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全仁
摘 要:隨著新世紀的腳步不斷向前邁進,改革開放深化的速度日益加快,我國農村經濟增長空前高漲,農民逐漸離開鄉(xiāng)村,遠離務農那種傳統(tǒng)的生活方式,更多地選擇了城市的打工生涯,經濟狀況出現(xiàn)了明顯的好轉,而這種“富?!北澈髤s慢慢地出現(xiàn)了這樣一個人群——留守兒童。在缺少父愛母愛的童年和青春期生活里,他們面臨著各種各樣的考驗,如,生活的獨立、關愛的缺失、學習興趣的迷失等。就如何利用初中數(shù)學課關注農村留守兒童學習興趣方面進行了探索。
關鍵詞:留守兒童;初中數(shù)學課;學習興趣;策略措施
面對我國留守兒童的出現(xiàn)基本原因為家庭和社會兩方面因素,家庭的貧困使父母迫不得已而外出打工養(yǎng)家糊口,再就是由于難以改變的城鄉(xiāng)二元化和農民工在城市中的“難以落腳”,導致父母無法將孩子帶在身邊生活,一是增加生活費用,二是城市高額的學校借讀費,是其無法承受的開銷。需要關愛的年齡,然而逐漸叛逆的心理,因此正處于生長發(fā)育期的青少年留守兒童的學習興趣問題成了各界人士所關注的話題。以下我就將針對如何利用初中數(shù)學課關注農村留守兒童學習興趣的問題進行一系列探討。
一、留守兒童缺少監(jiān)督、缺乏培養(yǎng),對學習失去興趣
留守兒童因父母長期不能陪伴在身邊而缺少監(jiān)督,從啟蒙教育開始這些學生就失去了各種培養(yǎng)和訓練,學生最初的關于各種“為什么”的問題就已經沒有了答案。沒有良好的童年教育,本就閉塞的鄉(xiāng)村,教學條件十分不足加上教師整體素質不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自然會受到限制,導致思維思考能力有一定程度的缺陷。沒有好的閱讀思考培養(yǎng),自然會出現(xiàn)學生表達能力的匱乏,對于各種事物的描述不能擁有敏銳的觀察和表述能力,進而對學習慢慢失去興趣。
二、試用初中數(shù)學課引起留守兒童對學習的興趣
1.營造具有趣味性的教學氛圍,找回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多進行學習培訓,增加課堂趣味性教學,使枯燥無味的數(shù)學知識可以生動地被學生接受。教師根據所教授內容,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可以先提出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問題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對于自己有興趣的話題學生自然會認真去聽,這樣好的情境,勢必會激發(fā)學生探究的動機和對未知的好奇心。如,在學習《鑲嵌》一課時,可創(chuàng)設現(xiàn)實的有探索興趣的問題:“正三角形能拼成一塊地磚嗎?正四邊形呢?正五邊形、正六邊形呢?你能發(fā)現(xiàn)正多邊形內角和與拼成地磚有什么關系嗎?”特別是針對留守兒童的問題,如,“平時我們怎樣打電話比較省錢?”“壓歲錢怎樣花?”這樣的問題既符合學生實際,又帶有濃厚的興趣,讓學生產生追求答案的欲望,興趣也就油然而生。
2.改變教學方法,使留守兒童感受不一樣的效果
數(shù)學內容一直都是枯燥無味的,對于認真學習的學生尚是如此,對于留守兒童中失去學習興趣的學生當然更是如此。所以,如何教學就成了課堂學習效果的關鍵。一味地講述課本內容,只會使接受率降到最低,課后復習的效率自然也會受到影響,這就要求教師對于每一個知識點,要靈活多變地突出重點,把難點分解,變成較為容易理解的內容,使學生的感性認知能力充分發(fā)揮,形象思維能力得到更大程度的提高。對于很多抽象概念和定理、規(guī)律等,應考慮多種方法相結合,不僅是語言教學,可以運用一定的視覺、觸覺等加深其印象的深刻度,可以有一勞永逸的客觀效果,讓學生可以深入了解數(shù)學的多元化,了解數(shù)學知識的趣味一面,輕松愉悅地完成課堂45分鐘的教學任務。
3.增加數(shù)學課外活動,使留守兒童愛上學習的感覺
這樣的一群特殊生長環(huán)境下的學生,從小缺少童年趣味游戲的快樂,都會對游戲有很強的期待,所以豐富的課外課余活動,可以使這些學生的身心和知識都受到格外的照顧和滿足。比如,組織學生開展“數(shù)學口算搶答賽”“數(shù)學興趣小組口語辯論賽”“數(shù)學實驗教學教具制作比賽”“數(shù)學謎語”和“數(shù)學體育游戲”等各項既有個人參加,又有集體性的小組活動,把一個個孤獨失落的留守兒童帶進熱鬧、團結、溫暖的學習環(huán)境,既豐富了他們的校園生活,又增長了數(shù)學知識,更增強了他們熱愛學習、熱愛生活、熱愛集體的信心。
每一個學生都是人間最美麗、最單純的天使,他們應該擁有美好的童年和完整科學健康的教育,身在不發(fā)達的農村不是他們可以選擇的,但是他們的未來不可以在年少時就被荒廢,希望社會各界的學者能伸出關愛之手,給他們一些溫暖,讓他們可以像普通孩子一樣接受好的教育,感受知識的力量,在成年之后,用出色的學識走出農村,建設國家。
參考文獻:
[1]周宗強.農村留守兒童數(shù)學教育研究[J].科技資訊,2012(24).
[2]玉玲.留守兒童在數(shù)學學習中的困難[J].中學教學參考,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