán)境”是個充滿辯證思維的關系型話題,因此,我們必須準確地把握話題中涉及的兩個概念之間的關系。
①“心態(tài)”創(chuàng)造“環(huán)境”。
相同的自然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在不同人的心目中,往往有很大的差別,主要是由不同的心態(tài)造成的,在一定的意義上,心態(tài)創(chuàng)造環(huán)境。因此,在生活中,我們要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保持積極向上的精神,善于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善于優(yōu)化人文環(huán)境。
②“心態(tài)”左右“環(huán)境”。
環(huán)境的改變,往往能改變人的心態(tài)。如果心態(tài)向好的方面轉化,我們應該積極地促成;如果心態(tài)向不好的方面轉化,則應該拿出點“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用心態(tài)左右環(huán)境。
③“心態(tài)”適應“環(huán)境”。
環(huán)境是客觀存在的,也是不斷變化發(fā)展的。人的“心態(tài)”適應“環(huán)境”,才能隨著環(huán)境的變化發(fā)展而不斷地進步,才能創(chuàng)造和諧社會。
模擬真題四
【題目設計】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①蜂兒如一朵小霧穩(wěn)穩(wěn)地停在半空;螞蟻搖頭晃腦捋著觸須,猛然間想透了什么,轉身疾行而去;瓢蟲爬得不耐煩了,累了祈禱一會便支開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
②譬如那些蒼黑的古柏,你憂郁的時候它們鎮(zhèn)靜地站在那兒,你欣喜的時候它們依然鎮(zhèn)靜地站在那兒,它們沒日沒夜地站在那兒從你沒有出生一直站到這個世界上又沒了你的時候……
③午后,太陽露出了幾星光亮,鴿子開始不間斷地緩慢而笨拙地發(fā)出咕咕的叫聲。這聲音顯得有些吃力,仿佛還沒有從嚴冬的打擊下緩過氣來。黃昏時,從河床的薔薇棘叢中,開始傳出野鳥微弱的啼鳴。
以上一幕幕都是對“生命”意義的演繹,讀后你對“生命”有怎樣的聯(lián)想、感受甚至參悟?
請以“生命”為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選,立意自定。②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襲。
【寫前指導】
題目提供的三段文字,分別來自于已學的課文《我與地壇》與《鳥啼》,不管是蜂兒、螞蟻、瓢蟲,還是古柏、鴿子,都是富有生命的動植物,都演繹了生命的存在與意義、價值。“生命”這個題目顯得很空泛,一定要選好一個自己有實實在在感受體驗甚至有參悟的角度,如生命的堅守,生命的尊嚴,生命的奉獻,生命的追求,生命的信念等。確定了角度和主旨后,就要借助于故事或景物來形象演繹,使形與神或事與理得到高度融合,形或事為演繹生命的哲理服務,神或理是對形或事內在哲理的提升,既有形象或意境的美,又有哲理的美,兩者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