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忠
隨著課改的進一步推進,建構高效課堂已成為教師共同探究并為之踐行的課題,要實現(xiàn)用最少的時間使學生獲得最大的進步與發(fā)展,使課堂教學效益最大化,那么高效課堂教學是一重要途徑。那么作為初中教師,在教學中如何實現(xiàn)高效?現(xiàn)結合我校課改及自身教學經歷淺析如下:
一、制定課堂教學目標和與之匹配的導學案
要使課堂成為高校課堂,制定合適的目標和與之匹配的導學案是關鍵,?目標和導學案是教學的靈魂和方向,它對教學具有導向、調控、激勵、檢測等多重功效。課堂教學的高效性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各科任教師對教學目標是否理解與把握;對導學案設置是否規(guī)范與合理。對教學目標把握越好、越合適;導學案設置越規(guī)范、越合理,課堂教學中就能最大限度地減少隨意性和模糊性,提高各科教學的針對性、高效性。
目前,新一輪課改正不斷深入,教學觀念發(fā)生了根本改變,由傳統(tǒng)的教師主體變?yōu)閷W生主體,要求把課堂讓給學生,教師在課堂上要少講,這就更要求每位教師在目標和導學案上下足功夫,因此,各校要組織教師以學科為單位,通過個人編制,小組討論,實踐反思及綜合審定等步驟不斷完善各科教學目標和導學案。教學目標和導學案的制定,要遵循以下原則:首先著眼于學生的全面的發(fā)展,既重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傳授,也重視學生自我發(fā)展能力的培養(yǎng);既發(fā)展學生強健的體魄,又培養(yǎng)其高尚完善的人格;既提高學生全面素質,又努力發(fā)展其個性。其次要根據(jù)語文課程標準,整體把握,統(tǒng)籌安排,制定出學年、學期總目標和單元教學目標,并把它們分解到每一節(jié)導學案中,形成科學合理的“目標群”和與之匹配的導學案。最后還應注意每節(jié)課的課堂教學目標是否在導學案中得到體現(xiàn),目標和導學案總體上要講究知識、能力、情感態(tài)度三者之間的和諧性與整合性,要根據(jù)班級學生的基本情況分層次設置,每個層次設置1-2個目標,在導學案或黑板的某個角落展示出來,讓班級每個學生都能明確并找到適合自己的目標,同時導學案編制不但要結合目標,而且要體現(xiàn)學生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內容的安排要考慮學生基礎的差異性,要有一定的梯度,在設置問題時要少、要精、要有趣、難度要適當。這樣學生在課堂上才能有事可做,教學中才能有的放矢。
二、組建科學規(guī)范的合作學習小組
目標和導學案制定后,教師要進行合理分組,同時教學前對小組長進行有效培訓,使小組長明確合作學習的操作流程,對本組成員能進行合理分工,組織全組人員有序地開展討論交流、動手操作、探究活動。教師應根據(jù)不同活動的需要設立不同的角色,并要求小組成員既要積極承擔個人責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發(fā)揮團隊精神,課前結合教學目標有效地完成各自的導學案,導學案要作為個人和小組課前的學習任務,并作為小組考核的重要量標,上新課前安排各組負責人落實檢查或者教師親自檢查??傊髮W生課前應完成的任務,不論下多大功夫,遇到多大的困難,要想盡一切辦法克服,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自覺學習習慣。導學案完成后,教師還要要為課堂創(chuàng)設一個民主、和諧、寬松、自由的互助學習氛圍。另外還要給學生提供充裕的合作學習時間并采用多種形式鼓勵學生尤其是后進生積極地參與互助交流活動,最終讓每個組每個學生都有相互交流的時間和發(fā)言展示的機會。當然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的任務要以巡視檢查為主,對巡視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要及時指導,確保各組互動的有效性。在師生互動或生生互動中感覺各組基本完成相應問題的討論交流后,教師要分配各組互動成果展示,這一環(huán)節(jié)要鼓勵各組不拘一格,力爭形式多樣,充分發(fā)揮學生的集體智慧,不但展示知識,而且展示技能和智慧。這樣課堂就會因互動而精彩,學生以會因自主而得到發(fā)展,總之,要讓課堂動起來,這樣讓學生全面參與的課堂才會高效。
三、活用教材內容
葉圣陶說過“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成熟練技能……重要的是要考慮到如何啟發(fā)學生把所學的知識應用實際生活中的各方面去。”當然這句話適用于語文教學,同樣適用于其他學科,初中學生已具備一定的獨立學習能力和判斷能力,作為教師要逐漸培養(yǎng)他們的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讓學生建立起學習教材就是為了要超越教材的理念,教師和學生必須要突破教材,發(fā)現(xiàn)教材潛在的內涵,把教材和社會生活、學生生活聯(lián)系起來,把理論和實際操作聯(lián)系起來,使之學以致用。
