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會芬
【摘 要】作文教學是許多老師所頭疼的事,甚至有些老師教了一輩子也沒有弄明白作文怎么教。但是作文教學又是語文教學中重要的一部分,必須讓學生的作文水平提高上去,這就要求語文教師掌握一定的教學方法和技巧。
【關(guān)鍵詞】學生;作文;提高;寫作
作文教學是許多老師所頭疼的事,甚至有些老師教了一輩子也沒有弄明白作文怎么教。但是作文教學又是語文教學中重要的一部分,必須讓學生的作文水平提高上去,這就要求語文教師掌握一定的教學方法和技巧。懼怕、厭倦作文是學生的共性,就此情況,我做了一些探索,總結(jié)了一些經(jīng)驗,今天我把它整理了下來,與同仁共勉。
一、讀寫結(jié)合,適時仿寫
學語文不讀則寫不了,不寫則讀不深,作文教學必須讀寫結(jié)合。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做到讀與寫的結(jié)合呢?首先,我們要利用、挖掘教材中的材料。如學習《火燒云》一課,巴金老先生抓住兩點來寫,一是顏色的神奇和多樣,二是樣子的變換多端而快速。在寫樣子的段落作者寫了三個自然段,在學習這一內(nèi)容時,我引導學生把他們先天觀察到的火燒云的樣子說出來,所以觀察的學生都那么地迫不及待,他們討論過后,又有許多精彩片段產(chǎn)生。“那里是什么?定眼一看,像一群喜鵲,又不是七月七,怎么這么多的,該不是誰家的孩子又考得了好成績來報喜的吧!正想著喜鵲不見了,只留下一片模模糊糊,看著像這又像那,但又什么也不像?!薄矗⒆拥南胂罅Χ嗝簇S富,這樣寫出的作文既能恰當運用文中的寫作方法,又添加了自己的東西,這樣的仿寫實踐多了,獨立寫作的基本功也就自然形成了,學生寫作的水平也就自然提高了。
二、創(chuàng)設情境,設計活動
創(chuàng)設情境,可以讓學生親身體驗到他所將要獲得的寫作素材,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比如:一次寫秋景的作文課,他帶同學們到校外,邊走邊講,同學們認識了校門外那片小樹林樹木的名字。講完,我又讓學生自己尋找秋的足跡。孩子興趣高漲,他們輕輕搖動樹木,看樹葉紛紛下落的情景。有的吧樹葉拼成不同的圖案;有的發(fā)現(xiàn)了小蟲子,他們觀察著,討論著,那么認真;還有幾個在鋪滿樹葉的地上打滾、翻跟頭……看夠了,玩足了,回到教室寫作時,一篇篇活生生的作文從他們的筆尖流出。不但寫出秋的美麗,有的同學發(fā)揮想象,聯(lián)想到它春夏秋冬的姿色。我的這種創(chuàng)設形象生動的作文情境,激發(fā)了學生的情感,喚起了學生的直覺思維,開拓了視野,培養(yǎng)了學生的能力,對于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有很好的效果。我們嘗到了這種形式的練筆的甜頭,后來便進行了大量的情境作文訓練,讓學生置身于一個真實的環(huán)境中,讓后再把學生推到一個寫作的高潮。學生不再為作文沒有材料而苦惱,大家發(fā)現(xiàn),生活處處皆學問,只要細心觀察,五彩的世界就是習作的好材料,加上心靈的感觸,新鮮獨特的作文就會產(chǎn)生。
三、仔細觀察,大膽想象
我們認為引導學生有目的地觀察和積累極為重要,沒有觀察,就沒有寫作素材,而觀察與想象是分不開的。想象是創(chuàng)造的基礎(chǔ),在引導學生觀察的同時,讓學生加入自己的想象,激發(fā)他們神思飛越,創(chuàng)造出嶄新的與眾不同的美好境界。如:《一課小樹》一文的練習中,有的學生看到筆直的干想到了主人對它的培育,想到了自己的成長離不開老師的教導;有的學生有折斷的枝想到不愛護小樹的人,想到驕傲的枝被風吹斷;有的想到樹的根要扎得牢才能茁壯成長……大多數(shù)學生在老師的啟發(fā)下均能動腦思考,并且會發(fā)現(xiàn)很多自己所喜愛的事物與其他事物有著某種密切的聯(lián)系,表達耐人尋味的哲理或美好的情趣。所以說作文時想象是絢麗的色彩,只要展開豐富的想象,就會讓你滿眼繽紛。很多的事例都告訴我們,觀察和現(xiàn)象合璧才能使文章更生動。
四、教師評語要改革
