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冬芹
藝術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融審美性與創(chuàng)造性與一體。教育是一門藝術,它可以將審美教育融入教育教學中,提升人的藝術修養(yǎng),豐厚人的人文底蘊。小學語文教學要立足于課堂,探究教育藝術,使課堂成為學生愉悅、主動、有效學習的活動陣地。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善于把握教學時機,采取豐富的教學手段,努力讓靈動的語文課堂綻放藝術之花。
一、通過圖畫再現(xiàn),感悟文本意境
圖畫具有再現(xiàn)生活畫面的功能,通過圖畫學生可以直觀具體地走進生活,認識世界。小學語文教材中多是色彩鮮艷、形象生動的插圖,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走進作者內心世界,升華文本主題。借助于插圖,進行拓展練習,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如《九寨溝》是一篇優(yōu)美的散文,寫了九寨溝風景區(qū)原始自然風光,展示了一幅清純脫俗、色彩斑斕的畫卷。這樣美麗動人充滿生趣的景象,出現(xiàn)在課文的插圖中。教學時我利用插圖,引導學生觀察:“有一首歌唱得好,‘神奇的九寨,人間的天堂。這就是九寨溝迷人的美景,今天我們一起盡情飽覽一下這充滿詩情畫意的人間仙境?!毖矍暗膱D畫,一下子罩上了情感色彩,學生的思維頓時被激活了,張開想象的翅膀,愉快而生動地描述自己看到的美景,同時,創(chuàng)新思維得到了很好的鍛煉。
圖畫幫助學生感悟文本意境,教學時,教師利用簡筆畫,直觀形象地展示出課文內容,再配以簡潔、凝煉的語言,幫助學生理解文本,提高課堂學習的效率。如課文《詹天佑》中講詹天佑開鑿隧道用了“從兩頭同時向中間鑿進”和“中部鑿井法”這兩種不同的方法,工程艱巨,震驚世界。然而學生對兩種方法有什么不同?究竟是多大的工程?不能直觀理解。于是,在教學中我用簡筆畫勾勒出兩種不同的山勢及隧道的直觀示意圖,這樣學生就可以清楚地了解到為什么居庸關和八達嶺采用不同的鑿井方法,從心底里更加佩服于詹天佑的杰出才能和辛苦付出。
二、通過音樂渲染,促進情感體驗
音樂是表達人物心情、反映現(xiàn)實生活的一種藝術形式,它可以陶冶人的性情,傳達美好的情感。將音樂引進小學語文課堂,營造輕松愉悅的氛圍,可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情緒,有助于開啟學生的思維,提升課堂學習效率。
實踐證明,音樂與語文的結合,能夠巧妙地調動學生的視覺和聽覺,在相互滲透和補充中,整合并優(yōu)化語文教學資源,以音樂渲染特定情境,以音樂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以音樂促進情感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文本內涵,引起學生與文本的情感共鳴。如《在大海中永生》課文描寫了1997年3月2日,歷史偉人鄧小平的骨灰撒向大海的動人情景。億萬人民痛悼鄧小平爺爺,對鄧小平爺爺充滿了深切的懷念和尊敬之情。由于所處時代不同,學生很難體會這種情感。于是,在課堂上,我引入了悲涼的哀樂曲,給課堂鋪墊悲傷的基調,然后再加上我的語言描述,學生仿佛也在機艙里,懷著悲痛的心情將鄧爺爺的骨灰撒向大海,課文語言似乎成了他們的內心感受,:“大海嗚咽,寒風卷著浪花,痛悼偉人的離去……”在這樣的情境下,學生再也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有的說:“老師,骨灰撒大海的情境仿佛就在我的眼前,讓人潸然淚下!”有的說:“鄧小平爺爺,是您讓我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我們不會忘記您?!币魳返匿秩?,震撼了學生幼小的心靈,它像文學一樣,蘊含著豐富的語言,促進學生的情感體驗。
三、通過角色扮演,演繹文本精彩
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說過:“當兒童游戲的時候,也是在發(fā)展他的知覺,他的智力?!睈弁嬗螒蚴莾和奶煨?,游戲也是兒童最初人格形成和發(fā)展的重要途徑。孩子喜歡表演,也喜歡看表演。小學語文課本中,不少課文適合指導學生進行富有情趣的角色表演,通過角色體驗,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感悟人物形象,形成良好人格。
小學語文教材中,適合學生表演的大多是童話、寓言之類的課文,其中狼、山羊、狐貍、烏鴉等角色學生都有著強烈的興趣。每當到表演這個環(huán)節(jié)時,學生個個躍躍欲試,戴上頭飾,教室里立刻沸騰起來。無論是擔當表演角色的,還是作為觀眾的學生,每個學生都異常興奮,完全投入到了課本的情境之中。例如在學習《伊索寓言》系列時,我讓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角色,自制頭飾,然后自行組合進行排演,教師給予適當的指導。小學生活潑好動,表演欲很強,正因為此,課堂給學生提供了廣闊的表演舞臺,學生在課堂上盡情表現(xiàn),演繹寓言故事內容的同時,還可以進行適當的夸張和補充。豐富多彩的課堂中,學生的個性得到了張揚,藝術之花得到綻放,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化被動為主動,盡情享受到學習語文的快樂,語文課堂因此而更加充滿活力。
當然,課堂上的表演應該是為學生的語文學習服務,它在促進學生理解課文的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教材中除了童話、寓言類課文外,還有一些人物對話比較豐富的文章也適合學生進行課本劇的編演。比如學習《負荊請罪》時,我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分工合作,通過互學互助,表演課本劇。在一次語文活動課上,我專門花時間讓學生呈現(xiàn)了他們精心準備的演出,學生們興趣盎然,將顧全大局、胸懷博大的藺相如和知錯能改的廉頗的形象演繹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通過課本劇的表演,學生重溫了課文內容,并在一遍遍的表演中加入了自己的理解和創(chuàng)意,思維在活動中得到了拓展,能力得到了提升。
總之,圖畫、音樂、表演,這些藝術的直觀手段,使語文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有趣、活潑,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通過豐富的教學手段去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努力構建充滿靈動的語文課堂,讓藝術之花在課堂中盡情綻放。
(作者單位:江蘇省濱??h永寧路實驗學校)