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廣
【摘要】初中物理是一門科學性學科,是學生物理的基礎階段。然而。如何才能發(fā)揮物理的價值,如何才能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呢?本人認為采用多樣化的學習方式,促使學生在不斷探究的過程中獲得綜合性的發(fā)展。
【關鍵詞】初中物理;生活;實驗;開放
初中物理新課程標準指出:“物理課程應改變過分強調(diào)知識傳承的傾向,讓學生經(jīng)歷科學探究過程,學習科學研究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實踐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意識。改革以書本為主、實驗為輔的教學模式,提倡多樣化的教學方式,鼓勵將信息技術滲透于物理教學之中?!币簿褪钦f,新課程改革下教師要優(yōu)化課堂結(jié)構,注重學生的科學探究,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促使學生獲得全面的發(fā)展。
1、聯(lián)系生活實際,提高探究能力
物理與生活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我們生活中的電、光、熱等都與物理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在物理教學中,教師要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熟悉的環(huán)境中充分發(fā)揮主動性,進而,使學生的探究能力得到提高和培養(yǎng)。
例如:在教學《大氣壓強》時,為了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也為了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把物理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的能力,同時,也為了讓學生看到物理的應用價值,在授課的時候,我引導學生解決以下幾個問題:①掛鉤為什么能夠黏貼在墻上?②用什么原理可以解釋吸管為什么能夠吸起飲料?③為什么在“拔火罐”之前要用先點燃酒精棉,為什么火罐能夠牢牢吸在皮膚上?……同時,借助多媒體向?qū)W生展示相應的圖片,使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找到探究物理的興趣,進而,引導學生在獨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找到探究物理的樂趣,從而,使學生在問題探究中養(yǎng)成自主探究的習慣,同時,也為高效課堂的實現(xiàn)打下堅實的基礎。
2、借助物理實驗,鍛煉操作能力
初中物理新課程標準指出:“改革以書本為主、實驗為輔的教學模式,提倡多樣化的教學方式,鼓勵將信息技術滲透于物理教學之中?!币虼?,教師要有意識的將物理實驗引入課堂中,使學生在形象、直觀的展示中突破物理知識的重難點,最終,使學生的動手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都在不同程度上獲得提升。
例如:在教學《測量小燈泡的電阻》時,由于本節(jié)課的重點內(nèi)容是讓學生利用電流表和電壓表測量導體的電阻。所以,在授課的時候,我采取了小組自主實驗的方法,首先,我引導學生用電池組、電流表、電壓表、滑動變阻器、開關、小燈泡、導線若干等實驗器材連接實物圖,進而,使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通過變動滑動變阻器的大小來記錄不同情況下的電流表和電壓表的示數(shù),最后,將計算出來的小燈泡的電阻求平均值,從而,使學生在實驗操作過程中大大提高學習效率。
3、創(chuàng)設開放環(huán)境,發(fā)散學生思維
開放環(huán)境是相對于傳統(tǒng)的封閉式教學模式而言的,在以往的物理教學中,我們常常采取是教師按照教材中的內(nèi)容單一的進行傳授,或者是讓學生練習一些封閉式的練習題,使得學生形成了思維定勢。因此,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要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動性,使學生在開放的環(huán)境中展示自己的個性,發(fā)散學生的思維,從而,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授課的時候,我會鼓勵學生練習一些開放性的試題,如:給你一個電流表、一個電源(電壓不變)、一個定值電阻R(阻值已知)、兩個開關、導線若干。你怎樣測出一個未知電阻Rx的阻值?要求:①說明實驗原理,畫出測量所用的電路圖;②指出需要測哪些物理量;③寫出被測電阻Rx的最后表達式(用測得的物理量表示)。這是一道綜合性的開放性試題,需要學生靈活應用所學的知識,這不僅有助于學生個性的發(fā)展,而且,對學生探究能力的提高也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總之,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的需要,鼓勵學生進行多樣化學習,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欲望,從而,使學生在在和諧的學習氛圍中愿意去探究物理世界。
參考文獻:
[1]何艷華.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J].《學周刊》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