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默
摘 要:莫言的《蛙》描述了在計劃生育政策下,高密東鄉(xiāng)的老百姓們不同的態(tài)度和生活狀況,塑造了一系列復(fù)雜而又立體的人物形象。莫言在接受采訪時說:“《蛙》是因為人物而產(chǎn)生靈感和激情,也是把塑造人物、展示人物命運作為根本的追求?!逼渲幸粋€令人深思的視點,是人性中的魔性。本文主要從人性中也有魔性的角度來解讀《蛙》中的人物形象。
關(guān)鍵詞:魔性 姑姑 愛情 傳宗接代
關(guān)于人性問題得討論,可以追溯到春秋戰(zhàn)國時代。孟子提出性善論,荀子針鋒相對地提出了性惡論。但是,人類是一個復(fù)雜的動物。正如楊雄所言:“人之性,善惡混。修其善為善人,修其惡則為惡人。”日本著名的哲學家池田大作也認為生命固有善惡,而且把善惡之源分別歸之于“本源的欲望”和“魔性的欲望”。魔性接近于宗教中所謂的“惡”,也就是說一個人的行為是極壞的。正如《圣經(jīng)》之中化身為蛇,不斷對亞當和夏娃進行誘惑的撒旦,就是典型的惡的代表。而人性本身中的魔性,在特殊的環(huán)境之下往往被擴大。
一、姑姑之“魔”
姑姑萬心,因為擁有一個“黃金般璀璨的出身”,以及高超的接生技術(shù),成為當?shù)乇簧窕说乃妥幽锬?,受到高密東鄉(xiāng)老百姓的愛戴與尊敬。但也正是因為姑姑這種革命烈士后人的一腔熱血,使姑姑對于自己工作的熱情于忠誠,到達了一種著魔的地步,進而成為了計劃生育工作之中的“殺人妖魔”。她可以為了去接生,十里的路只用十分鐘。但是她也可以為了去引產(chǎn),像抗日工作者一樣,為逃匿的孕婦布下天羅地網(wǎng)。姑姑冷冷地說:“你知道我們的土地政策是怎么規(guī)定的嗎?——喝毒藥不奪瓶!想上吊給根繩!……”對姑姑來說,接生和引產(chǎn),好像沒有什么區(qū)別。
然而人卻是一種高級而又復(fù)雜的動物。正如復(fù)仇的希斯克利夫因為理解了哈里頓和小凱瑟琳的愛情,而出現(xiàn)了“人性的復(fù)蘇”。也就是說人性是善惡相混的,即有善的一面,又有惡的一面。而作為一個有血有肉的人,姑姑的善不能原諒自己的惡,過去的種種成為姑姑的心魔,于是她開始了無止境的懺悔與救贖。
“……可那天晚上的蛙叫聲里,有一種怨恨、一種委屈,仿佛是無數(shù)受了傷害的嬰兒的精靈在發(fā)出控訴?!惫霉脼樵?jīng)所做而感到痛苦,因而害怕那猶如嬰兒般哭泣的蛙鳴。于是姑姑想盡辦法想要解脫,也許姑姑可以像《包法利夫人》里的艾瑪一樣飲砒霜而死來獲得解脫。但是對姑姑來說,“一個有罪的人不能也沒有權(quán)利去死,她必須活著,經(jīng)受折磨,煎熬,像煎魚一樣翻來覆去地煎,像熬藥一樣咕嘟咕嘟地熬,用這樣的方式來贖自己的罪,罪贖完了,才能一身輕松地去死”。于是姑姑開始贖罪,姑姑憑借自己的記憶描述嬰兒應(yīng)該有的面貌,讓民間藝術(shù)大師郝大手來捏泥娃娃,然后為這些泥娃娃上供、燒香,以求等他們都得到了靈性,到他們該去的地方投胎降生。姑姑的后半生都在這種懺悔之中度過。姑姑對于工作的熱情,甚至到了著魔的地步,本應(yīng)成為姑姑一生的驕傲,本應(yīng)成為人們敬仰的對象,但是卻因為特定的歷史環(huán)境,特定的工作內(nèi)容,而終成內(nèi)心的魔障,無法解脫。
姑姑從被神化了的“送子娘娘”,發(fā)展到眾人口中的“殺人妖魔”,到最后惶惶不安的平凡女子,不可不說是非??部赖摹5且惨驗楣霉蒙砩系纳婆c惡,人性與魔性,才使得她的形象豐富而飽滿,令人又恨又愛。
