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波
【摘要】中職生的特殊性決定了激發(fā)他們寫作興趣的特殊性,要善于把傾吐內心積蓄作為引導他們寫作的突破點,抓住他們絕大部分就要就業(yè)的特殊情況來進行指向性引導,加強應用文寫作與訓練。另外,在作文教學中還要注意相對靈活的教學方式和方法,水到渠成地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習慣。
【關鍵詞】中職生;寫作心理;作文教學;方法與對策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中職學生在我國的教育體系中是一個相對特別的群體,一方面是高中生的年齡,但缺少高中生的升學壓力,另一方面大部分和大學生一樣畢業(yè)后就要就業(yè)參加工作,但又比他們少幾分成熟。這就要求我們在寫作教學中一方面研究他們這一階段的特殊心理,另一方面引導和培養(yǎng)他們觀察社會的能力、敏銳的思維能力、濃厚的寫作興趣和嚴謹實用的表達能力,使他們學會通過寫作宣泄心理,自我調節(jié),增強表達觀點進行論證的能力,掌握常用實用文體的寫作等。
中職學生和普高學生相比,文化課成績差,但這一部分學生交際多,對社會上的相關事情了解較多,相對來說視野開闊、表現(xiàn)力強、語言豐富,因此我們有層次地研究這些心理特點,幫助他們找到寫作的觸發(fā)點,激起寫作欲望,最大可能地使作文教學符合他們的情趣、意志和成長的需要,從而為他們將來進入社會走上工作崗位打下良好基礎。
首先要明確激發(fā)他們寫作興趣的特殊性。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布魯納曾說:“使學生對一門學科有興趣的最好辦法,勢必使他們知道這門學科是值得學習的。”中職生沒有升學壓力,在這方面必須把寫作與他們的需要聯(lián)系起來,讓他們感到不是要我寫,而是我需要寫,感到不學寫作不行,只有這樣,寫作的興趣才會更穩(wěn)定、更持久。但人們的興趣往往不是一成不變的,要使學生的寫作興趣更加濃厚長久,必須運用強化手段。但中職學生的特點又決定了單純靠對作文的及時批改、評定成績寫出中肯的批語、及時反饋等手段,有作用但收效不大。對他們的興趣強化主要依賴寫作的特殊功利性,依賴寫作的社會意義。就是說讓他們寫的每一篇作文都是有用的,不是為了考試,不是為了好成績,而是為了工作、學習或生活的需要。這樣他們寫作的東西有現(xiàn)實意義,有社會價值、經濟價值,他們的寫作積極性自然就會受到刺激,興趣越來越濃,寫作意識就也得到了強化。
其次就是把傾吐內心積蓄作為引導他們寫作的突破點。這部分學生在初中階段經常受老師或家長的批評,心理壓抑積蓄的比較多,寫作的材料應該說不愁,關鍵是老師要引導他們傾吐出來。在這方面,錢理群曾說過:“寫作是先有‘心再有‘文,心有所動,先有了表達思想和情感的沖動,然后再考慮如何做文字表達,是一個由‘心到‘文的過程。因此作文不能光談‘怎么寫,而是要先引導學生‘寫什么,提高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思考力,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培養(yǎng)寫作欲望,再引導學生尋找和他所表達的內容相適應的形式、方法、技巧?!币虼俗钪饕氖枪膭钏麄兂ㄩ_心扉,首先敢寫,少批評多引導。但學生在這方面經常會出現(xiàn)一肚子要說的話卻無法“傾吐”的情況,這一是他們沒找到突破點,即突破文思的“泉眼”,二是平常的閱讀面狹窄,詞匯積累少,不能把口語轉化成書面語。要解決這方面的問題,就要充分利用現(xiàn)代社會媒體網絡,引導學生關心社會,增加知識,擴大知識面,使用博客等參與到社會熱點的討論中去,在這一過程中鍛煉思維、積累詞匯、培養(yǎng)觀察與思考能力。在傾吐積蓄之外還可以參照網絡好文,談古論今,上借歷史事件下就社會見聞,大到國際爭端小到家庭風波,無所不包,都可以用來練筆,久而久之就會文思泉涌。而且這種傾吐能力在參加工作后可以起到緩解心理壓力、自我調節(jié)的作用。
再次就是抓住中職學生將要就業(yè)的特殊情況來進行指向性引導。中職生絕大部分沒有工作的經歷,不知道參加工作后寫作能力是多么重要,在這方面教師可以用自己的親身經歷教育學生,還可以模擬工作場景或充分利用實習基地參觀等使他們了解這一點。做到這幾方面,就可能使中職學生在寫作中具有以下兩個明顯特點:第一,目的性明確。我學習寫作是為了提高自我和不久的將來工作的需要。第二,應用性強。學習的都是結合實際解決工作、學習中的問題,除了基礎寫作外,主要是應用寫作,練習寫工作總結、工作報告、調查報告、評論、工作研究等等,這樣“指向越明,發(fā)之越準”學習勁頭效果都會有很大變化。
最后,中職學生所面臨的學習目標和學習環(huán)境與一般的學生不同,他們面臨就業(yè)的多,文化課課程設置相對較靈活。這不僅使實踐性強的作文教學和培養(yǎng)提高學生寫作能力就顯得極為重要,而且相對寬松的課業(yè)負擔也為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創(chuàng)造了必要條件。在了解中職學生的特殊心理后,我們可以充分利用中職生時間較為寬裕的優(yōu)勢,采取相對靈活的教學方法,一是把寫作訓練變成一種經常性的有序的行為,用練筆日記或隨筆的方法,提倡寫實,內容不拘甚至還可以摘抄名言警句,每天都寫不許中途停寫,但要防止寫“流水賬”和補寫“回憶錄”兩種不良傾向。因為這兩種傾向看起來也是練筆,實際上是起不到作用的。二是可以通過編寫哲學小故事、搞專題調查、對辯演講等來拓展學生的哲理思維圈,因為哲理思維能力如何,往往決定著他寫作的思路是否清晰,立意是否正確高遠。通過這些活動,可以使學生澄清某些片面認識,漸漸養(yǎng)成辯證分析的好習慣,增強其主動觀察生活思考生活的自覺性,不僅在思維上而且能在思想道德甚至言談舉止上對他產生深遠影響,《紅樓夢》中“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就是這個道理。三是注意在作文教學中對學生作文的評講,少講寫法、寫作規(guī)范,把主要內容放在各種范文的講解分析上,讓學生的作文能力在知識儲備基礎上水到渠成、潛移默化地提高。
參考文獻
[1]程帆.名人名言·學生版[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發(fā)行,2011.6.
[2]錢理群.經典閱讀與語文教學[M].漓江:漓江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發(fā)行,2012.6.
[3]啟功.紅樓夢(第五回“賈寶玉神游太虛境,警幻仙曲演紅樓夢”,第67頁)[M].上海:中華書局,2012.6.
(責任編輯:龍大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