目前,新教材出現(xiàn)了不同的版本,說明新教材的編訂處于一個開放的狀態(tài)。各科教師結合本班學生情況對新教材作出合理、適度的加工與改造未嘗不可。當然教材并非亂改,首先教師不但要熟悉大綱、熟悉教材,對所教科目的知識體系要有深入的研究,準確掌握初中各階段的重難點,而且要熟悉學生,熟悉當?shù)氐慕逃?、政治等因素。善于將每一個知識點放置在整個知識體系中來審視,各個單元合理分配,使之重點突出。其次體會新教材中蘊含的教學理念。了解新教材的基本精神和編寫意圖,把握新教材所提供的教學活動的基本線索,分析教材所滲透的思想、方法。用好、用活、用實新教材,按照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其次?教學細節(jié)上要學會推敲,包括教材上的每一幅插圖、每一個好的句子。都要做到“深入淺出”。這樣才能把課本知識有效轉化為學生自己的知識。
四、教學語言要規(guī)范
語言是教師向學生傳授文化知識、啟迪學生心靈、陶冶學生情操、進行思想教育的最重要的工具。形象、生動、精練、幽默、富有啟發(fā)性的語言,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習動機。學生有了正確的學習動機,就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就能集中精力,堅韌不拔地探索下去。因此教師教學表達時要富有情趣,善于穿插一些風趣機敏的話,以增添語言的感染力和情感色彩。這樣才能充分發(fā)揮語言的直觀性和形象感,從而使學生的精力更加集中、想象能力更加豐富,內容就會更易理解。同時,作為學生最容易模仿教師,教師生動形象的語言,不但能開啟學生的智慧之門,而且能間接影響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另外?教師的教學語言要規(guī)范準確、富有科學性。知識的傳授和掌握,必須借助于語言來表達,因此教師教學語言必須要做到規(guī)范和準確。講課時發(fā)音要正確,語句要合乎語法修辭,用普通話;教學引導或為學生解惑時要圍繞中心,層次清楚,重點突出,具有嚴密的邏輯力量。課堂上不用模棱兩可的語言、不用顛三倒四的羅嗦語言、不用無關緊要不著實際的語言。教學語言作為一門藝術,教師把握的好,他的情感、他的幽默、他的輕快緩解無不讓學生如沐春風,它不但能讓學生快速掌握所學知識而且能運用自己的知識、經驗和想像力,去豐富和補充學習內容。好的教學語言又是耐人尋味的,著名作家魏巍在《我的老師》一文中回憶童年時老師抑揚頓挫的朗讀情景時還記憶猶新。由此可見高效課堂又是語言藝術的課堂。
五、創(chuàng)建和諧課堂
師生關系融洽、課堂氣氛和諧,是課堂顯現(xiàn)生機的基礎,是課堂實現(xiàn)高效的保證。在課堂教學中,生關系如果對立、僵化,學生不但沒有學習興趣和激情,有的學生因逆反心里還會做出一些意想不到的舉動,影響正常的教學。因此老師要善于觀察學生、了解學生,尊重學生,努力減少師生間心理距離,這樣才會把教學過程創(chuàng)設成有利于學生進取,能吸引學生興趣的環(huán)境,教學才會生動起來,豐富起來。實踐證明,教學過程中最活躍的因素是師生之間的關系。和諧的師生關系,對教學而言,意味著平等的對話和參與,意味著相互建構,它不僅是一種教與學的活動方式,更是彌漫、充盈于師生之間的一種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圍。對學生而言,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意味著心態(tài)的開放,主體性凸現(xiàn),個性的張揚,創(chuàng)造性的解放。對教師生而言,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意味著輕松、愉快,意味著知識更好的引導和傳授。和諧的師生關系有不但能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而且能更好地促進師生的共同發(fā)展。
六、知識體系與考點知識兩手抓
目前,課改雖不斷深化,但仍然還未完全脫離應試教育的樊籠,教學是否高效,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中考成績,升學成績高,社會就認可,反之就不認可,這是普遍被接受的教學成績評價規(guī)律。因此,課堂教學中,教師一方面要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把傳授知識和培養(yǎng)技能結合起來;另一方面,教師又要認真研究當?shù)囟嗄曛锌碱}型,找規(guī)律、找知識點,并將相應的知識點落實到導學案和練習中。教學時,通過個人檢測和小組合作等形式反復強化,不但使學科知識系統(tǒng)化,而且讓考點知識重點化。
課堂教學是科學,也是藝術。教學有法而教無定法,面對學生,面對浩瀚的知識,我們任重而道遠,還有若干未知的領域需要廣大教育工作者不懈探索。但只要課改的春風不停,追求高效課堂的決心不變,相信定會迎來課改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