二、愛情之“魔”
根據(jù)佛法,對外界的喜愛、分別、執(zhí)取,影響產(chǎn)生心中的愛和欲望,因為欲望而引出各種行為反應(yīng),從而使心理產(chǎn)生變化的情緒。拿破侖就曾經(jīng)說過:“人是欲望的產(chǎn)物?!庇旧頉]有善惡之分。主要在于實現(xiàn)欲望的方式。在這里,王肝和秦河以出賣別人的方式,來獲取心愛之人的芳心。滿足內(nèi)心對于愛情的欲望。為了愛情,他們?nèi)诵灾械膼簯?zhàn)勝了善,魔性成為主導(dǎo)。
愛情不是《蛙》所著力描寫的對象,但是卻有幾段愛情描寫給人極大的震撼?!耙粋€人并沒有傻但得到了傻子的稱號時,其實是獲得了巨大的自由?!彼麄?yōu)榱俗约核鶒鄣娜?,寧愿發(fā)瘋、寧愿出賣親人和朋友、寧愿走火入魔。一個是王肝,對于小獅子的愛;一個是秦河,對于姑姑的愛。
驚天動地的愛情本應(yīng)是被人歌頌的對象,但是因為他們二人充當起了愛情的奴仆,不惜出賣自己的朋友和親人,而被人稱之為“叛徒”??梢哉f,他們實現(xiàn)愛情欲望的方式,是建立在了別人的痛苦之上的。
姑姑和公社動員男人們做結(jié)扎手術(shù),其中王肝的父親王腳就有一些反動的想法。而王肝,因為迷戀著姑姑的助手小獅子,在感情上往姑姑這一邊傾斜。他不但動員父親去做結(jié)扎手術(shù),還協(xié)助公社干部,幫忙找到父親的藏匿點。而且王肝的妹妹王膽超生,也是多虧了王肝的幫忙,才使得姑姑的工作得以有所進展。王肝為了博得美人一笑,已經(jīng)表現(xiàn)了自己最大的忠誠了——“出賣”自己的親人,但是他得到的卻只是美人的不屑與不恥。而這個美人在外人眼里甚至是丑陋的。
“所謂愛情,其實就是一場大病?!卑殡S著小獅子和姑姑的結(jié)婚,王肝和秦河的病似乎也好了。但是他們好像又陷入另外一種病之中。其實并不是病,而是當愛情之夢驚醒時,他們才意識到自己曾經(jīng)的所作所為。他們?nèi)诵灾械纳拼驍×藧海紦?jù)了上風。那些為了愛情而做的,似乎又都成為了他們心里的一個魔障,令他們惴惴不能眠?!啊涂匆娨淮笕褐淮┲t肚兜的光屁股娃娃,有的扎著一根沖天小獨辮,有的剃著小光頭……有的抱住我們的腳,有的跳上我們的肩膀,有的揪住我們的耳朵……”雖然,當初他們并不是直接的人流工作者,但是因為他們的“背叛”,才使的姑姑和小獅子的工作得以如此順利地進行。于是他們不能眠,日日生活在自己的心魔里面。
愛情本是兩人之間的事情,但是因為王肝和秦河實現(xiàn)愛情的方式,是建立在損壞別人的利益之上的。這也就為原本純潔的愛情,披上了愧疚的外衣。
三、傳宗之“魔”
這場計劃生育之所以進行得如此勞心勞力,正是在于人們對“兒子”的著魔。“不孝有三,無后為大”,是中國儒家文化的結(jié)晶。這里的“孝”在《說文解字》是這樣解釋的:“孝,善事父母者,從老省,從子,子承老也?!庇纱丝梢姡袊拿鲙浊陙硪恢睆娬{(diào)的“子承老也”,加強了“兒子”在家庭之中的地位。男人娶妻的主要目的不是因為愛情,而是為了“生兒子”。過去的中國,女人的地位是極其低下的,但是母親的地位卻是高尚而光榮的。觀念的改變應(yīng)首先是從教育著手,但是因為中國復(fù)雜的環(huán)境與落后的農(nóng)村經(jīng)濟,理性的教育不能快速改變?nèi)嗣竦挠^點,“縣電影隊下來放電影時,也在正片之前加演幻燈片普及計劃生育知識。當銀幕上出現(xiàn)那些男女生殖器的夸張圖形時,黑暗中的觀眾發(fā)出一陣陣怪叫和狂笑?!@樣的避孕宣傳簡直就像催情的春藥”。而人口增長的巨大壓力正在與日俱增。于是教育與強制手段,雙管齊下。雖然絕大多數(shù)人都能夠遵守國家政策,但是總是有幾個家里沒有兒子的人,在所謂延續(xù)香火的思想之下,為了自己的私欲,違反國家政策,甚至犧牲了生命。
