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海紅
課堂教學,不管過去還是現(xiàn)在依然是教育的重要陣地,尤其是學校教育活動的基本構成部分。課堂教學技巧是課堂教學理論和教學實踐之間對話的橋梁,其機智與創(chuàng)新是使課 堂煥發(fā)生命活力的關鍵。
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課堂教學的變化,抓住展示教學技巧的契機,及時找出巧妙應對的策略,使課堂教學教學充滿生命活力和智慧的挑戰(zhàn)。
(一)正視學生平凡中的發(fā)現(xiàn),對于一些問題要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抓住問題的實質,提升教學品味,展示教學技巧。生活往往是這樣,成年人習以為常、見慣不怪的事務,學生卻可以說出一些全新的道理來。這讓那些缺少精神準備的家長和教師常常不知所措。
(二) 面對突然出現(xiàn)的師生矛盾,教師應理性處理,機智對待。新課程要求教師和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結成互教互學的教學共同體,而互教互學過程中,實質上是師生交往和平等對話的過程。既然教學是交往和對話,那么,在課堂上,對同一問題的不同看法勢必引發(fā)一些不可預知的矛盾沖突,此種情形,既是對教師的考驗和挑戰(zhàn),也為教師發(fā)揮教育智慧、展示教育技巧提供了機會。某老師正在認真上課,非常投入,某學生突然大聲冒出一句“無聊重復”。對這突如其來的魯莽過分的擾亂課堂秩序的行為,老師毫無戒備,聞聽此言,盡管心中極為不快,但他還是穩(wěn)住陣腳,平心靜氣,將錯就錯,引申開去,面向全班學生說,“對,無聊的重復”。 進而說明無聊重復的好處,諾貝爾一次又一次的無聊重復實驗終于研制成功了火藥,達芬奇經(jīng)過無數(shù)次的無聊重復畫雞蛋,終于成就一名美術大師,這些重復最后都以最后的巨大成就而見證了重復的價值。進而得出結論:溫故而知新,在學習過程中我們?yōu)榱吮苊庖蜻z忘造成太多的失誤,我們必須進行一些無聊的重復!這入情入理的交流和對話,既避免了師生雙方因互相攻擊而帶來的尷尬,又讓學生領悟了一個學習的道理,真可謂是一舉兩得??梢?,一位優(yōu)秀的教師能抓住教學過程中的每一次師生矛盾和思維碰撞,既讓學生學會求知的本領,又讓他們領悟學習的真諦。
(三)理性看待學生獨特的觀察視角和思維取向,在學生出其不意的問題發(fā)難中穩(wěn)住課堂陣腳,體現(xiàn)教學技巧。高質量的教學、高水平的教學往往是互動參與、互為人師的教學。教學過程中,面對同樣的問題或命題,學生往往表現(xiàn)出不同于教師的獨特的觀點或答案,如果教師及時抓住了這種獨特,課堂教學往往充滿了智慧的探險,充滿了生命的活力。
(四)運用矛盾對立統(tǒng)一規(guī)律,在一反常態(tài)的問題處置中吸引學生視線,凸顯教學風采。誰都知道,從來如此的觀點,喋喋不休的說教,學生聽得多了,見得多了,自然無動于衷,心生厭煩,乃至產(chǎn)生逆反心理。面對這種問題,來個逆向思維,往往出奇制勝。
(五)在課堂教學中教育學生確立科學的批判觀,在對教材,教參的質疑批判中注重創(chuàng)造發(fā)現(xiàn),強化教學技巧。新課程主張教師“用教材教”,強調教材只是師生對話的范例或文化中介。這為教材拓展和教材超越提供了廣闊的空間。著名教育專家李鎮(zhèn)西就曾教育他的學生要破除“迷信”。要求他的學生破除對教師的迷信,對名家的迷信,對權威的迷信,對教材教參的迷信。
(六)發(fā)掘與課堂關聯(lián)的教育因素,在猝不及防的教育情境中巧于化害為利,發(fā)揮教育智慧。在開放到教學形態(tài)中,課堂上會發(fā)生什么,教師難以預料。對于猝然而至的教學情境,教師怎么對待和處理,折射出教師的教育教學功底。某教師講解英語日常用語Excuse me ,就在這時候,一名遲到的同學目中無人進入課堂,眾學生一致目光聚向這名學生。片刻的驚疑后,教師回過神來,索性順水推舟,針對Excuse me,提出一個問題:“什么時候用到這個短語呢?”學生就此展開討論,結果得出結論:這個短語一方面用于引起對方注意,另一方面用于自己給對方增添了麻煩而表示歉意。有了這樣的鋪墊,教師走近遲到的學生,彎腰和藹地問了一句:“你說大家說得對嗎?你認為在你剛才進教室之前,是不是應該說聲Excuse me呢?這位同學一下子低下了頭,其他同學也會心的笑了起來。這一個低頭,幾點笑聲,體現(xiàn)的是教師教學藝術的神奇。課堂上教師當然有責任把課前預設的問題讓學生明了,但更有責任讓學生在課堂上獲得一份意外的驚喜和收獲。若干年后,也許不是每位學生都能記得你這堂課的書本內容,但對教師的就Excuse me而做出的對那名遲到學生的提問及就此而受到的教益,恐怕是終身難忘的。我們看到,教師成為學生心目中的偶像,往往緣于學生從教師那里獲得了一份份意料之外的收獲,緣于教師一次次出其不意,水到渠成的教育智慧。
(七)及時關注學生的舉手投足,從一些細小的地方找到教育的切入口,在解讀學生的弦外之音中師生感同身受,展現(xiàn)人文教育的魅力。課堂上某些事情,看起來不能登大雅之堂,但往往教育無小事,如果教師處置不當,也會鬧出誤會。
總之,新課堂教學實踐告訴我們:“教無定法”。課堂教學技巧的錘煉和養(yǎng)成,不是可以教出來和學出來的,而是在成功的喜悅和失敗的苦澀中品出來的,悟出來的。有賴于教師艱辛的積累和創(chuàng)造。一個教師,只有不斷豐富自己的文化底蘊,海納百川,勤于思考,敢于超越,才有可能與學生一次次的心靈對話中理解“教師”二字的分量,領悟教育的真諦。
(作者單位:江蘇省阜寧縣溝墩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