有些教師的紅筆圈圈點點,評語洋洋灑灑,無不彰顯著教師的兢兢業(yè)業(yè)??墒?,愈多學生對教師的評語不敢興趣,認為教師的評語居高臨下,挑刺的成分太多,諸如:語句不夠通順,中心不夠明確,選材不夠新穎等等,這些,大大挫傷了學生的自信心和他積極性,所以要求我們語文教師在評語上要改革。
(1)留一份啟發(fā)。教師應當采取的方法不是馬上給學生戴“帽子”,而是運用啟發(fā)式的評語,多用問號,少用感嘆號,啟發(fā)學生自己思考,學生習作中的問題,在師生的思維碰撞中不斷擦出靈感的火花。
(2)傳一份真情。文章不是無情物。小學生的作文,盡管有時顯得很幼稚、不成熟。教師必須用真心去感受,用童心去理解,用孩子的視角去觀察、分析,這才能破解學生心靈的密碼。教師寫評語也要以真情去感染學生,要用自己的真誠之心去發(fā)現(xiàn)孩子的心靈需求。
(3)添一份鼓勵。對于小學生作文,教師要善于用一雙慧眼發(fā)現(xiàn)其中的閃光點。用葉瀾教授的話來說,就是“像尋寶一樣來挖掘?!睂W生作文中一個生動的詞語,一句形象的話語,甚至一個準確的標點都值得教師傾情鼓勵。
(4)多一份幽默。幽默能讓學生在愉悅的情景中感觸、振奮,在潛在的教育中深思、頓悟,在笑聲中反思不足。
五、狠抓課外閱讀
教師應要求學生多讀些課外書籍、報刊雜志等,作為老師要不斷地引導學生,適時給學生推薦一些課外讀物,低年級的學生多讀寫童話故事和一些科幻小說。但高年級的學生就要加大力度,多讀些勵志故事、楊紅纓和鄭淵潔等一些現(xiàn)代兒童作家寫的文章,另外如果孩子讀書時機成熟,要給他讀中外名著。也許孩子還不太理解,但他會在讀的過程中與這些名作家接觸,會美化他的心靈,激發(fā)寫作靈感有一定的作用。
在讀書的過程中,還要讓學生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當然這個習慣應在小學高年級的這段時間養(yǎng)成,讓學生寫寫讀書筆記,背背精彩段落,抄抄優(yōu)美詞句,都是很好的讀書方法。
六、開放命題
好的作文命題,可以使寫作者廣泛選材。選材的廣泛性,是寫作者充分展示個性的必要條件。學生的生活背景各有不同,生活經(jīng)歷和知識結(jié)構(gòu)各有不同,只有寫其所知,抒其所感,發(fā)于內(nèi)而形于外,學生才有可能表現(xiàn)個性,所表現(xiàn)的個性才會豐富多樣。同時,具有很強包容性的作文命題,又會對發(fā)展學生的個性發(fā)揮能動作用。以一次作文命題為例,題目:“太陽每一天都是新的”。要求學生就自己的生活體驗,寫一篇作文。結(jié)果,學生作文題材豐富,縮萬里于咫尺,攝百態(tài)于筆端:信息科學、心曲變化、素質(zhì)教育、觀念更新、祖國發(fā)展、社會新風、重塑自我、世界動態(tài)、展望前景……包羅萬象,海闊天空。從學生豐富而鮮活的題材中,我們感受到他們心靈的解放和個性的自由。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個性也在自我表現(xiàn)中相應得到自我完善。我們改革命題作文教學,以順應學生作文心理為主攻方向,幫助學生打開記憶庫房的大門,激起作文的需要和欲望。
在作文命題的基礎(chǔ)上,堅持“開放式”的命題原則,如半命題、選擇命題、師生討論命題、學生自由命題、條件命題或允許命題等。讓孩子有比較大的選擇余地,給學生以新鮮感,提高寫作欲望,誘發(fā)對作文積極的認知情感。
當然,各種方法都是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教師也可用“專題作文有序訓練”、“系列作文”、“賞識激勵”、“發(fā)展個性”、“主動參與”等手段,只有這樣才可能引導學生寫文章,寫好文章。
參考文獻:
[1]郭麗麗.《淺談小學作文教學方法》 發(fā)表時間,2010-7-19 7:12:27
[2]梁東梅.《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發(fā)表時間,2011《學周刊》的35期
[3]陳水茂.《淺談小學生作文教學》發(fā)表時間,2009-7-24
[4]《小學學科教學論》(語文),200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