張拳為了自己的三代單傳可以延續(xù),“既不結(jié)扎,也不放環(huán),而且還懷了孕”。使本來就患有嚴重風濕性心臟病的耿秀蓮死了;陳鼻為了陳家的五代單傳,進行了一系列的部署,得以讓孩子“出了‘鍋門”,但卻因為是女孩,而一度不聞不問。即便“我”萬足不是為了傳宗接代,然而為了自己的前途,寧愿讓月份足夠大的老婆做手術(shù),最后死在了手術(shù)臺上。
之后,經(jīng)濟迅速發(fā)展,教育極大改善。但是伴隨著經(jīng)濟的進步,觀念的開放,更加邪惡的念頭竟也產(chǎn)生了。為了可以有“兒子”,一些當官的、大款的,開始包養(yǎng)“二奶”“三奶”“四奶”,于是計劃生育工作,那個姑姑們用性命維系的國家的事業(yè),變成了窮人的事情。在高密東鄉(xiāng),一個令人難以啟齒的,一個腐爛到骨子里的牛蛙養(yǎng)殖廠誕生了,表面光鮮亮麗,而實際上卻是——代孕中心?!吧泻⑽迦f,生女孩三萬?!鄙鐣倪M步,首先帶來的不是思想的進步,而是如何利用自己的權(quán)利和金錢,走在法律的邊緣。身價數(shù)十億的大富翁肖上唇找多才多藝的大學生小畢代孕,而“我”萬足的老婆小獅子找來陳鼻的女兒陳眉代孕……一切的一切都是人們對于“兒子”的執(zhí)著,對于傳宗接代觀點的著魔?!罢媸瞧婀郑松伺?,男人就耷拉著臉;牛生了小母牛,男人就咧嘴笑。”這句姑姑曾經(jīng)說過的話,即便過了十幾年,仍然應(yīng)驗。
傳宗接代的觀點沒有隨著社會的而進步,思想的解放而淡出人們的視線,反而有愈演愈烈之風。以前的人們?yōu)榱恕皟鹤印睂幙擅爸约旱纳kU;現(xiàn)在的人們?yōu)椤皟鹤印睂幙蓲仐壸约旱睦掀拧H祟悶榱俗约旱乃接?,往往以損害他人的利益來達到自己的目的。惡戰(zhàn)勝了善,魔性成為主導(dǎo)。
“他人有罪,我也有罪”,莫言正是以這種悲憫的情懷,揭示了人性與魔性,為我們塑造了一系列復(fù)雜飽滿的人物形象,令讀者又愛又恨,又難以簡單地判定其美丑的人物,展現(xiàn)了獨屬于人性的光輝。
參考文獻:
[1] 莫言.蛙[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12.
[2] 麻鳳杰.情感·革命·人性[J].文學界(理論版),2012.
[3] 盧珍.試論《蛙》中人物的愛情對其生命成長的影響[J].北方文學,2012.
[4] 孟慶澍.莫言《蛙》三題[J].藝術(shù)廣角,2011.
[5] 許蘇靜.試析封建思想殘余對我國現(xiàn)今社會的影響與對策[J].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
[6] 楊仕奎.人性與道德善惡[J].山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
作 者:張 默,遼寧師范大學文學院中國古代文學專業(yè)在讀碩士研究生。
編 輯:魏思思 E-mail:mzxsws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