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薇
閱讀就像是打開知識之門的鑰匙,而閱讀教學就是走近知識之門的引路人。隨文練筆是指伴隨著閱讀教學進程,引導學生利用有關閱讀內容進行的一種寫作訓練,它把語言形式的運用和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有機地結合起來,彼此交融。教師所要做的是為學生提供一個讀與寫之間的橋梁,讓學生在讀寫訓練中,看到一片新天地,獲得一種新認識,養(yǎng)成一種好習慣。同時也有助于閱讀感悟能力的提高,收一舉兩得之效。
一、用筆尖留住感悟,讓情感再次升華
學生在充分閱讀理解、感悟文章內容后,會產(chǎn)生新的思想和認識、獲得新的情感體驗,教師此時可以適時地提供一個適當?shù)脑掝},學生便可以以此來闡述自己讀文后的感受。這樣的小練筆可以展示出學生的思維成果和情感體驗深度,有助于教師了解學生的閱讀程度。
例如,“雪兒”課后設計一道寫話題目:以“我把雪兒放走以后”為題,抒寫自己的想象。又如“趕?!币徽n展示了美麗的海邊景色,學生讀完后可以設計這樣一個小練筆:寫一段話,表現(xiàn)一下你自己對大海的想往。提示學生可以結合自己的親身體會,特別是感受一下大海帶給我們的樂趣。
二、將閱讀聯(lián)系生活,使理解更加深入
學生在閱讀理解文章的過程中會對文章內在涵義進行深入思考,而此時教師可以圍繞課文的重點、難點或者關鍵點設計一個思考的話題,去引導學生就此聯(lián)系課文、聯(lián)系生活、聯(lián)系自己的積累進行個性化的解讀、體驗,并將自己對文章的獨特理解、體驗用文字表述出來。
例如,《騎牛比賽》一文中,騎牛的勇士非常令人震驚。外國小朋友為什么要送鮮花給他?他會想些什么?這是課文留下的一個空白,而深入地理解這個小朋友的想法,恰恰能加深對課文的理解。由此,可以圍繞“騎?!痹O計一個寫話訓練:那個小朋友在想些什么?請你聯(lián)系課文,寫一寫他心里的想法。
三、用詞句拓寫新文,讓優(yōu)美留在心底
課文的語言一般比較規(guī)范、優(yōu)美,一些語句、段落特別富有表現(xiàn)力,也蘊涵著表達的規(guī)律與藝術。經(jīng)常在閱讀中借鑒、模仿、運用這些語句、段落,就能在遷移性的練筆中逐漸體悟到其中的表達規(guī)律,并內化為學生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師要善于發(fā)掘那些典范的語言表達范式,引導學生閱讀、體會,進而設計遷移性的練習,鼓勵學生模仿寫話。
例如,《天安門廣場》一文,條理清晰地描述了天安門廣場的景物。我們可以借鑒“移步換景”的觀察與描寫方法,組織學生觀察校園或者班級,運用表示方位的詞語,準確地描述各種景物。
四、給想象插上翅膀,使畫面更加鮮活
學生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在閱讀時他們會不由自主地浮想聯(lián)翩。此時教師如果能緊扣文中隱含的畫面和形象,激發(fā)學生展開想象,并用自己的語言描繪下來,這樣不僅“還原”了文章所描繪的畫面和形象,同時還培養(yǎng)了學生對語言的敏感。一般在詩歌閱讀中,學生在大體把握詩意后,如果配上相應的音樂背景極容易觸發(fā)學生去想象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作品的情感。在這個時候如果教師能及時地給予引導,學生便可以乘著想象之風自由飛翔。
例如,“古詩兩首”課后設計了一道題目:古人說“詩中有畫”。你能將《望廬山瀑布》想象成一幅畫嗎?先說一說,再寫下來。其實,學完“清明”后,也可以啟發(fā)學生想象春天的情景,將春天的情景描繪出來。這樣的想象練筆,有主題,有生活積累,學生很容易寫好。
五、把原文作為中心,用拓展補充知識
指導學生寫好隨文小練筆能更好地落實課標中的讀寫目標。在語文教學中,把日常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有機結合,形成簡單有效的隨文小練筆,這樣不僅讓學生在閱讀中學習寫作,在寫作中品味文本,同時也有助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讀寫習慣,收一舉兩得之效??傊@樣的小練筆,給學生更多的寫作內容,解決了無題可寫的尷尬局面;給學生提供更多的練筆機會,從而提高寫作水平;同時這樣的練筆也使對文章的理解與語言文字的運用達到水乳交融的境界;更重要的是這種隨文小練筆始終緊扣在理解領悟文章的基礎上,保證了教學的統(tǒng)一性,使教學過程更加流暢,情感氛圍趨于和諧,體現(xiàn)了語言教學工具性和情感性的高度統(tǒng)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