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玲紅
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是非常必要的,因為學生在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需要掌握一些知識。要想順利地學會新知識,就必須具備自主學習的能力,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自主學習中學會并牢固掌握他們所需要的知識。用較強的信心面對未來的生活,接受每一次人生轉折時的挑戰(zhàn)。那么,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該怎樣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呢?
一、自主學習的涵義
一般人都簡單地認為自主學習就是自己學習,或者說就是自學。現(xiàn)代教育者認為自主學習應該是一種學習模式,不是毫無目的地自己瞎琢磨,而是在大綱指導下、教師調控下的一種具體且可行的教學模式。在這個模式中,學生要通過教師的指導,確定學習目標,并自主選擇學習方法,在自我管理中完成學習任務。英語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引導學生調整學習方式,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使他們具有終身學習的能力。要著眼于學生的自主發(fā)展、全面發(fā)展和可持續(xù)發(fā)展,倡導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式,促進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發(fā)展。要轉變過于強調接受的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xiàn)狀,倡導主動參與、探究發(fā)現(xiàn)、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
二、自主學習現(xiàn)狀分析
現(xiàn)在的高中學生多數(shù)都沒有自主學習的意識,他們覺得能夠把教師布置的作業(yè)完成就已經(jīng)足夠。讓他們主動的學習,是比較困難的。而且學生層次不同,自主學習的意向也不同,有很大的差別。優(yōu)等生可以在沒有教師指導的情況下,通過自主學習理解英文知識,訂正錯題,還能主動地閱讀課外書籍。但是后進生卻連基本的作業(yè)也難以完成,更不要說讓他們自主學習。因此,教師要糾正學生的想法,首先讓他們重視自主學習能力。然后,改正他們錯誤的、不合理的學習方法,讓他們在教師的指導下,意識到英語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不要輕易地半途而廢,要教會他們自主學習的策略,提高他們英語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自主學習運用策略
1.預習——自主學習的前奏
學生進入高中以后,會發(fā)現(xiàn)許多科目的知識都變難了,不再像初中那樣只要課上聽聽就會做題。因此,要想更好地掌握課堂上所學的內容,就需要學生提前預習。學生的預習也是自主學習,教師可以指導學生看書后的單詞表,并借助英漢詞典預習,這樣他們可以自己解決單詞的問題。當單詞問題解決以后,再預習閱讀材料,就能初步讀懂了。在預習過程中,如果還有難以理解的問題,可以記錄下來,這樣在課上聽教師講解時就有針對性了。學生要想拓寬視野,還可以借助課外讀物、網(wǎng)絡,在網(wǎng)絡上可以找到非常豐富的資源,如:歷史、文化、自然地理等,這些內容學生感興趣,能幫助他們理解閱讀材料,豐富文化背景知識,而且可以彌補教師知識的不足。
2.課堂——自主學習的核心
課堂是學生學好知識,學會方法的核心陣地。教師需要在課堂上有目的、有計劃地指導學生循序漸進地形成自主學習能力。那么,怎樣指導學生在課堂上進行有效的自主學習呢?教師要運用哪些策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呢?
(1)自我摸索
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用好教材,注意方法,吸引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教師還要給予學生一定的學習任務,讓他們在限定時間閱讀文本內容,自己觀察、摸索、分析,當他們通過分析主動地進行思考時,能力就能得到提高。學生在自我分析的過程中,能悟出一些道理,在完成教師制定的任務和目標的同時,也掌握新知識,并切實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2)合作探究
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為了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師要鼓勵他們在小組內進行交際活動,讓他們在與同伴的交流中,說出自己的觀點,與同學交換信息,合作學習,共同提高。教師還可以給學生設計辯論競賽活動,讓他們在活動中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在問答中掌握語言學習的技巧,在與同伴的比較中,傾聽同伴的聲音,感受同伴的心情。在活動結束以后,還要與同伴進一步交流分享,共同合作探究自己一個人無法解決的問題。之后再重新整合思想,并提出自己的見解,這樣的過程有利于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力,對他們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有著不可估量的推動作用。
(3)互動交流
在英語課堂學習中,教師不僅要引領學生與學生的合作交流,還要做好課堂組織者,讓學生與教師的互動也精彩。教師在課堂上扮演組織者、管理者、咨詢者、參與者等角色,是推動課堂教學進程的主要助力,是教學活動的主導者。在課堂講解知識時,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并記下重難點知識,讓他們針對教師的提問,做好回答,并主動地說出自己的觀點和不明白之處;要鼓勵學生積極地與教師進行有效的互動交流,在良性的交流中展示自己,達到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的目的。
3.課后——自主學習的升華
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不僅僅是在課前、課中,課后的培養(yǎng)也不容忽視。課后主要就是引導學生自主復習。教師要給予學生復習的大概框架,讓他們知道如何復習最有效。千萬不要讓學生做大量的重復性作業(yè),這樣會讓他們極度厭煩。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劃出復習重點,讓他們在重點的提示下,及時回想課上所學的內容,然后再聯(lián)系自身的實際學習情況,整理成筆記?;蛘呃谜n后時間整理筆記,把課上未記下的內容補充完整,遇到不理解、難以弄清楚的問題,要主動地問教師。這樣的過程,可以讓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加強他們的記憶力。要想復習的效率高,就要在實踐中運用,只有不斷地運用這些知識,才能更好地掌握它,才能將知識轉化為能力。因此,教師要給學生創(chuàng)造運用的機會,如:英語角、表演等,通過這些活動深化學生對英語知識的運用,將英語真正地運用到生活實踐中,讓學生在實踐中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努力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讓他們在自我指導、自我調節(jié)和自我激勵的過程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讓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發(fā)展,為他們未來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讓他們無懼于未來的任何一次知識的挑戰(zhàn),在挑戰(zhàn)中逐漸成長,豐盈羽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