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紅艷
在信息技術發(fā)展日新月異的今天,在教育界大力進行教育教學改革的今天,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方興未艾。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已成為教育改革中的一道亮麗的風景。而如何正確、科學、藝術地運用多媒體教學,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也成為了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問題。而實踐也同時證明了有效地運用網絡環(huán)境所提供的學習資源和學習環(huán)境進行教學能徹底地改變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提高審美情趣,豐富學習情境,增強學習信息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一、運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以皮亞杰為代表的認知心理學家提出建構主義學習環(huán)境的四大支柱,即“情境、協(xié)作、會話、意義建構”,其中,把情境教學放在了學習環(huán)境四大要素的首位,而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就是指創(chuàng)設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具體環(huán)境或氛圍,使學生猶如親臨其境,從而激發(fā)其情感體驗,達到對作品內容的深刻體會,從而提煉、探索出新的奧秘。眾所周知,因特網就具備這樣的功能,她有著世界上最大的知識庫、資源庫、擁有最豐富的信息資源,因此,特別適合學生進行“自主發(fā)現(xiàn)、自主探索”的學習方式?!痘鳌肥且皇卓茖W詩,寫科學家通過研究化石,展現(xiàn)了億萬年前的神情景象。詩中有栩栩如生、生機盎然的自然景觀;有兇勇殘暴、楚楚可憐的猛獸動物。。。。。。這些極具神奇色彩的文字給學生展現(xiàn)了一個像奇幻的神話一樣的生物界,令人充滿想象,無限神往。因此,我在講這課時,利用了多媒體輔助教學,將聲音、圖片、文字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了一個和諧交融的感官刺激創(chuàng)設了一個嶄新的審美時空,營造出濃厚的學習氛圍,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我還發(fā)現(xiàn)學生的想象力超乎尋常,他們總是會問:“老師,它們真的就那樣適者生存嗎?它們生存的環(huán)境真的那樣蔥綠嗎?然而,它們又怎么悄無聲息地離開了呢?”看著學生們這么如饑似渴地追問,我會心地笑了。我沒有繼續(xù)過多地講敘,給學生們留下了懸念,讓他們帶著自己的疑問去尋求自己心中的答案,去揭示其中的奧秘。
二、運用多媒體生動、形象的效果,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
教育工作者多次提到:在語文教學中要培養(yǎng)學生感受美、鑒賞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而計算機多媒體教學就將美的畫面、美的聲音、美的意境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使我們充分欣賞、充分感悟,深入到美的意境中去,達到陶醉狀態(tài),使美融化于心靈。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知識的傳播方式比較單一,“講、練、評”的教學方式已不能使學生滿足,無法提高學習效率,而利用多媒體卻能將鮮活的畫面、清晰的文字、動聽的音樂、生動的解說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從而大大增強了教學活動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有效地喚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蘇霍姆林斯基說:“沒有一條富有詩意的感情和審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學生全面的能力發(fā)展?!?/p>
三、運用多媒體提供的素材資源,創(chuàng)建良好的學習氛圍
在心理學中曾說過:“學習動機中最現(xiàn)實、最活躍的因素是認識的興趣,人們在滿懷興趣的狀態(tài)下所學的一切,常常掌握的既迅速又牢固。”而多媒體教學從視、聽、觸等方面為學生提供的多種信息成了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的鑰匙,有效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運用信息技術平臺,有利于增強信息量
如果在語文教學中僅僅依靠教科書、教師、學習的參考資料,那是遠遠不夠的?!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薄罢Z文課程資源包括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如教科書、工具書、網絡、圖書館......”而現(xiàn)代信息技術正體現(xiàn)了很強的網絡優(yōu)勢,能收集更多語文學習的資源。將教師、學生、圖書館及自建的資料庫的信息有機結合起來,增大教學的信息量。如在教學《探索月球奧秘》時,我是這樣設計拓展研討的:
因學習了《月亮上的足跡》,學生們對這顆星球產生了很大的興趣,既而想揭開它更多的秘密,了解自古以來人們賦予它的豐富的文化內涵。
首先,我出示楊利偉、聶海勝、費俊龍照片的PPT課件。然后播放神舟五號、神舟六號、神舟七號發(fā)射升空的視頻,在此過程中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引起學生對月球的好奇心,從而讓課堂氣氛更加活躍。
其次,我將班上同學按興趣分組,如月球的起源、地質構造、月貌、月相、人類登月、開發(fā)月球等,分別讓其探究其中一兩個方面。然后由各組交流自己搜集和整理的資料。
最后向學生推薦網站:http://www.moon.com.cn
http://www.xnhuanet.com
五、 運用網絡展示多種資源,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語文課程標準》理念之一: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一理念不僅強調了學習方式的變化,而且強調了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是學生,不再是以教師為中心。在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一切都由教師主宰,學生只能被動參與。而當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整合后,徹底打破了這一局面。學生可以平等地共有,共享人類的學習資源,可以按照自己的學習基礎、學習興趣選擇學習內容、方法、策略和發(fā)展目標,在這樣的學習天地里,學生更自在,主動參與性更強。
總之,信息技術課程為語文教學提供了強有力的學習工具和方法,給語文教學帶來了新的生機和活力,它的價值是不可估量的,使常規(guī)的教學如虎添翼,打破了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
(作者單位:江蘇省阜寧縣溝墩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