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國
漢語口語交際能力是一種利用漢語表達思想、進行口頭交際的語言能力。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局限以及應試教育的影響,中學語文教育往往不受重視,尤其忽視語言口頭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隨著中學教育質量的提高,為適應學生對于個體全面發(fā)展的要求,如何培養(yǎng)學生漢語口頭交際能力已經日益成為中學語文教育工作者關注的問題。
一、漢語口語交際能力及其要求
掌握一門語言,一方面要掌握該語言的基本知識,如語音、詞匯、句法和篇章;另一方面,要掌握基本技能,即聽、說、讀、寫能力。漢語口語交際能力,是指學習者以聽、說、讀、寫這四個方面的語言技能為基礎,駕馭語言基本知識,進行口頭交際的綜合能力。學習者要想提高口語表達能力,從理論上講,要有一個輸入的過程:通過聽、閱讀獲取語言知識和信息知識,經過思維對輸入的語言和信息知識加工,最后為滿足某種交際需要進行語言輸出。從實踐上看,口語交際能力既包括誦讀、看圖說話、自主會話、專題論述等專項語言輸出能力,也包括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注意力和情感控制能力等認知和非認知能力。同時,為滿足交際需要,漢語口語務必做到準確、流利、自然?!皽蚀_”是指語音、語調、語法與語言習慣以準確為原則;“流利”指語流連貫流暢;“自然”是指口語會話是思想和情感的自然流露,無矯揉造作之嫌。
二、影響漢語口語交際能力的因素
漢語口頭交際能力受學生漢語語言知識水平、個體認知和非認知因素水平等因素的影響和制約。
首先,語言文化知識是指通過聽和讀等輸入過程,所獲取的包括語音、詞匯、句法、篇章以及該語言文化在內的漢語言知識系統。這是影響口頭表達能力的關鍵。有了扎實的語言知識功底,講起話來必然揮灑自如。如果沒有漢語語言與文化知識的積累,漢語的口頭交際能力必然大打折扣。所以說,漢語語言文化知識是較強漢語口頭表達能力的基礎。
其次,學生的認知與非認知因素水平是促進或阻礙漢語口頭表達能力的重要因素。比如:記憶力制約學習者對漢語言的輸入過程,沒有好的記憶力就無法積累豐富的語言知識和百科知識;沒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在領會和靈活運用積累的知識方面,就顯得捉襟見肘。同樣,觀察力和注意力也是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中的重要認知因素。與此同時,上述認知能力水平還受學習者非認知能力的制約。比如學習態(tài)度,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對學生漢語口語學習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如果一個學生記憶等認知能力不夠好,但學習態(tài)度積極,他往往會比一個聰明懶惰的學生取得更大的進步,這就是所謂的“笨鳥先飛”。
三、培養(yǎng)學生漢語口語交際能力的策略
首先,拓展學生的信息輸入途徑。閱讀、背誦、朗讀與聽是加強漢語言輸入的四種有效手段。閱讀是一種傳統的語言輸入方法,簡單易行,閱讀過程調動視覺和思維,使語言通過視覺以拼寫的形式在記憶中儲存下來。背誦、朗讀和聽則是直接與說相聯系的認知活動,是語言輸入的重要手段。通過聽,學習者才可以模仿讀音和語調、詞匯與句型的口頭形式;通過朗讀和背誦,學習者可以把獲取的各種形式的語言有效地變成自己的口頭表達資源。朗讀與背誦越有效,對開口交際的準備就越充分。而且,開放的社會、多樣化的媒體為學習者提供了各種輸入語言的機會,如各種書籍、報刊、雜志、廣播、電視、錄像等都不失為有效的語言輸入手段。通過語言的有效輸入,學習者可以擴大詞匯量,使句型多樣化,豐富自己的表達內容與形式,促進口頭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高。
其次,以學生為中心,提高口語交際效果。學生是交際的主體,而口語交際跟書面交際是相通的??梢越M建學生作文編輯部,讓學生輪流參與作文的批改,提高大家對常見錯誤的認識;成立讀書會,讓對閱讀感興趣的學生互相交流,提高閱讀的效果,以增進閱讀對寫作的指導。根據主題,讓學生通過多媒體課件把對閱讀與寫作的理解和認識進行展示,增強學生的成就感。另外,舉行不同規(guī)模的朗誦比賽、寫作比賽、短劇表演、即興演講等,創(chuàng)造機會,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輸出能力。
第三,從教學理念上進行革新。從評價模式上,要改變傳統的終結性評價方式,采納形成性評價方式,對學生的讀寫活動成效進行實時的評價和跟蹤,進行及時的反饋和指導,提高對學生讀寫過程的有效監(jiān)控和指導;從評價主體方面,改進評價主體,讓學生參與對自我和同學的評價,提高學生的自我評判力和橫向比較能力,增進學生對讀寫活動的自我評價和反思能力,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為其提高口頭交際能力打下基礎。
中學語文教師要突破傳統教學思路,從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向“以學生和學習為中心”轉變,不斷地探索提高漢語口語交際能力的新方法,不斷地調動和激發(fā)學生口語交際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使得教和學都變成創(chuàng)造和創(chuàng)新的過程。具體來講,一方面,學生要在教師指導逐漸減少的情況下,進行不定主題、不定形式的自由會話,甚至進行專題論述;另一方面,教師要增強口語訓練過程的趣味性,增強學生的成就感,提升他們的認知和非認知水平,本著“正確、流利、自然”的原則,切實提高中學生的漢語口語交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